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的接待科长把我带到一间会客室,室内陈设着简单的茶几与木沙发。他吩咐传令兵去泡茶,然后向我敬了一个礼,说副总统马上就来接受采访。
我环顾室内,这里还保留着战时的简朴与静穆。今天是1912年2月10日,离“武昌首义”正好四个月。此时来武昌采访无疑别有意义。
黎元洪出现在门口,穿着军便服。正如外国记者描述的那样,他剪掉了辫子,头发又粗又硬。黎元洪比照片上瘦一点,有一位英国人用了“英俊”来形容这位首义英雄,但又说他像个“富有的中国商人”。其实从他的外号“黎菩萨”就可得知,他生就一副中国人喜欢的福相。
传令兵奉上茶来。黎副总统坐下来,做了一个客气的手势。这位前清协统,四个月前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被选为副总统。不过,而今大总统易位在即,他的副总统还当不当得下去,还得看南北怎么谈。
采访就从时局开始。我问:“前清即将逊位,副总统对于接下来的南北合作有何观点可以发表?”
黎元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按铃叫来一个人,大约是他的秘书。秘书先生匆匆去来,带给我一份电稿。
“这是元洪昨天发出的,今日各大报都会发表,先生想来还没有看见。”
电文上说,南北统一在即,全国上下俱感欢欣,只是有些现象令人忧虑,“乃不意专制政治尚未尽除,而假共和以遂私图之事迭次传闻,或假之以谋私利,或假之以报私怨,或假之以蹂躏商贾,或假之以侵损人权,种种怪状人道何在?”对此黎副总统与鄂省军民甚感痛惜,希望“各省监督,毋令此不肖之辈得假公名以遂私谋”。
当此敏感时刻,副总统出来批评南方的乱象,有什么用意?文中所指,是哪些人?从近期舆论看,各省都督中,风评不佳、居功自傲者,几乎全是同盟会员,莫非此电是向北方释放某种信息?
想到此我隐隐有些兴奋,不过这个话题有些谈不下去。为了讨好主人,我提起一个黎副总统必定感兴趣的题目:“副总统,我在上海,听到颇有人主张南北一统后,可以定都武昌哩。”
“是吗?”黎元洪脸上总算有了些笑意。“我在这里倒没听说!怎么讲?”
“包括《申报》在内,多有这样说的。袁世凯主张新政府定都北京或天津,参议院则坚持南京。很多人讲,北方是前清旧都,再建都未免与南方疏离,南京呢,偏安意味又太强,还是武昌好,正为中国之中心……”
说着,我指了指墙上挂的一幅军用全国地图:“武昌以京汉铁路联络北方,以粤汉铁路联络两广,以长江上下,东联江浙,西通川藏,九省通衢,又是首义之地,岂不是建都最好的选择?”
一席话说得黎将军呵呵地笑起来。“老弟笑谈,笑谈……武昌当不起的,哈哈……老弟多住几天,让他们陪你四处看看,汉口正在新建,我们将规划全国最宽的马路,最大的商业区……”
我还有一个小问题:“听说京中端方端午桥的夫人托人向您求情,想索回端方头颅安葬。有没有这回子事?”
黎元洪笑了笑:“端午桥的头送到南京去了。不过是有人向我请说,能否把他们兄弟的头还给端家。我说:还头不妨!拿吴禄贞的头来换!民国以血造成,都是满人的罪过……当然,现今五族共和了……”
上月21日,端方的头大张旗鼓送到武昌时,听说黎将军看了后,连呼“满奴该死”。据我所知,黎与端方没有什么交情,不过武昌的“阅头”大典,距离黎协统排班站队,在汉阳伺候钦差大臣辕驾,又随合省文武恭送端钦差入川,也才四个多月。
这场采访就这样融洽地结束了。临行前,我提了最后一个问题:“副总统,首义的时候,有人叫你‘洪哥’么?”
