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冬今春,全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备春耕生产的工作部署,做到情况早调查、计划早安排、措施早制定、资金早落实,扎实做好备春耕生产贷款投放工作,为全省备春耕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3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37.1亿元,较年初增加74.4亿元,增长6.4%,同比多增3.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84.9亿元,较年初增加80.4亿元;对公存款余额242.1亿元,较年初下降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28.3亿元,较年初增加80.8亿元,增长9.5%,同比少增2.3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508.7亿元,较年初增加43.4亿元,占新增各项贷款的53.7%。全省贷款农户数26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0%,户均贷款1.8万元。
严格资金投向,信贷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备春耕生产。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信贷原则,信贷资金优先用于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三农”资金需求满足后,方可发放非农贷款。在备春耕生产贷款投放上,具体做到“三个优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先发放;对传统粮食种植户优先予以支持;对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优先满足。从去年12月份至今,全省共投放备春耕生产贷款203.8亿元。全年计划累计投放农业贷款430亿元,同比增加60亿元,增长16%。
备春耕生产贷款提前发放,及时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全省农村信用社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传统“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农业贷款投放模式,将备春耕生产贷款投放期由以往1月份提前至上年12月份,旺季期间实行边收边贷、随用随贷,对于农民合理有效的资金需求及时予以满足。2009年12月份,全省农村信用社提前发放备春耕生产贷款86.6亿元。
增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减少农户利息支出。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惠农力度,在去年农户贷款利率平均下调2.7个百分点、让利农民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在贷款方式上最大限度地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使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低、手续简便的优惠政策。年初以来,全省共增评信用户5.2万户,信用户总数达到117.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1%。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5亿元,占农户贷款投放额的4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全省农民将减少利息支出近1亿元。
出台惠农政策,解决备春耕生产的突出矛盾。为确保受灾户、粮食未变现户今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省联社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允许因农业受灾、粮食减产以及受市场和价格影响农产品变现晚等原因导致不能按期还贷的农户办理展期,延长还款时间。去年旺季以来全省共为上述农户办理展期2亿元。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提升支农工作水平。一是推行农户贷款精细化管理。全省农村信用社主动顺应“三农”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农业贷款需求增加、用途拓宽、额度提高的实际,制定了粮食种植、蔬菜种植、特产种植、养殖、农业机械、个体经营户、农户消费、出国劳务、生源地商业助学贷款等9个信贷产品,实行按用途授信、按种类发放、分别立据、专款专用,满足了农村日益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二是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林权抵押和大型农业机械抵押贷款,计划发放贷款2亿元以上。粮食直补抵押贷款在敦化和洮北联社试点开办。进一步扩大农村住房及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切实解决农民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三是加大惠民卡覆盖面。为方便农民贷款,省联社去年研发了具有办理贷款功能的吉卡——惠民卡。惠民卡除具有吉卡的一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全省农村信用社所有网点柜台、ATM机和电话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实行属地授信、通贷通还、循环使用、用款计息,十分安全、方便和快捷。目前全省已发放惠民卡2700张、授信额度8100万元,全年计划发卡15万张、授信额度60亿元。四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继续加大吉卡营销力度,全年计划发放吉卡100万张,布设ATM机100台,进一步改善农村用卡环境,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服务功能。扩大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商的合作范围,全年计划拓展优质特约商户800户。农民持卡刷卡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给予折扣优惠,农民既安全又得到了实惠。
深入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打造农村诚信环境。今年全省计划增评信用户40万户,使信用户总数达到16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0%。新评定信用村100个、信用乡(镇)10个。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便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升农民信用意识,培育农村信用环境,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省联社办公室 供稿)
严格资金投向,信贷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备春耕生产。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信贷原则,信贷资金优先用于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三农”资金需求满足后,方可发放非农贷款。在备春耕生产贷款投放上,具体做到“三个优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先发放;对传统粮食种植户优先予以支持;对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优先满足。从去年12月份至今,全省共投放备春耕生产贷款203.8亿元。全年计划累计投放农业贷款430亿元,同比增加60亿元,增长16%。
备春耕生产贷款提前发放,及时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全省农村信用社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传统“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农业贷款投放模式,将备春耕生产贷款投放期由以往1月份提前至上年12月份,旺季期间实行边收边贷、随用随贷,对于农民合理有效的资金需求及时予以满足。2009年12月份,全省农村信用社提前发放备春耕生产贷款86.6亿元。
增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减少农户利息支出。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惠农力度,在去年农户贷款利率平均下调2.7个百分点、让利农民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在贷款方式上最大限度地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使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低、手续简便的优惠政策。年初以来,全省共增评信用户5.2万户,信用户总数达到117.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1%。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5亿元,占农户贷款投放额的4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全省农民将减少利息支出近1亿元。
出台惠农政策,解决备春耕生产的突出矛盾。为确保受灾户、粮食未变现户今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省联社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允许因农业受灾、粮食减产以及受市场和价格影响农产品变现晚等原因导致不能按期还贷的农户办理展期,延长还款时间。去年旺季以来全省共为上述农户办理展期2亿元。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提升支农工作水平。一是推行农户贷款精细化管理。全省农村信用社主动顺应“三农”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农业贷款需求增加、用途拓宽、额度提高的实际,制定了粮食种植、蔬菜种植、特产种植、养殖、农业机械、个体经营户、农户消费、出国劳务、生源地商业助学贷款等9个信贷产品,实行按用途授信、按种类发放、分别立据、专款专用,满足了农村日益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二是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林权抵押和大型农业机械抵押贷款,计划发放贷款2亿元以上。粮食直补抵押贷款在敦化和洮北联社试点开办。进一步扩大农村住房及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切实解决农民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三是加大惠民卡覆盖面。为方便农民贷款,省联社去年研发了具有办理贷款功能的吉卡——惠民卡。惠民卡除具有吉卡的一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全省农村信用社所有网点柜台、ATM机和电话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实行属地授信、通贷通还、循环使用、用款计息,十分安全、方便和快捷。目前全省已发放惠民卡2700张、授信额度8100万元,全年计划发卡15万张、授信额度60亿元。四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继续加大吉卡营销力度,全年计划发放吉卡100万张,布设ATM机100台,进一步改善农村用卡环境,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服务功能。扩大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商的合作范围,全年计划拓展优质特约商户800户。农民持卡刷卡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给予折扣优惠,农民既安全又得到了实惠。
深入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打造农村诚信环境。今年全省计划增评信用户40万户,使信用户总数达到16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0%。新评定信用村100个、信用乡(镇)10个。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便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升农民信用意识,培育农村信用环境,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省联社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