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务问题一时间成为悬在美国、欧洲各国和中国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一如当年的俄罗斯国债违约和长期资本的倒下,如今美国国债面临爆发的临界点,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冲击欧元区的架构,美欧都在漩涡边缘旋转。而中国审计署公布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其中62.6%是由当地政府直接负有偿还责任,21.8%由当地政府担保,总计对85%的债务附有偿还责任,中国是否会陷入债务危机对是否出现全球性债务危机以及经济能否恢复增长至关重要。
债务天生具有两面性,在带来资本用于发展的同时,面临利息偿还和再发债的压力。政府债务因其规模巨大且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显著而受到关注,但如果政府沉迷于此,而不付出切实努力改善实体经济运营环境,则如饮鸩止渴,一旦控制不力,将形成巨大漩涡,将经济拖入深渊。此即过犹不及也,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便在于此。由于欧元区的特殊结构使得各国政府无法采用货币手段调节经济,只能不断利用财政手段,不断增发国债刺激经济增长并维持高福利,最终因债务规模过大无法延续,面临资金链断裂。
在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曾对国债这一金融工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的作用大为赞赏。书中认为美国自其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起,政府靠负债经营击败了殖民者,完成独立,又因为政府的负债经营状态使得政府时刻要争取选民的支持,进而推进了其民主社会的建立。而中国1600年明朝时期国库里存银1250万两,印度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藏金1600万块,这些文明无不怀抱着巨额金银财富最终亡国。由此对比认为某些政府对债务的落后观念是亡国原因之一。这种归因有片面化的嫌疑,国债和其代表的金融技术的领先并不是西方社会整体领先的唯一和决定性因素,“债务天使”最近便展示了其魔鬼的一面。正因为政府借债发展经济的短期效果显著而风险要在未来才会体现出来,政府便极易陷入过量发债推动经济虚假繁荣的正反馈漩涡,而债务规模与偿还能力一旦过度不平衡,即将面临与欧洲各国类似的局面。
中国2010年底国债余额为6.7万亿元,政策金融债券余额5.2万亿元,企业债3.6万亿元,合计15.5万亿元,按2010年的GDP39.8万亿元,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为38.9%。这个数字远低于西方国家(美国2009年即超过96%,日本超过100%),看起来似乎很安全。但是加上这次公布的地方债10.7万亿元,中国的债务负担率即上升为65.8%,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50%的警戒线,远不是想象中那么安全。再者,由于中国大型银行的国有属性,使得国债和地方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作为基础建设贷款或者土地抵押贷款或者国企贷款流入市场,一旦经济增长和土地市场出现波动,这些贷款的经营状况和偿还能力相当堪忧。债不怕多,怕的是还不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外国机构预测中国大型银行不良贷款率有可能上升8%的原因。相比2010年公布的大型银行1.13%不良贷款率,8%的不良贷款上升幅度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而最令人担心的是中国不透明的债务机制。之前通过扩大债务规模发展经济所获取的利益绝大部分被既得利益阶层获得,而将来债务规模过大导致的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增加税收和经济动荡以及失业增加等负担却要全体人民来承担,其中底层民众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大。借钱和花钱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大众的意见,赚取的利益也没有分享给大众,而还钱的压力却需要全体民众来承担,这种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才是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关键所在。
多少历史反复重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故事,这一次,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中国经济亦山雨欲来。从大尺度时间上看,这次全球债务危机的开始正是次贷危机,因为次贷危机本质上就是房屋担保的债务规模过大无法偿还导致的危机,如果做一次最大胆的预测,全球债务危机或许会向最悲观的方向演进:
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雷曼破产,引发金融海啸,道指跌破10000点,美联储出手拯救两房和各大银行。欧洲银行业遭受重创。A股跌至2000点以下,中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黄金升破900美元创历史高位后跌至600美元,原油暴跌至100美元以下。
2009年:金融海啸影响扩散,道指跌至6500点,美联储QE1实施,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投资剧增,A股升至3000点上方。黄金升上1200美元,原油垂直下跌至30美元后反弹至80美元。
2010年:美联储QE2实施超过6000亿美元,道指升回10000点。欧洲债务危机第一轮,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相继暴露风险,欧元区合力缓解债务压力。A股跌至2500点以下。黄金升上1400美元,原油在65-90美元区间震荡。
