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辅导员队伍政策性建设的必要性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高校学生思维方式的跳跃化,极端化不断出现,由于各种原因的堆积,学生不再单纯满足学习上的成就感。作为高校,大多把大学生定位成成年人,却没有重视到成年与成熟的差距,导致,辅导员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膨胀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1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中是一个基层岗位,但对学校乃至社会的贡献却是最直接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学校最关键的群体,那就是学生。一个健全学校的标准不仅在于其设施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雄厚,更重要的是在育人方面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就如我们更愿意听到普通学校学生的优秀个人事迹,而不是名校学生不健全人格的极端行为。时下,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最频繁的人,更是学校不容忽视的群体。
  部分高校甚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员引进政策,对辅导员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明确的待遇条例规定,导致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较低,成就感较差,制定高校辅导员引进政策是势在必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校把大学生定位为成年人,却没有重视到成年与成熟的差别,高校教育的近乎普及化,致使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求学时的心智年龄偏小,当今学生思维方式的跳跃化,极端化,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每个人都相对自我,尤其在受到批评时,态度反映更是强烈,对你的反驳、白眼就会接踵而至,感觉根本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各种原因的堆积,学生不再单纯满足学业上的成就感,认为学习是迫于家长和老师期望,没人鞭策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而是认为能迅速转化为利益的就是将来有用的东西,于是出现厌学、迷茫情绪的学生居多,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多学生都是不愿与老师和家长谈论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很多学生开始得过且过,教师在看到表象痛斥他们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抽出时间拉进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殊不知稍有闪失就会触动到部分学生脆弱的一面。
  鉴于当今大学生的种种行为,他们的自我与偏激,学校非常需要一个有责任心和引导能力、有爱心和心理辅导能力的人,以一种真诚和对他们的尊重去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做好学生与教师的桥梁。而辅导员在这期间付出的心劳是常常被忽略的,甚至是被轻视的,如果加上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管制,没有实质待遇、地位的肯定,那么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会不断消失。如果辅导员们只抱着传达上级指示的心态去工作,那必然是无法管理好学生的。
  二、从学校方面分析
  如今大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学历都没有对引进专职教师的学历要求那么高,于是,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进入高校当辅导员,致使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膨胀化。有的毕业生进入这个队伍是真正自己想长期从事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而有的则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高校,进而向专职教师的条件要求去努力,力求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职教师。现在,部分高校不区分辅导员与专职教师的队伍,只要求新进的年轻教师承担一两年的辅导员管理工作,于是不断的靠引进的新教师来补充辅导员队伍,因此大多学生还未毕业就至少要换两次辅导员,这无疑对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这其中还有很多辅导员想早点脱离这个岗位,于是也必然在位不谋其政,甚至想办法在别的方面收获利益或成就感,最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的热情都没有,何谈做好育人工作,动不动就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部分辅导员从头到尾都不会过问,甚至是烦于解答,像这样怎样建立好学校与学生直接的桥梁。而这些辅导员们也有自己的理由:“我进校时根本没想到要先承担这个职位,对这一点兴趣都没有”,显然责任是双方面的。
  这些没有制定新辅导员引进政策的学校,没有将辅导员工作看做是重要岗位选聘上岗,首先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轻视,于是很多教师就会不自觉地贬低这个职位,认为这是新进教师的锻炼之路,是想进一步提升的基石,他们彻底地混淆了辅导员和引进专职教师的本质要求。
  专职教师必须是专业上的精湛者,而辅导员则必须是一专多能的,要求也是方方面面的。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上来看,辅导员要是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活动组织者、才艺指导者、就业指导者、汇报总结者、体力充沛者、性格开朗者,要有爱心、恒心、热心、诚心、耐心、包容心,要能迅速传达上级指示,反馈下级意见等等,辅导员人才的选拔也必然顺应这些要求而有相应的考核制度。
  解决当今状况的比较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问题,不仅是物质上的待遇还有精神上的荣誉感,这就要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考核体系和管理制度。
  (一)学校对于辅导员引进制度要有明确制定
  1、要竞聘上岗,针对自身学校状况设立一定的门槛,如学历、专业、政治面貌、表达能力等,只有竞聘上岗才能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认可度。
  2、规定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额,考虑辅导员的精力问题;
  3、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当不同角色,因此在不同角色中的要求要进行详细考核把关。现在大多只关注学历、专业,而很少对性格进行详细考核,当然也有学校独出心裁,采用了心理测试题的考核方法对性格进行测试。
  4、对于新进辅导员的待遇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并与专职教师有所区分,体现辅导员的岗位优越性。
  (二)学校对于辅导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
  对于学校来讲,对每个教师进行考核是必要的,条目不能太形式化,最近听很多辅导员抱怨每天要写总结,而他们往往干事情最多、最忙的时候是最没有时间写总结的。确实,辅导员每天的工作很琐碎,甚至几天都是连续同几件事情,没有必要每天抄写,太过形式化,而且很多学校的考核制度繁琐而条目甚多,填写复杂,有的都详细到与学生发生冲突扣几分的问题,这势必会造成教师开展工作的畏首畏尾,且作为学校的评定人员也无形增加了劳动量。因此要从学生到系部,从系部到学院,整体把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如何构建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建设和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以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从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框架及原
摘 要: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1]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倡导人类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类身心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养成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必须在工作机制、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方面有新的举措,才能达到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工学结合;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将会越来越频繁,企业对于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又同时精通国际通用语言的人才需要日趋旺盛。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入手,讨论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中国教育思想源流》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严元章先生毕生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晶。该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教育思想的流变,探讨了教育学习规律。本文从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宗旨和教育中的几个名词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严先生在该书中的教育理念,最后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育;师生关系;教育的宗旨  中图分类号:G40
摘 要:一九七四年十月至十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了平乐银山岭战国-汉墓群,在124号西汉墓中发现了一铜制杖首,当年发掘报告已经在1978年《考古学报》第4期发表,但对此鸠杖首只是作为出土随葬物提及,并未做详细探讨。笔者查阅有关资料,由此件鸠杖首谈起,对鸠杖的形制起源及全国其他地区出土的鸠杖进行对比考证以期研究此鸠杖的演变及其意义。  关键词:平乐银山岭鸠杖;形制;演变;意义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母语语言系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汉语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对其英语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干预,尤其在听说方面。本文从大学英语听说课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汉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负迁移;大学英语;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