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让品德课堂绽放不曾预约的精彩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作为通过教学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外显为道德行为的一门课程,依据学情开展教学更是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泠沅指出:“可以预见,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下面以浙教版第一册(下)“生病真难受”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坚持“以学定教”。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确定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品德课程是育人的课程,要“解”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纠”学生行为上的偏差点。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困惑点和偏差点,从而确定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呢?
  1.问一问,定目标
  在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教师不妨先问一问自己:学生通过本课最想获得什么?什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最有指导意义?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往往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忘记了父母和教师的提醒,无法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所以本节课,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到如何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上。对教材中“了解常见病的症状”以及“为什么会生病”的小调查弱化,而将“如何预防疾病”以及“生病后如何康复”作为教学重点。
  但是这仅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还应该问一问学生,他们想通过学习获得什么。于是就设计了一个调查表。
  小调查
  1.在你生过的病上打“√”,并把你经常生的病涂上颜色。
  感冒()水痘()腮腺炎()
  牙疼()肚子疼()()
  2.你为什么会生病?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知道得病的原因,但是预防意识差。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于是笔者制订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症状。
  (2)通过调查了解生病的原因,初步学会预防生病的正确方法。
  (3)从小培养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预防疾病和保健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将教学难点确定为:能将课堂上学到的预防生病的正确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制订因为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情,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2.选一选,定内容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知识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而灵活处理教材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备课时,对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应该适当加以充实。
  本课教材共安排了四个版块内容,分别是“小调查”“小诊所”“聪明谷”“诗园”。“小调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小诊所”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些有助于康复的办法;“聪明谷”则是介绍一些有关打预防针的知识;“诗园”则是通过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其中“如何预防疾病”和“生病后如何康复”是本节课的重点,可是教材只安排了“小诊所”这一环节,教学内容非常单薄,所以备课时补充了“洗手操”的内容,包括先观看一段视频,然后,以体操的形式教给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材中的“诗园”是通过儿歌诵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对前面讨论的一个小结,但是缺少了很重要的内容“天天锻炼”“注意饮食卫生”“及时增减衣服”等内容。在备课时,教师应对这部内容做了相应补充。相反,“聪明谷”中介绍一些有关打预防针的知识,这些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所以就删除这块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形式
  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体验生活。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游戏捏鼻子,观看图片、动画片,听录音,做洗手操,扮演医生,唱健康歌等,有效地吸引学生。这些方式动静结合,寓教于乐,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听病毒和细菌的录音,并辅以两个丑陋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被深深吸引,竖起耳朵听,瞪大眼睛看,丑陋的病毒和细菌令人讨厌,学生自然就想到要赶走它们,远离它们。
  至于“洗手操”的安排,因为刚好在课中,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减退,所以安排做“洗手操”來调节。这一活动既告诉了学生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洗手预防疾病,又使学生活动了筋骨,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一举多得。
  三、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符合学情的教学对话
  1.对话要源于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源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开展符合学情的教学对话,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通过对话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学伊始,先设计一个游戏——捏鼻子。每个学生都得过感冒,都有鼻塞透不过气来的感受。因为这个游戏源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有观点可以表达。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大家有鼻塞这样的感受?”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是感冒时的症状。
  “感冒时除了鼻子被塞住外,还会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呢?”教师继续追问。
  于是学生回答有咳嗽、发烧、头晕、流鼻涕等。特别是几位前几天刚刚得过感冒、发过烧的学生,他们谈感受时就更真切了:“我睡觉时也咳嗽,睡不好觉,可难受了。”
  “我咳嗽时脸都红了,连黄疸水也吐出来了。”   ……
  这种源于生活体验的对话,使学生有话说,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2.对话要高于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又不应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应当高于生活,有指导性。例如,在预防疾病的环节中,针对学生平时生活中不太注意的洗手的毛病,特意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个小朋友拿过脏东西后没有及时洗手,用脏手拿东西吃的同时把病菌也吃进了肚子里。接着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肚子疼?”
  “因为,他的手拿了脏东西后没有及时洗。”
  “因为他不听从劝告,让病菌有机可乘。”
  ……
  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得出导致他们生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粘在手上的病菌。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除掉粘在我们手上的病菌呢?”教师再引导。
  “洗手!”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现在,就让我们来洗一洗手,赶走那些讨厌的病菌!”
  在音乐的律动中,学生摇晃着脑袋,跟着教师边唱边做:“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手指揉一揉,用水冲一冲,小手真干净!”
  学生尽情地揉着,搓着,感受洗手的快乐。这样的对话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话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洗手就有了内驱力。知识学习不是作为一项教师布置的任务去完成,学生就学得认真,学得主动,同时他们还会把这样的需要带到平时的生活中,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最后一个环节——生病后怎样快速康复,备课采用指名上台来演一演的方式。通过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的对话,引发全班学生的思考。
  病人(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医生,我很难受。
  医生:哪里難受?
  病人:我咳嗽,喉咙疼,头晕。
  医生:哦,我来看一看。
  (用听诊器听胸口,用棒子看喉咙,用体温计量体温。)
  医生:39度,你是感冒了,喉咙发炎了。
  医生:身体这么瘦,脸色这么黄,平时是不是不吃蔬菜,挑食,不锻炼身体呢?
  病人:嗯嗯(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医生:好了,我给你配点药,回去后要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卧床休息,身体好了以后要多锻炼身体,记住了吗?
  以上对话内容的设计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过生病看医生的经历。但是对话又是高于生活的。对话的内容经过了精心提炼,并事先进行了准备。最后,让全班学生开展讨论,探讨恢复健康的好办法。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补充丰富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
  四、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采取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预案中先重点让学生交流感冒带来的症状,再交流自己还生过什么病,有过什么难受的感觉?因为感冒的感觉在学生的心理根深蒂固,所以当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还得过其他的什么病时,学生还是重复感冒的症状。教学的进展遇到阻碍,教师面对学生的学情要做出调整。
  “看来大家因为经常得感冒,难受的感觉一直留在心里了。那么大家能说一说应该怎样去除这样难受的感觉吗?”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教学继续向前推进。
  既然学生那么难受,肯定就急切地想知道如何远离这种疾病。教师要顺水推舟,借机引导,可以把预设在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把这个难点先解决掉。
  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符合学情的教学评价
  在交流发烧的感觉这一环节的时候,有一名学生说,发烧时他自己睡不好觉,妈妈也替他担心,一直守护着他。教师马上评价:“是呀,发烧多难受,还让父母担心,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自己少生病,让父母少为我们担心。”道德教育水到渠成。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本,使教学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以学定教。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  网址:http://www.xyjjlt.net/  个人站长:啊—呸—服!    ●网站理想循环表  买优秀的网站程序  有优秀的网站才能为网友提供优秀的服务  ↓  为网友们提供服务  包括帮网友买书以及与网友进行互动回答等  ↓  满足网友心理需求  能帮助网友回答问题或让网友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  用户增加论坛红火  论坛内容增多,同时也满足网友心理需求  ↓  厂商赞助
说实话,面条现在有点嗜网成性,所以面条妈开始严格控制他对网络的霸占时间。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不少内容可以先下载下来,存在电脑里慢慢看。并且,根据资源内容的不同,比如文字、网页、图片、电影、电子书等,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下载方式。    匕首—简单干脆地“另存为”    通过浏览器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  另外,看到一幅不错的图片,可直接右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