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优秀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小说描写的是苔丝的悲剧性命运,这是英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农民命运的真实写照,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哈代以苔丝的悲剧人生,讽刺了英国资本主义残忍和伦理道德丢失的社会现实。本文对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的悲剧意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悲剧 意识
引言
托马期·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主人公苔丝一生的悲剧。苔丝是一位善良美好的姑娘,她为了使父母摆脱经济困境,在亚雷·德伯家做养鸡的工作,但是这个亚雷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冒牌本家,而没有社会经历的苔丝则被他强奸了,怀了孩子。自此苔丝便被视为不纯洁的女子,饱受社会舆论的摧残和指责。为了逃避这一切,苔丝在自己的孩子生病去世后,离开了家,去做了挤奶工。而在工作的牛奶厂里,她结识了安琪尔·克莱,并与其互相倾慕。苔丝想要告诉安琪尔自己的往事,却没有勇气,多次都未成功。于是在新婚之夜,苔丝讲出了实情,却未得到安琪尔的谅解。安琪尔离开苔丝去了巴西,苔丝只能默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希望安琪尔可以回心转意。可家人的窘迫生活,苔丝不能不顾,只好与亚雷同居了,这时,安琪尔却回来找她,期望与她重归于好。于是苔丝为了和安琪尔在一起,杀了亚雷,不幸的是,在五天之后,她被警察抓住,处以绞刑。这就是苔丝悲剧的一生。苔丝的悲剧形象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映射,表现出了明显的悲观主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对苔丝的悲剧意识进行探讨。
一 社会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背景是威塞克斯地区,它是英国南部农村留下来的,让人深感安静和谐的世外桃源。但是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也被破坏。资本主义与农业的剧烈撞击,造成了威塞克斯的悲惨结局。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家境拮据,深处下层社会,经历了人生的考验,依旧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小说从苔丝的家乡布蕾谷的马勒村开始写起,这里美丽、神圣,处处都是阳光普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极速扩张,马勒村的传统逐渐被吞噬,致使农民阶级丧失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最终走向悲剧。苔丝的家境贫困,父亲是乡下小贩,一匹老马是他们的所有经济来源,然而这匹马却在苔丝帮助父亲送蜂窝时被撞死了,导致苔丝家丧失了经济补给。因此苔丝只好去做工,走向工人阶级,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苔丝遭受了许多的苦难,这是当时威塞克斯农民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苔丝为了解决家庭困难,便去亚雷·德伯家做工,结果失身于亚雷·德伯,这是她的悲剧的进一步恶化。后来苔丝的父亲离世,一家人被赶出房屋,她不得不为了家人做了亚雷的情妇。这样的家庭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把苔丝推向了毁灭。苔丝离开布蕾谷,去了纯瑞脊。作者在小说中明确表明了当时的纯瑞脊是个道德败坏、满含不良风气的地方,这为苔丝在纯瑞脊的悲剧做了铺垫。也正是受当时社会风气的驱使,进一步造成了亚雷对苔丝的引诱。在当时的社会中,苔丝在亚雷·德伯家做工,他本早已对苔丝垂涎欲滴,于是便费尽心机,引诱苔丝。在亚雷的面前,苔丝是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小女孩儿,因此在面对他的各种引诱时,自是不堪一击。在这样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亚雷设圈套诱奸了苔丝,毁了她的贞洁,这是苔丝的纯真和社会的黑暗残酷的一次撞击。苔丝面对种种责难与残酷的现实,为了家人,又一次走向了亚雷。这就又进一步塑造了苔丝的悲剧人生。
在塔布篱遇到的安琪尔·克莱是对苔丝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但是他的存在既给了苔丝幸福,却又一次把她推向了死亡。苔丝与安琪尔是在牛奶厂相遇的,苔丝的声音和异于常人的想法吸引了安琪尔。他们的感情脱离了世俗,纯粹干净。在彼此的心中,他们就像天使一样,但是关于苔丝的过去,她一直无法没有勇气告诉安琪尔,就在他们新婚之夜,她说出了实情,安琪尔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他美好纯洁的爱情被残酷的现实撕碎了,但是他对苔丝的无情也暴露了他自私自利的本性。安琪尔的不理解和传统观念再一次摧毁了苔丝,这也是人类社会对苔丝的摧毁。苔丝的单纯、质朴、善良的品质,在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下,显得更加鲜明,苔丝的悲剧命运也就自此开始了。苔丝承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这两者结合起来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她的悲剧正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与具有美好品质的人们的强烈不符所形成的。
二 性格悲剧
