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上午,我正在上复习课,体育老师敲门而进,对我说:“现在搞个民意测验,请你们班学生配合一下,做一下这张试卷。”我拿起试卷一看,题目很简单,大概内容就是你最喜欢哪位任课老师,原因是什么。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好像是在为选“孩子喜欢的百名老师”做准备。测试完毕,我又继续上课,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课间我在教室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一阵争论的声音:“关你什么事?”“周老师就好,谁叫你不选周老师的!”我一听是关于我的,马上走过去,一了解,原来刚才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小明没有选我,引起林林的不满。小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班长,他的成长花费了我多少心血啊!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呢?还有多少孩子不喜欢我呢?我正在想这事,就有好多孩子向我告状谁谁没选我,我一数,有5位。
这5个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我呢?我把这5名孩子叫来,挨个询问了一番,有两位孩子说喜欢的老师太多了,因为只许写两位,所以就没选我。听听好像有道理,但是事实上孩子还是没有把我放在首位。有一位说:“你有时太唠叨了,我有错,你老说我。”那位班长也很坦率:“你老叫我做事,我都没有时间写作业了,我太烦了。”还有一位学生上课玩东西,刚被我批评过。在询问的过程中,也许是害怕老师生气,也许是愧疚,尽管我的态度和蔼可亲,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但是,还是有两位孩子流了眼泪。
事情过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觉得班长小明说得很有道理。六年级了,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班里一些事务不能老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有句话说的对,“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班里能干的孩子那么多,为什么不多培养几个班干部呢?自己为什么老认定他一人呢?我的工作方法还是有问题。要当一名好班主任,一定要调动多数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让他们学会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服务。还有,当孩子有了小错的时候,要适当地宽容一下。尽量不要当全班同学的面去批评孩子,可以去暗示他一下,或者私下交流,让他改正,他心底肯定能接受,而不会对老师产生怨恨……
还有,测评之后,我不应该当面去询问没有选我的孩子,因为自己虽然没有批评的意思,却还是引起了孩子心理上的恐慌,认为老师很在意这件事,自己没选老师,老师心里肯定很生气。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作为一名老师,既然重视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谈举止,经常扪心自问一下:我这样做对吗?孩子们喜欢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才去问。
这次测评是一次真正的测评,它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今后一定要像今天这样反思,多多地测评自己,做一个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编辑心得:
关于评价的老调新弹
评价,一直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改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评价方式的变革。而评价方式变革的本质,是要实现评价使命的回归。
评价的使命是什么?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评价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评价学生,总是侧重于对过去阶段的总结和回顾,是回头看;而现在评价学生,则倾向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向前看。可以说,我们的广大教师已经基本上转变了评价观,开始或已经学会正确运用评价这个工具,使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但是,有一种评价却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教师面对一件事情时的态度。教师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是无言的,也可以说是隐形的评价。教师在处理某件事情时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有可能透露出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不仅要慎重做出评价,也要谨慎自认为不是评价的言行和举动。学校领导对教师,也要如此。□
栏目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