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降纤靶水平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动态监测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以探讨降纤治疗的靶水平。方法 分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巴曲酶常规剂量(10BU、5BU、5BU,隔日静脉注射)组20例和大剂量(10BU、10BU、5BU、5BU,隔日静脉注射)组30例进行治疗和观察,基础治疗相同。用药前、第1次用药后8~12h,及以后每次用药前4~6h检测血凝常规,发病第2~3周复查头颅CT或MRI,3个月时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第1次用药后12hFib明显下降,第2次用药前迅速回升,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5例HIE的新生儿随机分为SM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SM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SMI10ml加入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研究[1,2]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SAE患者血浆Hcy水平的检测,探讨SAE及认
期刊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的CagA-Hp-IgG抗体、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30例SAH患者发病后 1~3 d、4~6 d、7~9 d及10~12 d 4个时段的血浆BNP和血钠水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钙含量的改变,探讨前、后循环区脑梗死与血小板钙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区脑梗死40例、后循环区脑梗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合用速尿治疗颅高压的疗效。方法对60例各种原因行脑外科手术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依据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加用速尿而分为半量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