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爆发,道指跌至8000点,美联储开始推行QE3。欧洲债务危机进入第二轮,希腊等国形势恶化,意大利等大国卷入。中国因通胀问题进入加息周期紧缩货币,A股震荡跌至2500以下。黄金升上1900美元,原油从110美元以上下跌至65美元。
2012年: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获得连任,美联储QE3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道指再次回升至12000点以上,但由于各国抵制量化宽松导致的货币泛滥和通胀,美联储弹尽粮绝。欧洲债务危机进入高潮,法国被卷入,希腊等小国考虑退出欧元区以采用货币贬值手段缓解债务压力。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进而爆发地方债危机,银行业暴露出更多坏账,中国债务危机第一轮,政府被迫再次增发天量货币,房地产出现最后一轮反弹,A股亦再次站上3500点。黄金升上2600美元,原油回升至130美元以上再回调至90美元。
2013年:美国债务危机再次爆发,美国被迫紧缩财政并加税,道指跌破7500点。欧元区持续动荡,希腊退出欧元区,爱尔兰葡萄牙等国也在考虑退出。中国因增发货币导致通胀迅猛,社会群体事件增多,政府换届后被迫重新实施紧缩政策,国际经济衰退导致出口遭受重创,房地产业进入持续下跌周期,A股跌至2200点。黄金升上3500美元,原油跌破80美元。
2014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以应对全球性滞胀,道指跌破6000点。欧洲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各国开始协商建立新的货币秩序,但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中国更多银行坏帐暴露,政府默认部分地方债务违约,更多债务丑闻出现,中国债务危机进入第二轮,部分房地产价格暴跌60%-70%,房地产企业出现大面积并购,A股跌至1800点以下。伊朗核危机爆发,美欧发动对伊朗的空袭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黄金升上5300美元,原油升破210美元。
2015年:各国政府无法就新的货币和经济秩序达成一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动荡,货币竞相贬值。道指在7500-9500间震荡。欧洲各国降低福利并收缩财政支出。中国政府对部分产品实施价格管制,缓慢推行选举制度改革,A股在2200-2800点之间徘徊。因美欧无力出动地面部队,伊朗核危机在中俄斡旋下达成妥协。黄金下跌至3800美元,原油跌至165美元。经济学领域流行讨论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但新的革命性经济学思想仍未成型,世界经济和经济学同时进入“迷茫期”。
以上债务和不良贷款等数字来自《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股票指数和商品价格等数据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何彬(1978-),男,湖北黄冈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
债务天生具有两面性,在带来资本用于发展的同时,面临利息偿还和再发债的压力。政府债务因其规模巨大且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显著而受到关注,但如果政府沉迷于此,而不付出切实努力改善实体经济运营环境,则如饮鸩止渴,一旦控制不力,将形成巨大漩涡,将经济拖入深渊。此即过犹不及也,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便在于此。由于欧元区的特殊结构使得各国政府无法采用货币手段调节经济,只能不断利用财政手段,不断增发国债刺激经济增长并维持高福利,最终因债务规模过大无法延续,面临资金链断裂。
在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曾对国债这一金融工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的作用大为赞赏。书中认为美国自其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起,政府靠负债经营击败了殖民者,完成独立,又因为政府的负债经营状态使得政府时刻要争取选民的支持,进而推进了其民主社会的建立。而中国1600年明朝时期国库里存银1250万两,印度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藏金1600万块,这些文明无不怀抱着巨额金银财富最终亡国。由此对比认为某些政府对债务的落后观念是亡国原因之一。这种归因有片面化的嫌疑,国债和其代表的金融技术的领先并不是西方社会整体领先的唯一和决定性因素,“债务天使”最近便展示了其魔鬼的一面。正因为政府借债发展经济的短期效果显著而风险要在未来才会体现出来,政府便极易陷入过量发债推动经济虚假繁荣的正反馈漩涡,而债务规模与偿还能力一旦过度不平衡,即将面临与欧洲各国类似的局面。
