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就是根据目前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现状和问题来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最后总结了建设工程造价改革趋势。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改革趋势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特点
从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分析,主要特点包括:第一,政府计划管理色彩比较浓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政府指定预算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工程材料的造价进行公布,从而成为造价管理的依据,所以这种工程造价估价师一种静态的方式,其价格调整与市场变化不一致。第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上实现了好转,能够逐渐健全市场变化,并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经验来确定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第三,从工程价款的支付角度来分析,我国工程在拖欠款方面实现了好转,也保障了我国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一)工程项目造价的界定
工程项目造价主要指以特殊计价程序为基础,通过货币指标来表示工程项目从筹建到最后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费用总称。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就会形成一个可以独立发挥效益的建筑安装产品,也就是生产性或者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工程从筹建到最后竣工验收整改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通过其本质特征来分析具有明显的价格属性,所以工程项目造价就是工程项目的价格。
(二)立项阶段的造价管理
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制定统一的项目估算指标,并制定相应的造价修正系数,定期公布价格调整指数;第二,制定投资估算编制管理办法,对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定,要实现对投资估算的动态管理,为控制投资提供依据。第三,对初步设计总概算应该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其他阶段的工程造价也应该在上一阶段控制范围内,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特意突破,如果出现超支情况就要重新报造价主观部门来审批。
(三)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可以说是整个过程的重点,也是工程的灵魂,所以技术先进的设计师确保项目建设效益提高的重要办法,抓住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也就完成了整个造价控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严格审批可行性报告,并根据其中的投资估算来进行设计;第二,对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争取在工程造价上降低费用,优化设计方案,追求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寻求技术和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第三,严格推行限额设计,在确保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专业来分配造价限额,同时还要按照估算来控制概算。第四,完善概算定额和设计概算管理,将概算定额分离,进一步扩大现行定额综合内容,并简化计算程序,定期公布概算预调指数,完善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以动态投资来筹集资金。
(四)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是整个过程的具体落实环节,主要对策包括:第一,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业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投资执行者,也是建筑市场的买方,他们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政府各个部门应该对业主的行为进行依法规范和约束,强化他们的承包职能。第二,严格制度承包合同。成本合同可以规范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让所有事项都有章可循,对那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也能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减少影响建设的事情出现。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建立一种更为多层次的承包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环境,切实落实承包合同价;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不能随意提高设计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三、建设工程造价改革趋势
(一)对预算定额量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量价合一的制度,这一制度在计划经济下对确定工程造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出现了多种问题。并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因为定额中的量虽然是长期实践检验所得,但是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价是人工、材料等方面的单元价,受市场变化影响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必须将量和价分离,价格只能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确定。
(二)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办法
这一办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程量计算规则和项目的划分,工程量计算和项目的划分可以说是单位工程造价计算的基本环节,各个工程项目的综合内容也比较多,并不适合采用实物量报价。而工程量计算采用轴线尺寸计算,对单个工程并不能准确反映,所以应该采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项目编号、统一项目计算规则、统一计量单位的策略,对工程量计算应该采用图纸净值办法。
(三)规范工程计价程序,满足多种计价要求
工程计价不仅要满足业主编制预算要求,还要能够满足承包商的投标报价,而后者主要包括直接费、利润、管理费等内容。工程在计价时还要以定额的编制办法为基础,通常使用的定额编制办法主要包括工料单位估价法和综合单价单位估价法。本文认为定额按照工科单位估价法,而综合单价的报价方式可以在计价程序中运用。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建立一种以市场形势价格为主的机制,对不同类别投资主体进行确定,详细策略主要包括:第一,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项目,需要将决策权掌握在国家手里,在价格形式上采用政府发布信息的管理办法。第二,对于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工程项目,可以实现根据市场状况来自行协商,如果是企业自筹可以由企业决定,而如果是国家投入的可以是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价格。最后,对于那些私营企业可以将这些企业看作投资主体,他们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所以应该按照“谁投资,谁承担风险和获得收益”的原则,因此这些企业可以在价格方面有决定权,而工程造价应该由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按照市场交易规则来确定。根据以上三个具体措施,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比较适应的价格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昆鹏.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李红菊.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杨杰,刘晓红,刘文峰.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5,(10):182+153.
