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看到我在办公室里乐此不疲地批阅孩子们的日记,同事们很诧异:你怎么那么快乐?你们班日记怎么交得这么多?我说出其中的秘诀:“世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
“你把小孩当小孩,你比小孩还小孩。”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今日的孩子老早就长大了,说出话来经常让大人吃惊。某些时候,我们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总感觉他们的年龄还小,不谙世事,是毛手毛脚的小屁孩。渐渐地,就与孩子拉开了距离。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心与心的距离,最远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距离。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我们要以什么形式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平等对话,听到花开的声音呢?日记能让我们读懂孩子的心。
作为老师,我更赞成作家毕星星的一句话:“日记是你的心灵史。”如果我们经常去翻阅孩子们的日记,就会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测量其心理健康指数、幸福指数。每每翻阅孩子们的日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形象就萦绕脑海:胖嘟嘟的峰,一说话就爱用手比划的翔宇,多情善感的萌萌,上进心特别强的心仪……一个孩子一个样,虽然孩子们的日记字迹有点乱,有时句子表达不太通顺,只有五六句,但是孩子个个在我的眼里都是“未经雕琢的好玉”。日记,让我了解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真情告白——“我真不喜欢玩贴人游戏”
日记中的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是从孩子们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日记是自己和自己灵魂的对话。欢乐的,痛苦的,悠闲的,无聊的,无奈的,还有好多说不出是什么感受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写日记可以发泄烦恼、不满,可以珍藏快乐。字字句句都是真情告白。真情告白让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喜怒哀乐,也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天又上体育课。老师领着我们玩贴人游戏。开始玩了。先是宇航抓,王帅跑。王帅贴着了邹涛,邹涛同伴于彤就跑……玩了很长时间,有的人跑了十几次,可我呢?一次也没有玩。我很烦恼,我真不喜欢玩贴人游戏。我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学习也挺好的!可到现在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很烦!”
“言为心声”—— 这种没有华丽词藻的真情日记,每每批阅,我要么欣喜不已,要么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童眼看世界,俞翰为什么会感到一个朋友也没有呢?他是多么孤独!他怎么了?陶行知的一席话给我启迪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
利用课余时间,我从俞翰周围的同学那儿了解了一些信息:内向,不苟言笑,比较敏感,经常为小事与同学斤斤计较……在他这篇日记后面,我附上心语:“老师感同身受,从你身上老师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我小时候玩丢手绢的游戏,由于高傲,自以为是,没有朋友找我玩。”温暖的话语让俞翰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又到班会时间了,这次我把班会主题定为《交朋友》,其中一个话题是:玩贴人游戏,你不喜欢贴什么样的同学?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不喜欢贴蛮不讲理的,斤斤计较的;有的说不喜欢贴自私自利的;有的说不喜欢贴冷漠的,高傲的……当同学说到蛮不讲理的事例时,我发现俞翰脸红了。我抚摸着俞翰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及时改正,主动和别人沟通,相信你会拥有很多朋友。”
此后我经常留心课间游戏,观察俞翰,并不时地鼓励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慢慢地,他变了,操场上经常看到他踢足球的身影,传来他与同学的嬉戏声 。他终于明白,与人相处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这样才能架起友谊之桥。
“泥潭”求救——“老师,我该怎么办?”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最近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距离。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最难琢磨的。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消息:“不可能,他那么优秀,那么懂事,怎么会自杀?”“不可能,他家那么富有,怎么会偷别人的东西?”……现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虽然高端的通信设备与网络已经普及,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心与心距离的界定变得复杂化。特别是由于缺乏沟通,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断 “亮红灯”,如果我们粗心大意,就不能从表象看出端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日记在第一时间解读孩子的心理密码,及时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老师,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您。那就是我爸爸妈妈在我上三年级时离了婚,我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前,我们一家三口特别幸福。每天傍晚,妈妈会做一桌可口饭菜,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开心交谈。一有空,爸爸会开车载着我和妈妈出去玩,逛超市,游公园。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俩整天吵架,爸爸晚上经常不回家,甚至连电话也不打,妈妈的脾气也变坏了。记得有一天晚上,爸爸回来了,我高兴极了,可没想到他们俩又开始吵架,让我在书屋写作业,我哪还有心思写作业?我趴在门缝里,偷听他们俩吵架,那刺耳疯狂的吵架声,不断地灌进我的心里,每一句话都让我的心感到特别的痛。爸爸回家次数就更少了,妈妈呢?一个人经常偷偷哭,之后身体就经常生病。自从那以后,我很恨爸爸。所以,只有恨爸爸,我才幸福。”
峰是在怎样的内心挣扎下写这篇日记?“只有恨爸爸,我才幸福。”日记是情感交流的通道,让我们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仇恨的“钉子”已经让孩子的心在流血!怎样拔去峰心中仇恨的钉子?