中国2010年底国债余额为6.7万亿元,政策金融债券余额5.2万亿元,企业债3.6万亿元,合计15.5万亿元,按2010年的GDP39.8万亿元,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为38.9%。这个数字远低于西方国家(美国2009年即超过96%,日本超过100%),看起来似乎很安全。但是加上这次公布的地方债10.7万亿元,中国的债务负担率即上升为65.8%,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50%的警戒线,远不是想象中那么安全。再者,由于中国大型银行的国有属性,使得国债和地方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作为基础建设贷款或者土地抵押贷款或者国企贷款流入市场,一旦经济增长和土地市场出现波动,这些贷款的经营状况和偿还能力相当堪忧。债不怕多,怕的是还不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外国机构预测中国大型银行不良贷款率有可能上升8%的原因。相比2010年公布的大型银行1.13%不良贷款率,8%的不良贷款上升幅度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而最令人担心的是中国不透明的债务机制。之前通过扩大债务规模发展经济所获取的利益绝大部分被既得利益阶层获得,而将来债务规模过大导致的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增加税收和经济动荡以及失业增加等负担却要全体人民来承担,其中底层民众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大。借钱和花钱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大众的意见,赚取的利益也没有分享给大众,而还钱的压力却需要全体民众来承担,这种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才是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关键所在。
多少历史反复重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故事,这一次,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中国经济亦山雨欲来。从大尺度时间上看,这次全球债务危机的开始正是次贷危机,因为次贷危机本质上就是房屋担保的债务规模过大无法偿还导致的危机,如果做一次最大胆的预测,全球债务危机或许会向最悲观的方向演进:
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雷曼破产,引发金融海啸,道指跌破10000点,美联储出手拯救两房和各大银行。欧洲银行业遭受重创。A股跌至2000点以下,中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黄金升破900美元创历史高位后跌至600美元,原油暴跌至100美元以下。
2009年:金融海啸影响扩散,道指跌至6500点,美联储QE1实施,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投资剧增,A股升至3000点上方。黄金升上1200美元,原油垂直下跌至30美元后反弹至80美元。
2010年:美联储QE2实施超过6000亿美元,道指升回10000点。欧洲债务危机第一轮,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相继暴露风险,欧元区合力缓解债务压力。A股跌至2500点以下。黄金升上1400美元,原油在65-90美元区间震荡。
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爆发,道指跌至8000点,美联储开始推行QE3。欧洲债务危机进入第二轮,希腊等国形势恶化,意大利等大国卷入。中国因通胀问题进入加息周期紧缩货币,A股震荡跌至2500以下。黄金升上1900美元,原油从110美元以上下跌至65美元。
2012年: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获得连任,美联储QE3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道指再次回升至12000点以上,但由于各国抵制量化宽松导致的货币泛滥和通胀,美联储弹尽粮绝。欧洲债务危机进入高潮,法国被卷入,希腊等小国考虑退出欧元区以采用货币贬值手段缓解债务压力。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进而爆发地方债危机,银行业暴露出更多坏账,中国债务危机第一轮,政府被迫再次增发天量货币,房地产出现最后一轮反弹,A股亦再次站上3500点。黄金升上2600美元,原油回升至130美元以上再回调至90美元。
2013年:美国债务危机再次爆发,美国被迫紧缩财政并加税,道指跌破7500点。欧元区持续动荡,希腊退出欧元区,爱尔兰葡萄牙等国也在考虑退出。中国因增发货币导致通胀迅猛,社会群体事件增多,政府换届后被迫重新实施紧缩政策,国际经济衰退导致出口遭受重创,房地产业进入持续下跌周期,A股跌至2200点。黄金升上3500美元,原油跌破80美元。
2014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以应对全球性滞胀,道指跌破6000点。欧洲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各国开始协商建立新的货币秩序,但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中国更多银行坏帐暴露,政府默认部分地方债务违约,更多债务丑闻出现,中国债务危机进入第二轮,部分房地产价格暴跌60%-70%,房地产企业出现大面积并购,A股跌至1800点以下。伊朗核危机爆发,美欧发动对伊朗的空袭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黄金升上5300美元,原油升破210美元。
2015年:各国政府无法就新的货币和经济秩序达成一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动荡,货币竞相贬值。道指在7500-9500间震荡。欧洲各国降低福利并收缩财政支出。中国政府对部分产品实施价格管制,缓慢推行选举制度改革,A股在2200-2800点之间徘徊。因美欧无力出动地面部队,伊朗核危机在中俄斡旋下达成妥协。黄金下跌至3800美元,原油跌至165美元。经济学领域流行讨论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但新的革命性经济学思想仍未成型,世界经济和经济学同时进入“迷茫期”。
以上债务和不良贷款等数字来自《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股票指数和商品价格等数据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何彬(1978-),男,湖北黄冈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