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育体系改革随着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向前推进,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体育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步伐也在随着应用型高校的发展逐渐加快。对于高校改革发展,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已经适应了,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其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设置现状入手,探讨分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走向,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设置适应性较低
  从目前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并不具备创新性、进步性和时代性,严重与时代要求脱节。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普通高校内的体育课程设置的主体都不是学生,而是学科,对于学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较为忽视,对于课程的共性和统一过于强调,从而导致课程设置没有创新。大学生体育喜好和专长在大学体育统一的培养模式下受到了抑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大胆创新和个性张扬。现代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不感兴趣,但是喜欢体育运动,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
  课程内容急需改革
  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的个人意愿来决定,而对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考虑较少,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显得过于单一和呆板。社会日益丰富的体育娱乐生活与单一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显然有较多矛盾之处,从而让大学生丧失了参加体育课程教学的兴趣,这对大学生身心锻炼非常不利。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并且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内容的融合,将课程教学的任务性淡化,将学生的个性体育发展逐步增强。
  课程管理单一化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的管理单元大多是以单项教学目标为主,对于教师和学校设计、制定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们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无法深入、广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设计中,也无法就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且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对于学生的约束和管理过于重视,而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学生在体育练习时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与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相矛盾。
  课程考核评价过于单调
  大学体育是普通高校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推研、评定奖学金等实际利益与体育成绩之间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学生们都非常关注体育成绩。我国高等教育受传统经济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因此在当代大学内普遍存在着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利用具体项目成绩来考核,令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就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较为忽视,根本不能够全面地评价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课程考核评价对大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如果不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表现,而只评价学生的技术,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真正认识,进而影响课程考核评价的作用发挥。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创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思想
  当代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健康第一、求知创新作为教学思想,建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课程体系。随着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全面推进,健康第一、求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应该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彻底实施贯彻,让学生将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然后再对体育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内容、功能和目标重新认识,教学的载体不能够只是单一的运动,而教学目标也不能仅是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大学教师应该认识了解健康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将终身体育和健康理念延伸到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确保素质教育改革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思想改革创新引导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重視开发大学体育课程功能
  当代大学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大学体育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高等院校应该对大学体育的功能开发,从而确定大学体育所具有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身体健康、体育技能和运动参与等五大学习领域。这五大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了统一的整体,让大学体育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和修养身心的重要课程,彻底转变了原有大学体育中学习体育技能和健身的功能,让这一课程更具备社会特征和人文素养。
  提高大学体育课程趣味性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教学参与的兴致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因此想要顺利发展大学体育,就必须改革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将其趣味性提高。大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重新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重点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大学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其次,需要对教学方法改革,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方法中体会到体育课程的乐趣,从而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完善大学体育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原有的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很显然并不能够对这两方面目的进行评价。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大学体育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将习惯养成、学习态度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纳入体育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大学体育课程属于基础课程,高校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手段和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我国高等院校应该给予教学思想创新、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加大开发该课程功能的力度,确保大学生具有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高脂饲料诱发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分别用橄榄降脂胶囊和血脂康进行防治。阐明橄榄降脂胶囊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其机理,从而为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本课题旨在观察胁腹宁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属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相关药效学实验,以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本制剂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胁腹宁颗粒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主流与非主流思想并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加强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人民论坛记者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少将、研究员黄星说道:“在意识形态阵地前沿,对于国际话语权‘西强东弱’的现实格局,智能帝国主义会选择中国的哪些战线作为颠覆突破口。针
期刊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  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角度,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堂教学的问题。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也获得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如何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表示: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为 “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人才输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致力于将中国打造成为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我国产
期刊
21世纪,自主学习能力俨然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数据的共享性、交互性、多样性为人们的自主学习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基于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起来的MOOC,在促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即将成为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  MOOC简述  所谓MOOC即是一种大规模的现代网络开放课程,强调分享与协作,其目的在于增强知识传播。在信息化、网
期刊
医学因其救死扶伤的特性,需要对医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而医学生读书期间所要掌握的专业课知识多、学制长、考核严格,也是有目共睹的。医学知识繁杂、多样、枯燥,它像文科一样需要大量的理解背诵,但是又需要理科一样的分析计算。因为疾病的复杂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医生能够治愈的疾病是有限的。尤其很多慢性疾病都是缓缓进展,迁延不愈的。患者们饱受病痛和折磨,需要医生的帮助与安慰,这种帮助不只是身体上的减轻疼痛
期刊
目前大数据时代以其不可逆转和崭新的形态骤然到来,在不知不觉间大数据已经完全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而随着预算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进步,且信息化在实际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使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想要使预算管理的效果取得快速提升,就必须运用大数据的搜集、计算和分析技术甚至是云技术,使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保障资金管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大数据应用现状,并对
期刊
慕课的教学分析  慕课的概念  近年來,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应运而生,进入人们的视野。慕课源于美国高校,在2008年,“慕课”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它的字面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全球开放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慕课的产生和发展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即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新概念与知识点并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或者由教师来当场解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