苔丝的悲剧,不只是社会的悲剧,也是苔丝的个人性格悲剧。苔丝一家都是农民,纯洁善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纯洁的苔丝被社会的黑暗蚕食,开始了悲剧的一生。父亲赖以谋生的老马被撞死后,苔丝十分自责,为了帮助家人,她由农民阶级走向了工人阶级,然而在纯瑞脊,却被亚雷欺骗诱奸,开始了悲剧的人生。她怀了亚雷的孩子,父亲去世,爱人安琪尔的抛弃,这一系列的灾难,使得她不得不向现实的苦难屈服,成为了亚雷的情妇。
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她具有善良、淳朴和自我牺牲的传统美德,却不幸出生英国资本主义环境下。崇尚虚伪,自私利己,唯利是图,是当时的社会风气,这严重毁坏了威塞克斯的本质特性,从而造成了像苔丝一样的具有传统美德的许多人的悲剧人生。苔丝被亚雷·德伯诱奸,却被当时的社会道德视为是不贞洁的行为,是道德败坏的行为,没有人为苔丝申辩,这种不公的待遇最终导致了苔丝的社会悲剧。资产阶级时期,亚雷诱奸了苔丝,却未受到社会的指责,反而全部归罪于苔丝,在世人眼中,她是失去贞洁的罪人。在这个满是虚伪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失去贞洁的女人,是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不被社会接纳的,这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这一切都对苔丝充满了恶意,斥责。
苔丝的人物形象备受瞩目,是由于她对社会黑暗的反抗。在被亚雷诱奸失身后,苔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他;在被安琪尔抛弃后,苔丝依旧努力生活下去,后来她在绝望中杀了亚雷·德伯。这些都是她对社会的反抗。自从被诱奸,她便被烙上了淫妇的印记,开始了悲剧。社会各界的指责,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苔丝身上。 质朴纯洁的苔丝,从未想过老马的死是因为父亲偶然得知自家贵族身世而醉酒所导致的,她一直坚持认为是自己害的老马被撞死,是自己让父母失去生活来源的。对于这种深深的自责,苔丝想要挣钱养家,给父亲买一匹马,于是她听从母亲的话,去认亲戚,来到亚雷·德伯家做工人。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苔丝高尚、单纯、善良的性格特点,也正是由此,苔丝进入了亚雷·德伯家,淳朴的她被诱奸之后,却一直自责。因此可以说,是苔丝纯洁的天性造成了她的悲剧。
苔丝知道自己是当时社会的暴力行为的牺牲品,可是她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来安慰自己失身之事,她一味地自责、愧疚,认为自己是有错的。苔丝甚至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失身的“罪行”,几年之后,家乡的人们早已不记得她的过去了,她却一直活在深深的自我责备中,无法脱离。于是她离开家乡,去了塔布篱,想要重新开始,在那里,她与安琪尔相遇、相识、相爱,一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在这期间,苔丝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她不敢告诉安琪尔自己的过去。苔丝身处爱情与愧疚的矛盾之中,终于在结婚那天,她告诉了安琪尔过去的一切,而在她等待丈夫的谅解时,却遭受了遗弃。丈夫的离开,使苔丝更加自责,更加愧疚,她无法摆脱道德准则的限制。因此,即使苔丝努力反抗传统社会,心底依旧维护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造成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三 命运悲剧
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于作者哈代自己的命运观。哈代生活的时代正在经受工业文明的变革,他亲眼目睹了威塞克斯的衰落,伴随着的人类的精神文明也随之衰落。因此说,哈代受时代的影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作者对苔丝的命运悲剧的描写真实生动。苔丝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她替父亲去送货,结果老马被撞死了,苔丝一家失去生活来源,她只好去做工。漂亮的苔丝在亚雷·德伯的诱惑下,失身于他。倍受他人和自我的指责,苔丝决定远离家乡,进了牛奶厂,邂逅了安琪尔,两人相互爱慕,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新婚之夜,苔丝将自己的过去告诉了安琪尔。安琪尔为此大怒,抛弃了苔丝。这一切的偶然与必然,都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助推力。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哈代在开始的时候,就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苔丝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苔丝被亚雷·德伯诱奸,怀了身孕,自此她的悲剧便开始顺着人生蔓延。在小说的最后,苔丝是在祭坛上被带走的。在《圣经》中,祭坛是最圣洁的,苔丝坚信自己是纯洁的象征。作者哈代把苔丝称为圣洁的女人,认为她是黑暗社会的牺牲品,这是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讽刺。苔丝为了帮助家人脱离困境,满怀希望地去了布蕾谷,到亚雷家做工,那时的气象一片绿荫袅袅。而在苔丝被亚雷诱奸之后,怀了身孕,当时的天气却转凉了。苔丝在经受了残酷的世俗指责后,离开家乡,去了塔布篱,在这里苔丝遇到了安琪尔,他们互相喜欢,走向了婚姻,此时是春季,气候宜人,是一种生机的象征。然而,苔丝在新婚之夜告诉了安琪尔自己的过去,安琪尔悲痛欲绝,抛弃了苔丝,她只好回家。为了全家人的生活,苔丝沦落成了亚雷的情妇,这时萧瑟的天气状况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反映。因此,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却也是命运悲剧。
