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班级, 作为培养人才最基本的学校组织, 是否具有时代特色、是否形成学习型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是时代的要求,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要求, 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它将对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学习型班级的意义、含义,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具体措施等方面, 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学习型班级含义,建设措施学习理念规章制度班级团队系列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作基石。班级,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 更应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成员, 使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要求。因此, 探索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是时代的要求,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它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警惕校园污染
近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一些被人们称之为校园污染的倾向“,恋爱热”“、游戏热”“、同乡热”、“自我热”,诸热此起彼伏,对班集体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恋爱热”已经成为校园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已经不依据自己的精力、年龄等条件,盲目地或者说是带有依赖性、炫耀性、刺激性地寻找异性伴侣。由于一些学生热衷于“谈情说爱”,不但影响了学习,而且参加班级活动减少,班集体意识淡化,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网络游戏,犹如一枚钢钉,它一诞生便死死地钉在大学生活中,难以自拔。它促使很多大学生远离同学、远离班级,逃避社会,班级活动就更不会参加了,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三)“老乡热”与“恋爱热”对班集体建设的冲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老乡热”的群体性,使得它对班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学生中老乡观念升温,班级意识淡化,这些给班级的管理确实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哥们热”和“自我热”是同一特点的两种表现。“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自我,不顾他人和集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构建高校学习型班集体
在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 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一)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
我们引导全体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媒介, 认真学习和领会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理论, 把握其精确内涵和精神实质; 明确构建学习型班級的作用与目的, 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并通过对话、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逐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为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学习型的班集体的方向、前提。我们在不同的学期, 根据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的的共性和差异性, 分别制定了近、长期发展目标, 开展相应的活动。如: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我们根据学院的工作计划从思路到具体活动进行整体规划, 每个学生都从丰富的活动中学会学习、自理。
(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监督和激励制度的执行
规章制度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保障之一。我们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 装订成册、张贴上墙, 让每个成员都了然于心。并对班里遵守和落实制度的情况进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制度, 对违规行为和不良风气及时进行批评或个别谈话,同时还注意“赏识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的结合, 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扬, 从而保证了实效性和持久性。
(三)建设学习型班级团队, 形成整体合力
1、发挥教师“团体学习”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客体。建构学习型班级, 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注重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 一方面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 结合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结果, 在学习中提高; 另一方面把学习与工作一样对待, 提出要求, 自我检查, 向师生推荐好书和学习资料, 并定期开展交流, 促使师生不断地学习、探索。
2、打造团结的学生团队
(1)建立共同的班级愿景。共同的班级愿景能使各种不同的活动向着共同的目标融会起来, 班级成员就会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自己理想的班集体。
(2) 培养系统思考习惯。就是培养学生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中, 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要把身边发生的每件事情与其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构成系统, 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找出有效的对策。
(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实际, 我们把全班学生均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检查督促; 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切磋, 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然后各小组间交流, 将小组的合力扩展为全班的合力, 提高全班学生的能力。
(4)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自主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形式和最理想状态, 而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把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历练能力, 树立威信;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组织学习, 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班级特有的一种风气。优良班风的教育力量、感染力量、鼓舞力量非常之大,可以令人振奋,催人向上。树立优良的班风,首先,要努力使学生在政治上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思想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巨大的凝聚力、学习上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浓郁的研究氛围;其次,要注意营造融洽、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民主氛围,从而激发班集体的整体合力、集体荣誉感;再次,要建立以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为基本准则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调动班集体成员的内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最后要注意建设整洁、舒适的班级文化环境,要通过高雅、文明、活泼的班级软环境建设,增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 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是以学习型管理理论为指导,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 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让每个成员享受班级建设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 并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 让学习成为习惯, 从而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徐江.如何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1,(7).
[3]高鹏飞.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规律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4).
[4] [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的要求, 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它将对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学习型班级的意义、含义,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具体措施等方面, 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学习型班级含义,建设措施学习理念规章制度班级团队系列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作基石。班级,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 更应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成员, 使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要求。因此, 探索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是时代的要求,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它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警惕校园污染
近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一些被人们称之为校园污染的倾向“,恋爱热”“、游戏热”“、同乡热”、“自我热”,诸热此起彼伏,对班集体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恋爱热”已经成为校园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已经不依据自己的精力、年龄等条件,盲目地或者说是带有依赖性、炫耀性、刺激性地寻找异性伴侣。由于一些学生热衷于“谈情说爱”,不但影响了学习,而且参加班级活动减少,班集体意识淡化,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网络游戏,犹如一枚钢钉,它一诞生便死死地钉在大学生活中,难以自拔。它促使很多大学生远离同学、远离班级,逃避社会,班级活动就更不会参加了,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三)“老乡热”与“恋爱热”对班集体建设的冲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老乡热”的群体性,使得它对班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学生中老乡观念升温,班级意识淡化,这些给班级的管理确实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哥们热”和“自我热”是同一特点的两种表现。“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自我,不顾他人和集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构建高校学习型班集体
在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 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一)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
我们引导全体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媒介, 认真学习和领会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理论, 把握其精确内涵和精神实质; 明确构建学习型班級的作用与目的, 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并通过对话、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逐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为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学习型的班集体的方向、前提。我们在不同的学期, 根据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的的共性和差异性, 分别制定了近、长期发展目标, 开展相应的活动。如: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我们根据学院的工作计划从思路到具体活动进行整体规划, 每个学生都从丰富的活动中学会学习、自理。
(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监督和激励制度的执行
规章制度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保障之一。我们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 装订成册、张贴上墙, 让每个成员都了然于心。并对班里遵守和落实制度的情况进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制度, 对违规行为和不良风气及时进行批评或个别谈话,同时还注意“赏识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的结合, 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扬, 从而保证了实效性和持久性。
(三)建设学习型班级团队, 形成整体合力
1、发挥教师“团体学习”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客体。建构学习型班级, 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注重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 一方面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 结合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结果, 在学习中提高; 另一方面把学习与工作一样对待, 提出要求, 自我检查, 向师生推荐好书和学习资料, 并定期开展交流, 促使师生不断地学习、探索。
2、打造团结的学生团队
(1)建立共同的班级愿景。共同的班级愿景能使各种不同的活动向着共同的目标融会起来, 班级成员就会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自己理想的班集体。
(2) 培养系统思考习惯。就是培养学生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中, 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要把身边发生的每件事情与其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构成系统, 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找出有效的对策。
(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实际, 我们把全班学生均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检查督促; 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切磋, 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然后各小组间交流, 将小组的合力扩展为全班的合力, 提高全班学生的能力。
(4)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自主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形式和最理想状态, 而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把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历练能力, 树立威信;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组织学习, 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班级特有的一种风气。优良班风的教育力量、感染力量、鼓舞力量非常之大,可以令人振奋,催人向上。树立优良的班风,首先,要努力使学生在政治上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思想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巨大的凝聚力、学习上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浓郁的研究氛围;其次,要注意营造融洽、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民主氛围,从而激发班集体的整体合力、集体荣誉感;再次,要建立以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为基本准则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调动班集体成员的内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最后要注意建设整洁、舒适的班级文化环境,要通过高雅、文明、活泼的班级软环境建设,增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 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是以学习型管理理论为指导,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 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让每个成员享受班级建设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 并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 让学习成为习惯, 从而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徐江.如何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1,(7).
[3]高鹏飞.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规律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4).
[4] [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