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后的高质量减贫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c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1.7%,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到2019年底,全国将有95%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减贫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未来伴随着现行贫困标准的变化,返贫、新贫等绝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相对贫困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提高脱贫质量”的总体性要求。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因此,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这一阶段性目标后,中国的减贫任务并没有最终完成,而是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出发,着手研究并推动2020后中国高质量减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0年后在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原发性绝对贫困全面终结的同时,农村贫困将呈现出新格局。一是农村贫困问题并未终结,相对贫困将会愈加突出。如何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如何帮助徘徊在贫困边缘的人口摆脱贫困,将是2020年后扶贫关注的重点。二是农村贫困从单维收入贫困转变为包括资源、能力与机会的多维贫困。2020年后,随着温饱层面上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农村贫困将出现经济、社会、资产和生态等多维贫困新格局,因此,扶贫工作也应从多维贫困视角认识贫困现象、解决贫困问题,为贫困人口自身提供发展机会、促进贫困人口能力提升。三是农村潜存新一代贫困人群,需高度重视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营养、健康和养育方面落后,对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贫困人群下一代的人力资本弱势将转化为就业困境,代际传递使这些人可能成为2020年后新的贫困主体;原始贫困家庭对下一代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社会阶层分化会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原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总之,农村贫困新格局意味着2020年后扶贫策略亟需调整,相应地,产业扶贫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需更多地兼顾贫困边缘人群,更加注重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新的农村贫困格局下,需要改变原有的城乡扶贫二元战略框架和以农村开发式扶贫为主导的路径,2020年后的高质量扶贫需要设计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战略和政策,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将未来的扶贫战略重点放在社会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均等化方面。新贫困格局需要新的扶贫战略,而实施新的扶贫战略需要建构适应新的贫困形势的新体制。面临扶贫管理的碎片化与扶贫工作要求整体性推进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我们需要建立综合性的贫困治理机制和贫困治理结构,并开展扶贫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國一样取得贫困治理的巨大成功,这种成功背后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开展贫困治理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贫困人口共同享受发展成果。2020年后,中国的贫困治理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贫困治理结构也将因为新阶段、新形势的演进,而出现新的战略变迁,精准研判一系列的战略变迁可为2020年后中国贫困治理的高质量推进和新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提供有益参考。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2020后的高质量扶贫建言献策,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林闽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  主要著作:《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验的视角》、《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中国社会政策》等。  摘要 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应围绕实现更加可靠的社会救助的总目标,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整合主要救助项目,形成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底
【摘要】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我国的独创,其对于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死缓制度存在适用条件不明确、对死缓犯的处理不够科学、某种程度上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等问题,导致死缓制度在具体适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司法适用 无罪推定    杜培武故意杀人案、杨万刚故意杀人案、郝金安抢劫案等都是我国的典型死刑案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曾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
中国应当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推动者。目前正处在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和绿色创新的孕育期和准备期,为此中国必须抢占未来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前瞻性地进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布局,以便大规模地推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新技术革命。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
摘要:在封建租佃制度下,佃农家庭经济有一个产生、成长和衰萎的过程。近代时期的佃农贫困化和贫农雇农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剥削和贫富分化,而是欧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延续和扩张。除了中世纪的匪盗式劫夺之外,又表现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使佃农和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最终流往国外。佃农甚至无力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最低限度的生活,剥夺者却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废除封建租佃制度
【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本文梳理提出文化建设“十三五”的基本思路,首先对“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做第三方简要评估;其次分析“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再次
从全球化大趋势看,越是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和频繁,各民族社会的价值观就越会提升其开放性、包容性和普遍性,并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上生长出个性和特殊性。既顺应世界潮流、遵循人类演进之通则,又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之共识。  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经验、常识、格言、规矩、信念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活道理,就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人的信念或信仰更是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其实,生活的
【摘要】基于职业倦怠相关理论,从河南省6所民办高校抽取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处于轻度职业倦怠水平,主要问题出现在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其中,不同年龄和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河南民办高校 教师 职业倦怠 抽样调查 统计分析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由美国心理治疗
【作者简介】  马振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要著作:《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等。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道德文化一直都是影响国家统治秩序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道德文化是公共权力自觉发挥道德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来调节社会群体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公共权力所有者根本利益的政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影响和政治实践历
【摘要】叙利亚问题不简单是一国国内问题,大国对其持有的态度,反映了它们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态度;同时,叙利亚问题不是西方媒体报道的自由—专制和民主—独裁的问题,而是公道与否的问题。要避免更多大国欺负小国的现象的发生,不仅需要大国抛弃“保护”的思维,也需要小国反思如何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叙利亚危机中的国际舆论场揭示了国际新闻报道历来是有价值观的。新兴国家应认识到,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场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
【摘要】 如果“安全”的主体逐渐从传统的政治主体,转移为不断分化的个体和社会化集体,那么“安全观”首先应该是一种对社会新兴主体、个体、群体的深刻觉察。如果国家治理的工具逐渐和科技结合,当国家在使用科技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科技还可以不断消解原有的权力主体,并产生新的治理对象和权力中介形态,如此视角之下,国家安全不再是基于地理主权疆域,而是没有明显内外界域的新安全观念。灾害频仍的人类纪世代,人类正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