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血祭》与《活着的士兵》中的异国形象构建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阿垅的《南京血祭》与日本作家石川达三的《活着的士兵》,这两部写于抗战时期的小说都力图传达战场上的真实。在书写对方国家形象时,阿垅没有对日本士兵进行丑化,也没有突出日本士兵中的左翼觉悟,只从局部做了点到为止的描写。而石川达三从中式器物入手展现了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方式。两部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都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笔下不同的面貌。这既是两位作家追求真实的意识的体现,也是他们表现形式各异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意义,论述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途径,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了图书馆实行借书逾期罚款制度无法律依据,超越了有关规定,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加强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方面谈了
轮岗制度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有关图书馆轮岗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概述了图书馆轮岗研究的阶段和两种不同观点,从轮岗的利弊、种
思想政治工作是广电网络转型升级的生命线。文章对当前广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并对症下药,提出了如何结合实际,创新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广电网络思想
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农业科技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及网络环境下的农业科技电子信息资源,以及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文章介绍了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研建林业专题数据库的概况、特色,并针对目前自建林业专题数据库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建设方向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