他一怔:“没有哇,他们都叫我‘大人’……”黎副总统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将在南京教育部里某位科员的传世名作《阿Q正传》里,被顺手揶揄一下。
杨早
文化学者,著有《野史记》,编有《话题》系列丛书。
我环顾室内,这里还保留着战时的简朴与静穆。今天是1912年2月10日,离“武昌首义”正好四个月。此时来武昌采访无疑别有意义。
黎元洪出现在门口,穿着军便服。正如外国记者描述的那样,他剪掉了辫子,头发又粗又硬。黎元洪比照片上瘦一点,有一位英国人用了“英俊”来形容这位首义英雄,但又说他像个“富有的中国商人”。其实从他的外号“黎菩萨”就可得知,他生就一副中国人喜欢的福相。
传令兵奉上茶来。黎副总统坐下来,做了一个客气的手势。这位前清协统,四个月前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被选为副总统。不过,而今大总统易位在即,他的副总统还当不当得下去,还得看南北怎么谈。
采访就从时局开始。我问:“前清即将逊位,副总统对于接下来的南北合作有何观点可以发表?”
黎元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按铃叫来一个人,大约是他的秘书。秘书先生匆匆去来,带给我一份电稿。
“这是元洪昨天发出的,今日各大报都会发表,先生想来还没有看见。”
电文上说,南北统一在即,全国上下俱感欢欣,只是有些现象令人忧虑,“乃不意专制政治尚未尽除,而假共和以遂私图之事迭次传闻,或假之以谋私利,或假之以报私怨,或假之以蹂躏商贾,或假之以侵损人权,种种怪状人道何在?”对此黎副总统与鄂省军民甚感痛惜,希望“各省监督,毋令此不肖之辈得假公名以遂私谋”。
当此敏感时刻,副总统出来批评南方的乱象,有什么用意?文中所指,是哪些人?从近期舆论看,各省都督中,风评不佳、居功自傲者,几乎全是同盟会员,莫非此电是向北方释放某种信息?
想到此我隐隐有些兴奋,不过这个话题有些谈不下去。为了讨好主人,我提起一个黎副总统必定感兴趣的题目:“副总统,我在上海,听到颇有人主张南北一统后,可以定都武昌哩。”
“是吗?”黎元洪脸上总算有了些笑意。“我在这里倒没听说!怎么讲?”
“包括《申报》在内,多有这样说的。袁世凯主张新政府定都北京或天津,参议院则坚持南京。很多人讲,北方是前清旧都,再建都未免与南方疏离,南京呢,偏安意味又太强,还是武昌好,正为中国之中心……”
说着,我指了指墙上挂的一幅军用全国地图:“武昌以京汉铁路联络北方,以粤汉铁路联络两广,以长江上下,东联江浙,西通川藏,九省通衢,又是首义之地,岂不是建都最好的选择?”
一席话说得黎将军呵呵地笑起来。“老弟笑谈,笑谈……武昌当不起的,哈哈……老弟多住几天,让他们陪你四处看看,汉口正在新建,我们将规划全国最宽的马路,最大的商业区……”
我还有一个小问题:“听说京中端方端午桥的夫人托人向您求情,想索回端方头颅安葬。有没有这回子事?”
黎元洪笑了笑:“端午桥的头送到南京去了。不过是有人向我请说,能否把他们兄弟的头还给端家。我说:还头不妨!拿吴禄贞的头来换!民国以血造成,都是满人的罪过……当然,现今五族共和了……”
上月21日,端方的头大张旗鼓送到武昌时,听说黎将军看了后,连呼“满奴该死”。据我所知,黎与端方没有什么交情,不过武昌的“阅头”大典,距离黎协统排班站队,在汉阳伺候钦差大臣辕驾,又随合省文武恭送端钦差入川,也才四个多月。
这场采访就这样融洽地结束了。临行前,我提了最后一个问题:“副总统,首义的时候,有人叫你‘洪哥’么?”
他一怔:“没有哇,他们都叫我‘大人’……”黎副总统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将在南京教育部里某位科员的传世名作《阿Q正传》里,被顺手揶揄一下。
杨早
文化学者,著有《野史记》,编有《话题》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