1.互助讨论,为孩子心灵导航
通过讲《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报复还是报恩》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仇恨只能滋生更多仇恨,你自己也不会快乐”的道理。而且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犯错,我们要宽容别人的错误,这是胸怀宽广的体现。
2.“特殊关照”,感受温暖
通过电话时常了解其家庭情况,并叮嘱做家长的要多关爱孩子;在班级内部,我特意安排有爱心的乐观向上的同学与他同位;课堂提问他的机会比别人多;批改他的作业比其他同学更用心……时时刻刻让他感受到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峰的爸爸(当时父子俩牵着手),七尺男儿的他竟哭了。他说的最多的是感谢学校老师,弥补了峰在家里丢失的爱,让孩子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宽容大人的错误。虽然家庭解体了,但他会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把峰抚养成人。
尊重隐私—— “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我一如既往批改日记,批阅到平的日记的时候,一张纸条从中滑落:“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初始,我觉得好笑,小孩子家有什么秘密?就往下看:
今天,作业已经写完了,本想去看会动画片,可是妈妈不知怎么了,又发火了,还骂我快去写作业。“我都写完了”,我哭着争辩道。可妈妈说:“写完再去做卷子。你数学应用能力差,语文阅读老扣分,不做卷子哪行?难道你希望像我一样文凭低,将来过苦日子吗?”可是整天做卷子,谁受得了!真想离家出走,反正在妈妈眼里我什么也不是,还不如死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可是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就想起爷爷、奶奶,我对自己说:“为了爸爸、奶奶、爷爷、姥姥,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看了她的作文后,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找到她的妈妈了解情况。原来她是妈妈改嫁后生的,她上面有个接近三十岁的哥哥。妈妈改嫁后,生活很不幸福,整天与继父拌嘴,再加上工作辛苦,接近五十岁了,还在小餐馆打工。当她妈妈看到孩子要轻生的日记时,失声痛哭,说以后她再不这样逼孩子了。
我把平找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与她谈话。先表扬她在人生遇到坎途时,选择正确,能让理智战胜脆弱的情感,然后告诉她:“玉不琢不成器,古今中外哪个成功的人士生活中不经历坎坎坷坷?可能父母教育你的方式不恰当,但我相信他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爱,你现在可能不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懂的。遇到困难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千万别有死的念头,你不知道老师知道了多伤心……”
看到“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这样一张纸条,我忽然认识到自己平时许多的不妥:多少次我曾把像她这样的孩子的日记,公之于众,没有体谅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于是,我在全班孩子面前郑重宣布:“你们的日记,如果愿意公开,那我将因为能分享你们的喜怒哀乐而感到荣耀和自豪;如果不愿意,你可在后面做个标志(我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里面有个字母b,还有一个斜划线),这就意味着:‘我写的东西和你无关,这只是我和我的日记本之间的谈话’,这样的话我就会为你写的内容保密,不告诉任何人!”话说到孩子们的心坎上了,一出口,就迎来热烈无比的掌声。
后来,经过多次诚恳耐心的交谈,这个叫平的女孩,终于走出人生的低谷,日记中多次使用这个符号,很少再流露轻生的念头,不再迷惘和消沉,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
看,满足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不仅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可以在日记本上无所顾忌地写真事、真我),也让我及时地掌握每个孩子的思想动态。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也让日记成了学生的最爱。
“老师,您读到我的日记了吗?”成了我每天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日记打开一扇扇心窗,让我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使有心里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有人说:“最美好的教育是直抵心灵的教育”。日记,让我读懂了孩子的心。
(作者单位:威海市古寨小学
山东威海266520)
责任编辑郑海燕
“你把小孩当小孩,你比小孩还小孩。”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今日的孩子老早就长大了,说出话来经常让大人吃惊。某些时候,我们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总感觉他们的年龄还小,不谙世事,是毛手毛脚的小屁孩。渐渐地,就与孩子拉开了距离。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心与心的距离,最远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距离。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我们要以什么形式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平等对话,听到花开的声音呢?日记能让我们读懂孩子的心。