作者简介:魏丽丽(1986.11-)女,山东枣庄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改革趋势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特点
从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分析,主要特点包括:第一,政府计划管理色彩比较浓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政府指定预算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工程材料的造价进行公布,从而成为造价管理的依据,所以这种工程造价估价师一种静态的方式,其价格调整与市场变化不一致。第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上实现了好转,能够逐渐健全市场变化,并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经验来确定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第三,从工程价款的支付角度来分析,我国工程在拖欠款方面实现了好转,也保障了我国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一)工程项目造价的界定
工程项目造价主要指以特殊计价程序为基础,通过货币指标来表示工程项目从筹建到最后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费用总称。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就会形成一个可以独立发挥效益的建筑安装产品,也就是生产性或者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工程从筹建到最后竣工验收整改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通过其本质特征来分析具有明显的价格属性,所以工程项目造价就是工程项目的价格。
(二)立项阶段的造价管理
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制定统一的项目估算指标,并制定相应的造价修正系数,定期公布价格调整指数;第二,制定投资估算编制管理办法,对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定,要实现对投资估算的动态管理,为控制投资提供依据。第三,对初步设计总概算应该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其他阶段的工程造价也应该在上一阶段控制范围内,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特意突破,如果出现超支情况就要重新报造价主观部门来审批。
(三)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可以说是整个过程的重点,也是工程的灵魂,所以技术先进的设计师确保项目建设效益提高的重要办法,抓住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也就完成了整个造价控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严格审批可行性报告,并根据其中的投资估算来进行设计;第二,对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争取在工程造价上降低费用,优化设计方案,追求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寻求技术和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第三,严格推行限额设计,在确保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专业来分配造价限额,同时还要按照估算来控制概算。第四,完善概算定额和设计概算管理,将概算定额分离,进一步扩大现行定额综合内容,并简化计算程序,定期公布概算预调指数,完善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以动态投资来筹集资金。
(四)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是整个过程的具体落实环节,主要对策包括:第一,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业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投资执行者,也是建筑市场的买方,他们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政府各个部门应该对业主的行为进行依法规范和约束,强化他们的承包职能。第二,严格制度承包合同。成本合同可以规范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让所有事项都有章可循,对那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也能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减少影响建设的事情出现。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建立一种更为多层次的承包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环境,切实落实承包合同价;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不能随意提高设计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三、建设工程造价改革趋势
(一)对预算定额量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量价合一的制度,这一制度在计划经济下对确定工程造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出现了多种问题。并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因为定额中的量虽然是长期实践检验所得,但是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价是人工、材料等方面的单元价,受市场变化影响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必须将量和价分离,价格只能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确定。
(二)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办法
这一办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程量计算规则和项目的划分,工程量计算和项目的划分可以说是单位工程造价计算的基本环节,各个工程项目的综合内容也比较多,并不适合采用实物量报价。而工程量计算采用轴线尺寸计算,对单个工程并不能准确反映,所以应该采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项目编号、统一项目计算规则、统一计量单位的策略,对工程量计算应该采用图纸净值办法。
(三)规范工程计价程序,满足多种计价要求
工程计价不仅要满足业主编制预算要求,还要能够满足承包商的投标报价,而后者主要包括直接费、利润、管理费等内容。工程在计价时还要以定额的编制办法为基础,通常使用的定额编制办法主要包括工料单位估价法和综合单价单位估价法。本文认为定额按照工科单位估价法,而综合单价的报价方式可以在计价程序中运用。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建立一种以市场形势价格为主的机制,对不同类别投资主体进行确定,详细策略主要包括:第一,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项目,需要将决策权掌握在国家手里,在价格形式上采用政府发布信息的管理办法。第二,对于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工程项目,可以实现根据市场状况来自行协商,如果是企业自筹可以由企业决定,而如果是国家投入的可以是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价格。最后,对于那些私营企业可以将这些企业看作投资主体,他们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所以应该按照“谁投资,谁承担风险和获得收益”的原则,因此这些企业可以在价格方面有决定权,而工程造价应该由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按照市场交易规则来确定。根据以上三个具体措施,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比较适应的价格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昆鹏.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李红菊.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杨杰,刘晓红,刘文峰.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5,(10):182+153.
作者简介:魏丽丽(1986.11-)女,山东枣庄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