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大气PM2.5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相关性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气污染物PM2.5暴露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存在密切关联,但不同城市之间PM2.5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次的影响存在差异.[目的]重点探讨郑州市大气PM2.5浓度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物、气象资料以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等影响因素后,研究郑州市大气PM2.5浓度与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的关系及滞后效应,同时对年龄和季节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19年郑州市居民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共19429人,日均死亡(55.32±13.35)人.郑州市2019年PM2.5年均浓度为(65.81±41.10)μg·m-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与PM2.5、PM10、SO2、NO2、CO和气压均呈正相关,与O3-8h、日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0.05).单污染物模型中,PM2.5与循环系统疾病总人群、<65岁和≥65岁人群死亡的关联分别在lag2、1ag4和lag3时最高,PM2.5每升高10μg·m-3,其风险分别增加0.472%(95%CI:0.098%~0.847%)、0.700%(95%CI:0.059%~1.345%)、0.516%(95%CI:0.097%~0.937%),PM2.5浓度与循环系统疾病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均呈近似线性的缓慢上升状态.在供热期和非供热期,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总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665%(95%CI:0.084%~1.249%)和1.919%(95%CI:0.355%~3.506%)(P<0.05);在非供热期,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风险增加2.734%(95%CI:0.975%~4.524%)(P<0.05).双污染物模型中,在供热期,纳入SO2时,PM2.5浓度升高对总人群和≥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风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O3-8h时,对总人群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供热期,分别纳入SO2、CO、PM10、NO2和O3-8h后,PM2.5浓度升高对总人群和≥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风险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的升高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存在正相关联,尤其需要关注老年人群.
其他文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属于可避免、可控的儿童主要致盲性及低视力眼病。筛查是早检出、早干预和早治疗的前提和关键措施,对降低儿童致盲率及视力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ROP筛查和发病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