苔丝生活在威塞克斯,那里处处都是封建风气,资本主义也渗透到了这个贫困的小农村,严重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经济体制。苔丝的家乡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包括苔丝在内的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苔丝是悲剧的典型代表。苔丝的悲剧命运开始于自己在帮父亲送货时撞死了全家赖以生存的老马,然后苔丝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苔丝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由农民变成了工人。然后苔丝的命运就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在新婚之夜被安琪尔抛弃之后,苔丝为了生活去农场做工。苔丝的经历,身份的转换,正是对广大农民的一种真实折射,他们承受着社会的黑暗,忍受着各种痛苦。这就是苔丝和英国农民的悲剧命运。
结语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导致她的悲剧人生的根本不是所谓的命运或者上帝,真正的根源是社会。苔丝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无法逃脱社会环境的制约。原本天真烂漫的苔丝,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蚀了她的家乡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苔丝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经济困难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而其他的性格、命运等受经济的制约,为了生活,为了家人摆脱困境,苔丝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便也开始了她悲剧的一生。苔丝的悲剧作为一出社会悲剧,其产生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本文通过对社会、性格、命运的具体分析,对苔丝的悲剧进行了探讨。其实,不只如此,造成苔丝的悲剧的因素还有很多,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分析。
参考文献:
[1] 聂杉杉:《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原因的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第5期。
[2] 陈坤、杨燚:《命运之轮——试析苔丝·德北悲剧命运的根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 曲道婷:《浅析苔丝悲剧的必然性》,《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22期。
[4] 宋婷婷:《苔丝悲剧的解读》,《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5] 周忠新、王艳文:《苔丝的悲剧命运研究》,《电影评介》,2008年第11期。
(宋青,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悲剧 意识
引言
托马期·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主人公苔丝一生的悲剧。苔丝是一位善良美好的姑娘,她为了使父母摆脱经济困境,在亚雷·德伯家做养鸡的工作,但是这个亚雷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冒牌本家,而没有社会经历的苔丝则被他强奸了,怀了孩子。自此苔丝便被视为不纯洁的女子,饱受社会舆论的摧残和指责。为了逃避这一切,苔丝在自己的孩子生病去世后,离开了家,去做了挤奶工。而在工作的牛奶厂里,她结识了安琪尔·克莱,并与其互相倾慕。苔丝想要告诉安琪尔自己的往事,却没有勇气,多次都未成功。于是在新婚之夜,苔丝讲出了实情,却未得到安琪尔的谅解。安琪尔离开苔丝去了巴西,苔丝只能默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希望安琪尔可以回心转意。可家人的窘迫生活,苔丝不能不顾,只好与亚雷同居了,这时,安琪尔却回来找她,期望与她重归于好。于是苔丝为了和安琪尔在一起,杀了亚雷,不幸的是,在五天之后,她被警察抓住,处以绞刑。这就是苔丝悲剧的一生。苔丝的悲剧形象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映射,表现出了明显的悲观主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对苔丝的悲剧意识进行探讨。
一 社会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背景是威塞克斯地区,它是英国南部农村留下来的,让人深感安静和谐的世外桃源。但是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也被破坏。资本主义与农业的剧烈撞击,造成了威塞克斯的悲惨结局。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家境拮据,深处下层社会,经历了人生的考验,依旧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小说从苔丝的家乡布蕾谷的马勒村开始写起,这里美丽、神圣,处处都是阳光普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极速扩张,马勒村的传统逐渐被吞噬,致使农民阶级丧失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最终走向悲剧。苔丝的家境贫困,父亲是乡下小贩,一匹老马是他们的所有经济来源,然而这匹马却在苔丝帮助父亲送蜂窝时被撞死了,导致苔丝家丧失了经济补给。