作为老师,我更赞成作家毕星星的一句话:“日记是你的心灵史。”如果我们经常去翻阅孩子们的日记,就会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测量其心理健康指数、幸福指数。每每翻阅孩子们的日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形象就萦绕脑海:胖嘟嘟的峰,一说话就爱用手比划的翔宇,多情善感的萌萌,上进心特别强的心仪……一个孩子一个样,虽然孩子们的日记字迹有点乱,有时句子表达不太通顺,只有五六句,但是孩子个个在我的眼里都是“未经雕琢的好玉”。日记,让我了解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真情告白——“我真不喜欢玩贴人游戏”
日记中的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是从孩子们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日记是自己和自己灵魂的对话。欢乐的,痛苦的,悠闲的,无聊的,无奈的,还有好多说不出是什么感受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写日记可以发泄烦恼、不满,可以珍藏快乐。字字句句都是真情告白。真情告白让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喜怒哀乐,也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天又上体育课。老师领着我们玩贴人游戏。开始玩了。先是宇航抓,王帅跑。王帅贴着了邹涛,邹涛同伴于彤就跑……玩了很长时间,有的人跑了十几次,可我呢?一次也没有玩。我很烦恼,我真不喜欢玩贴人游戏。我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学习也挺好的!可到现在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很烦!”
“言为心声”—— 这种没有华丽词藻的真情日记,每每批阅,我要么欣喜不已,要么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童眼看世界,俞翰为什么会感到一个朋友也没有呢?他是多么孤独!他怎么了?陶行知的一席话给我启迪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
利用课余时间,我从俞翰周围的同学那儿了解了一些信息:内向,不苟言笑,比较敏感,经常为小事与同学斤斤计较……在他这篇日记后面,我附上心语:“老师感同身受,从你身上老师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我小时候玩丢手绢的游戏,由于高傲,自以为是,没有朋友找我玩。”温暖的话语让俞翰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又到班会时间了,这次我把班会主题定为《交朋友》,其中一个话题是:玩贴人游戏,你不喜欢贴什么样的同学?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不喜欢贴蛮不讲理的,斤斤计较的;有的说不喜欢贴自私自利的;有的说不喜欢贴冷漠的,高傲的……当同学说到蛮不讲理的事例时,我发现俞翰脸红了。我抚摸着俞翰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及时改正,主动和别人沟通,相信你会拥有很多朋友。”
此后我经常留心课间游戏,观察俞翰,并不时地鼓励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慢慢地,他变了,操场上经常看到他踢足球的身影,传来他与同学的嬉戏声 。他终于明白,与人相处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这样才能架起友谊之桥。
“泥潭”求救——“老师,我该怎么办?”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最近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距离。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最难琢磨的。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消息:“不可能,他那么优秀,那么懂事,怎么会自杀?”“不可能,他家那么富有,怎么会偷别人的东西?”……现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虽然高端的通信设备与网络已经普及,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心与心距离的界定变得复杂化。特别是由于缺乏沟通,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断 “亮红灯”,如果我们粗心大意,就不能从表象看出端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日记在第一时间解读孩子的心理密码,及时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老师,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您。那就是我爸爸妈妈在我上三年级时离了婚,我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前,我们一家三口特别幸福。每天傍晚,妈妈会做一桌可口饭菜,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开心交谈。一有空,爸爸会开车载着我和妈妈出去玩,逛超市,游公园。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俩整天吵架,爸爸晚上经常不回家,甚至连电话也不打,妈妈的脾气也变坏了。记得有一天晚上,爸爸回来了,我高兴极了,可没想到他们俩又开始吵架,让我在书屋写作业,我哪还有心思写作业?我趴在门缝里,偷听他们俩吵架,那刺耳疯狂的吵架声,不断地灌进我的心里,每一句话都让我的心感到特别的痛。爸爸回家次数就更少了,妈妈呢?一个人经常偷偷哭,之后身体就经常生病。自从那以后,我很恨爸爸。所以,只有恨爸爸,我才幸福。”
峰是在怎样的内心挣扎下写这篇日记?“只有恨爸爸,我才幸福。”日记是情感交流的通道,让我们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仇恨的“钉子”已经让孩子的心在流血!怎样拔去峰心中仇恨的钉子?
