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起源于下肢小动脉的假性动脉瘤五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起源于下肢小动脉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5例起源于下肢小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应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5例患者造影显示损伤动脉管壁破裂,造影剂外溢,其中1例患者假性动脉瘤起源于髂内动脉.5例患者均成功行动脉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下肢肿胀逐渐好转.结论 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起源于下肢小动脉假性动脉瘤微创、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3例经膀胱镜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术后予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50ml膀胱灌注.结果 10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48个月,89例治愈,9例好转,5例复发,无癌变.总有效率为95.1%(98/103).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吡柔
目的分析1例紫杉醇注射液致心肌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临床信息,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紫杉醇注射液导致的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现已成为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被忽视,及时动态复查CT,发现血肿,积极治疗,可有效提高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276例,其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0~79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打击伤9例
目的将循证护理概念应用于无创通气的实践中,介绍自制防压疮棉罩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50例无创通气序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查找临床证据,制定并实施具有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案,应用自制防压疮棉罩预防患者面部压疮。以2017年1月至8月收治的40例无创通气序贯治疗患者作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