因此苔丝只好去做工,走向工人阶级,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苔丝遭受了许多的苦难,这是当时威塞克斯农民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苔丝为了解决家庭困难,便去亚雷·德伯家做工,结果失身于亚雷·德伯,这是她的悲剧的进一步恶化。后来苔丝的父亲离世,一家人被赶出房屋,她不得不为了家人做了亚雷的情妇。这样的家庭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把苔丝推向了毁灭。苔丝离开布蕾谷,去了纯瑞脊。作者在小说中明确表明了当时的纯瑞脊是个道德败坏、满含不良风气的地方,这为苔丝在纯瑞脊的悲剧做了铺垫。也正是受当时社会风气的驱使,进一步造成了亚雷对苔丝的引诱。在当时的社会中,苔丝在亚雷·德伯家做工,他本早已对苔丝垂涎欲滴,于是便费尽心机,引诱苔丝。在亚雷的面前,苔丝是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小女孩儿,因此在面对他的各种引诱时,自是不堪一击。在这样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亚雷设圈套诱奸了苔丝,毁了她的贞洁,这是苔丝的纯真和社会的黑暗残酷的一次撞击。苔丝面对种种责难与残酷的现实,为了家人,又一次走向了亚雷。这就又进一步塑造了苔丝的悲剧人生。
在塔布篱遇到的安琪尔·克莱是对苔丝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但是他的存在既给了苔丝幸福,却又一次把她推向了死亡。苔丝与安琪尔是在牛奶厂相遇的,苔丝的声音和异于常人的想法吸引了安琪尔。他们的感情脱离了世俗,纯粹干净。在彼此的心中,他们就像天使一样,但是关于苔丝的过去,她一直无法没有勇气告诉安琪尔,就在他们新婚之夜,她说出了实情,安琪尔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他美好纯洁的爱情被残酷的现实撕碎了,但是他对苔丝的无情也暴露了他自私自利的本性。安琪尔的不理解和传统观念再一次摧毁了苔丝,这也是人类社会对苔丝的摧毁。苔丝的单纯、质朴、善良的品质,在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下,显得更加鲜明,苔丝的悲剧命运也就自此开始了。苔丝承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这两者结合起来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她的悲剧正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与具有美好品质的人们的强烈不符所形成的。
二 性格悲剧
苔丝的悲剧,不只是社会的悲剧,也是苔丝的个人性格悲剧。苔丝一家都是农民,纯洁善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纯洁的苔丝被社会的黑暗蚕食,开始了悲剧的一生。父亲赖以谋生的老马被撞死后,苔丝十分自责,为了帮助家人,她由农民阶级走向了工人阶级,然而在纯瑞脊,却被亚雷欺骗诱奸,开始了悲剧的人生。她怀了亚雷的孩子,父亲去世,爱人安琪尔的抛弃,这一系列的灾难,使得她不得不向现实的苦难屈服,成为了亚雷的情妇。
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她具有善良、淳朴和自我牺牲的传统美德,却不幸出生英国资本主义环境下。崇尚虚伪,自私利己,唯利是图,是当时的社会风气,这严重毁坏了威塞克斯的本质特性,从而造成了像苔丝一样的具有传统美德的许多人的悲剧人生。苔丝被亚雷·德伯诱奸,却被当时的社会道德视为是不贞洁的行为,是道德败坏的行为,没有人为苔丝申辩,这种不公的待遇最终导致了苔丝的社会悲剧。资产阶级时期,亚雷诱奸了苔丝,却未受到社会的指责,反而全部归罪于苔丝,在世人眼中,她是失去贞洁的罪人。在这个满是虚伪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失去贞洁的女人,是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不被社会接纳的,这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这一切都对苔丝充满了恶意,斥责。
苔丝的人物形象备受瞩目,是由于她对社会黑暗的反抗。在被亚雷诱奸失身后,苔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他;在被安琪尔抛弃后,苔丝依旧努力生活下去,后来她在绝望中杀了亚雷·德伯。这些都是她对社会的反抗。自从被诱奸,她便被烙上了淫妇的印记,开始了悲剧。社会各界的指责,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苔丝身上。 质朴纯洁的苔丝,从未想过老马的死是因为父亲偶然得知自家贵族身世而醉酒所导致的,她一直坚持认为是自己害的老马被撞死,是自己让父母失去生活来源的。对于这种深深的自责,苔丝想要挣钱养家,给父亲买一匹马,于是她听从母亲的话,去认亲戚,来到亚雷·德伯家做工人。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苔丝高尚、单纯、善良的性格特点,也正是由此,苔丝进入了亚雷·德伯家,淳朴的她被诱奸之后,却一直自责。因此可以说,是苔丝纯洁的天性造成了她的悲剧。
苔丝知道自己是当时社会的暴力行为的牺牲品,可是她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来安慰自己失身之事,她一味地自责、愧疚,认为自己是有错的。苔丝甚至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失身的“罪行”,几年之后,家乡的人们早已不记得她的过去了,她却一直活在深深的自我责备中,无法脱离。于是她离开家乡,去了塔布篱,想要重新开始,在那里,她与安琪尔相遇、相识、相爱,一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在这期间,苔丝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她不敢告诉安琪尔自己的过去。苔丝身处爱情与愧疚的矛盾之中,终于在结婚那天,她告诉了安琪尔过去的一切,而在她等待丈夫的谅解时,却遭受了遗弃。丈夫的离开,使苔丝更加自责,更加愧疚,她无法摆脱道德准则的限制。因此,即使苔丝努力反抗传统社会,心底依旧维护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造成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三 命运悲剧