1.互助讨论,为孩子心灵导航
通过讲《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报复还是报恩》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仇恨只能滋生更多仇恨,你自己也不会快乐”的道理。而且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犯错,我们要宽容别人的错误,这是胸怀宽广的体现。
2.“特殊关照”,感受温暖
通过电话时常了解其家庭情况,并叮嘱做家长的要多关爱孩子;在班级内部,我特意安排有爱心的乐观向上的同学与他同位;课堂提问他的机会比别人多;批改他的作业比其他同学更用心……时时刻刻让他感受到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峰的爸爸(当时父子俩牵着手),七尺男儿的他竟哭了。他说的最多的是感谢学校老师,弥补了峰在家里丢失的爱,让孩子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宽容大人的错误。虽然家庭解体了,但他会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把峰抚养成人。
尊重隐私—— “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我一如既往批改日记,批阅到平的日记的时候,一张纸条从中滑落:“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初始,我觉得好笑,小孩子家有什么秘密?就往下看:
今天,作业已经写完了,本想去看会动画片,可是妈妈不知怎么了,又发火了,还骂我快去写作业。“我都写完了”,我哭着争辩道。可妈妈说:“写完再去做卷子。你数学应用能力差,语文阅读老扣分,不做卷子哪行?难道你希望像我一样文凭低,将来过苦日子吗?”可是整天做卷子,谁受得了!真想离家出走,反正在妈妈眼里我什么也不是,还不如死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可是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就想起爷爷、奶奶,我对自己说:“为了爸爸、奶奶、爷爷、姥姥,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看了她的作文后,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找到她的妈妈了解情况。原来她是妈妈改嫁后生的,她上面有个接近三十岁的哥哥。妈妈改嫁后,生活很不幸福,整天与继父拌嘴,再加上工作辛苦,接近五十岁了,还在小餐馆打工。当她妈妈看到孩子要轻生的日记时,失声痛哭,说以后她再不这样逼孩子了。
我把平找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与她谈话。先表扬她在人生遇到坎途时,选择正确,能让理智战胜脆弱的情感,然后告诉她:“玉不琢不成器,古今中外哪个成功的人士生活中不经历坎坎坷坷?可能父母教育你的方式不恰当,但我相信他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爱,你现在可能不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懂的。遇到困难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千万别有死的念头,你不知道老师知道了多伤心……”
看到“老师,我的日记能不公开吗?”这样一张纸条,我忽然认识到自己平时许多的不妥:多少次我曾把像她这样的孩子的日记,公之于众,没有体谅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于是,我在全班孩子面前郑重宣布:“你们的日记,如果愿意公开,那我将因为能分享你们的喜怒哀乐而感到荣耀和自豪;如果不愿意,你可在后面做个标志(我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里面有个字母b,还有一个斜划线),这就意味着:‘我写的东西和你无关,这只是我和我的日记本之间的谈话’,这样的话我就会为你写的内容保密,不告诉任何人!”话说到孩子们的心坎上了,一出口,就迎来热烈无比的掌声。
后来,经过多次诚恳耐心的交谈,这个叫平的女孩,终于走出人生的低谷,日记中多次使用这个符号,很少再流露轻生的念头,不再迷惘和消沉,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
看,满足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不仅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可以在日记本上无所顾忌地写真事、真我),也让我及时地掌握每个孩子的思想动态。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也让日记成了学生的最爱。
“老师,您读到我的日记了吗?”成了我每天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日记打开一扇扇心窗,让我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使有心里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有人说:“最美好的教育是直抵心灵的教育”。日记,让我读懂了孩子的心。
(作者单位:威海市古寨小学
山东威海266520)
责任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