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宜随便喝姜汤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变大,受凉感冒的人增多。民间有受凉、淋雨后喝姜汤的传统做法。但这种方法真的是“灵丹妙药”吗?中医认为,生姜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在受凉、淋雨后服用姜汤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感冒就可以喝姜汤,在很多情况下感冒后喝姜汤反而会加重病情。
  感冒先分型
  中医治感冒一定要辨证分型。通常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
  其中风寒感冒指的是外感风寒之邪(受凉、淋雨等)后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鼻塞、喷嚏、流清涕等一系列症状。而风热感冒一般没有明显的受凉病史,部分病人有与其他感冒患者接触史,在症状上也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喷嚏、流涕等,所以仅仅从症状上有时候很难判断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更倾向于西医讲的病毒性感冒的类型。
  姜汤驱寒气
  对于风寒感冒要用发散风寒的方法去治疗。生姜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喝了姜汤后身体会感到热乎,出一身汗,鼻子也通气了。这就是生姜温中散寒作用的体现。所以风寒感冒用生姜是没错的。受凉、淋雨后如果不积极地干预,极有可能生病,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通常说的感冒,老人、儿童和体质弱的人群更是如此。
  但是对于风热感冒,就要用疏散风热的方法去治疗,如果用生姜就不合适了。因为生姜是热性的,以热治热,反而加重病情。在临床上屡屡遇到感冒后用生姜汤治疗,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加重的病例。比如出现发热加重、目赤、咽喉肿痛、口干口臭、流脓鼻涕、咯黄痰等。
  “化热”
  是不是风热感冒不能用生姜,受凉、淋雨后的风寒感冒是可以用生姜的。但是为什么有人明显是受凉后的感冒,喝了姜汤后症状反而越来越重呢?
  这是因为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就风寒感冒来说,多数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风热感冒,中医学对这个过程叫作“化热”。也就是说,本来是“寒证”,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可能变成“热证”了,治疗的药物自然也要由热性为主转为寒性为主,这时候用生姜也不对。
  这样可以看出来,感冒以后用“寒性”药物的机会更多一些。在临床以及市面上所售的常用治感冒中成药如VC银翘片、三九感冒灵、小柴胡冲剂、清开灵冲剂、板蓝根冲剂等,这些都是属于“寒性”的药物。
  找准时机喝对姜汤
  喝姜汤仍然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有效方法,只不过一定要在一个“时间窗”内服用。这个“时间窗”指的就是从感受风寒到“化热”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它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体质以及所处环境。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时间窗”可能有一天、两天,甚至更长;而对于另一些人,往往只有半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时间窗”一过,疾病的性质就改变了。
  因此,什么时间喝姜汤才更有效,专家指出,不是所有感冒都可以喝姜汤,受凉、淋雨后可以喝姜汤,但一定要尽早。如果错过了“时间窗”,就别再喝姜汤了!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了解职业人群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并在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引起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疾控中心2011年部分职业人群的体检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体检发现,职业人群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抽取482人中,检查结果正常者339人,占70.3%,检查结果异常者143人,占29.7%。结论 根据体检结果显示,健康体检对疾病的
期刊
期刊
喝水缓解关节疼痛  美国最新调查发现,脱水会导致背部和关节疼痛。而每天喝8~10杯水可使背痛和关节疼痛减轻80%。其原因是,身体脱水会导致血液增稠,关节液体稠厚,不利于润滑关节。严重脱水还会引起关节内晶体形成,导致类似痛风的关节疼痛。  身体长期慢性缺水就会导致头痛、背痛、腰痛以及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和不适,当充分补充体内水分后,很多人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疼痛症状都会减轻。但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
【摘要】 2型糖尿病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通过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可以平稳的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传授给患者是一项具体而生动的任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个人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55-01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