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于作者哈代自己的命运观。哈代生活的时代正在经受工业文明的变革,他亲眼目睹了威塞克斯的衰落,伴随着的人类的精神文明也随之衰落。因此说,哈代受时代的影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作者对苔丝的命运悲剧的描写真实生动。苔丝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她替父亲去送货,结果老马被撞死了,苔丝一家失去生活来源,她只好去做工。漂亮的苔丝在亚雷·德伯的诱惑下,失身于他。倍受他人和自我的指责,苔丝决定远离家乡,进了牛奶厂,邂逅了安琪尔,两人相互爱慕,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新婚之夜,苔丝将自己的过去告诉了安琪尔。安琪尔为此大怒,抛弃了苔丝。这一切的偶然与必然,都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助推力。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哈代在开始的时候,就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苔丝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苔丝被亚雷·德伯诱奸,怀了身孕,自此她的悲剧便开始顺着人生蔓延。在小说的最后,苔丝是在祭坛上被带走的。在《圣经》中,祭坛是最圣洁的,苔丝坚信自己是纯洁的象征。作者哈代把苔丝称为圣洁的女人,认为她是黑暗社会的牺牲品,这是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讽刺。苔丝为了帮助家人脱离困境,满怀希望地去了布蕾谷,到亚雷家做工,那时的气象一片绿荫袅袅。而在苔丝被亚雷诱奸之后,怀了身孕,当时的天气却转凉了。苔丝在经受了残酷的世俗指责后,离开家乡,去了塔布篱,在这里苔丝遇到了安琪尔,他们互相喜欢,走向了婚姻,此时是春季,气候宜人,是一种生机的象征。然而,苔丝在新婚之夜告诉了安琪尔自己的过去,安琪尔悲痛欲绝,抛弃了苔丝,她只好回家。为了全家人的生活,苔丝沦落成了亚雷的情妇,这时萧瑟的天气状况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反映。因此,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却也是命运悲剧。
苔丝生活在威塞克斯,那里处处都是封建风气,资本主义也渗透到了这个贫困的小农村,严重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经济体制。苔丝的家乡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包括苔丝在内的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苔丝是悲剧的典型代表。苔丝的悲剧命运开始于自己在帮父亲送货时撞死了全家赖以生存的老马,然后苔丝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苔丝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由农民变成了工人。然后苔丝的命运就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在新婚之夜被安琪尔抛弃之后,苔丝为了生活去农场做工。苔丝的经历,身份的转换,正是对广大农民的一种真实折射,他们承受着社会的黑暗,忍受着各种痛苦。这就是苔丝和英国农民的悲剧命运。
结语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导致她的悲剧人生的根本不是所谓的命运或者上帝,真正的根源是社会。苔丝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无法逃脱社会环境的制约。原本天真烂漫的苔丝,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蚀了她的家乡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苔丝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经济困难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而其他的性格、命运等受经济的制约,为了生活,为了家人摆脱困境,苔丝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便也开始了她悲剧的一生。苔丝的悲剧作为一出社会悲剧,其产生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本文通过对社会、性格、命运的具体分析,对苔丝的悲剧进行了探讨。其实,不只如此,造成苔丝的悲剧的因素还有很多,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分析。
参考文献:
[1] 聂杉杉:《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原因的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第5期。
[2] 陈坤、杨燚:《命运之轮——试析苔丝·德北悲剧命运的根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 曲道婷:《浅析苔丝悲剧的必然性》,《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22期。
[4] 宋婷婷:《苔丝悲剧的解读》,《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5] 周忠新、王艳文:《苔丝的悲剧命运研究》,《电影评介》,2008年第11期。
(宋青,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