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学的优势在于能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独特的学科特点,将生活中的小例子或小现象应用于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自己身边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生活实际 生活化教学
  美国的教育学者克伯屈曾说:“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生物学的优势在于能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独特的学科特点,将生活中的小例子或小现象应用于课堂中。这样,既可以使知识点得到应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生物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音乐、游戏、视频引入新课,运用这些方法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不过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果提供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自己身边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如:在讲授“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时,讲解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可以提出问题:“你在闻到胡椒等刺激的气味时,会不由自主地打喷嚏,这是为什么?”“在受凉感冒时,会流鼻涕,那么鼻涕是怎么形成的呢?”“感冒时,你会觉得鼻子堵得慌,那这样不舒服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在学习之后还能多次在生活中遇到相关事例,进而回忆起来相关内容,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生活实物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犹如文章中的点睛之笔,起着重要作用,课堂的有效性就取决于它的解决。如何化难为易,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和辅助者,尽量遵循小组合作或学生自学为主的思想。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实物和生活中的事实,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在“花的结构”一课中,可以提前让学生带来一朵花,在亲自操作、辨认中,认识花的每一部分结构,尤其是子房内部的结构。通过实物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将难点知识简单化,印象更深刻。
  在“植物茎的输导作用”中,也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提前在家里用蓝墨水泡好花朵,可以选用康乃馨或玫瑰等四季都有的花作为实验材料。在课堂上,可以亲自区分出韧皮部和木质部,这样比教师单一地用课件或语言描述更加具体,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而且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常识。
  三、利用生活实例巩固知识、检验练习
  传统的或者说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巩固知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做题,而且多是知识点的填空或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再现。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学生容易出现学习疲劳,并且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相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或是习题,会感到学有所用。这种巩固和检验知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血液与血型”一课中,可以提前让学生编排一个关于急诊室抢救病人的小品,学生自己编排即可,教师加以指导。在课上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会认真地观看,这样的班级里学生参与的表演,会比在网上下载的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同学的表演。还可以在讲解完输血原则时,加入小游戏——“为他人献爱心”,让学生对输血原则——“输同型血,异型少量慢输”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再如:学过“细菌的培养”后,课后题利用酸奶的制作过程进行巩固。首先教师介绍步骤并提问学生:1.将所用器具消毒、牛奶煮开——高温消毒,2.冷却后放入乳酸菌——接种。接着要求学生动手完成制作酸奶。通过这样的巩固练习,既发展了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在生活实际中加以运用。
  朱熹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要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生物知识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入生活实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就是说,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之,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体现在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如果只是在课堂中靠接受或死记硬背得来,那么必然是枯燥的知识或是暂时的记忆,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遗忘。学生只有乘上自主发现、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小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李连杰.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汪忠.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48.
  [3]王莉莉.浅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新课程(上),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关于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促进生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 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谈谈心得体会。  一、巧设导入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
摘 要: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这门课程,并且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作者认为应该将生物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理论知识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中所出现的习题应以测试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着重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创建高效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如今生物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广大生物教师来说,如何实现高效的生物课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者简单谈了利用图表法辅助生物教学的策略,希望探析出一个新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图表法 高中生物教学 常用类型 应用示范  图表能让教学内容简化,让课本内容条目清晰;图表能让相似的概念和生理过程易于辨析,让繁杂的知识联系关系一目了然。把教
摘 要: 学科渗透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生物学科现状入手,分析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通之处,提出几种学科渗透的方式,并阐述学科渗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学科渗透 有效策略  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当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它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运用自如的广博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课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内容更复杂、学习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灵活性更强。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很不适应,感觉学习物理很难,如果他们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就会越来越讨厌物理,学习自信心会遭受沉重打击。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差别的,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两者之间的差别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做好这两者之间的衔接。  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差别  1.思维与学习方
目的:饲养层培养后得到的条件培养液具有维持人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作用.为了阐明条件培养液维持人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可能机制,该文将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对鼠胚胎成纤维细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这十几年来的物理教学经历,从中获得的认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浅谈些许体会,借此与其他教师同僚分享探讨、接受意见,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物理教学水平,让物理教学能更科学,更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就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方面论述相关经验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97  俗语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