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高考复习课堂更高效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复习课有别于新课,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导致求知欲低。要让生物复习课堂更高效,教师必须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巩固入手,让学生明确目标、主动学习和针对训练。
  【关键词】 高考复习;高效;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高三阶段,全面进入高考复习,科目多、内容多、时间紧。要想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抓好平时的每一节复习课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要效率。高考生物复习课同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如何让生物的复习课堂更高效,显然是取得高考好成绩的关键所在。本文是本人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细化目的要求,让预习落到实处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课堂效率的高低,充分有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学生的预习内容是在高一高二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处于多已遗忘、似懂非懂的状态,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会让学生“走马观花”,陷入一知半解的境地,而且患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基于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及把握知识的表浅性,教师应当给予预习上的必要的指导,让预习的要求明确化、具体化。教师可以提供预习提纲或导学案等,让学生对预习的范围、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达成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预习才会有针对性,不会流于表面形式,学生能真正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听课。
  如复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可以提供一下的预习提纲:①能概述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和通式。②例举氨基酸的种类。③能阐述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④会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⑤会概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⑥能例举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⑦能简述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材料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二、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精彩高效
  教学设计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通过教学设计,可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从而完成合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恰当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的选择、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可行评价方案的实施,最终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1、合理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具体,直接关系到复习课堂效率的高低,进而关系着复习课堂有效性的高低。生物高考复习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围绕《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及复习的具体内容,做到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强化相关能力的培养。
  高考试题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能力考查是高考的“主旋律”,因而生物高考复习课堂必然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站在高考对考生能力要求的高度上,把能力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①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能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能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复习能概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②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复习加深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爱护花草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
  2、知识重现情境的创设
  高考生物复习课教学不是新课教学,面对的内容都是已经学过的,因而学生对知识方面不再抱有好奇心,不再抱有探求新知的迫切欲望,同时复习课堂的容量大、任务重,要想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必然要求生物的复习课堂不能是“炒旧饭“式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情境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用到的具体方法也有差异。
  生物学中展现微观世界方面的内容,如果辅以多媒体技术,教学就会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还实现了大与小、动与静、远与近、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在复习《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增值》、《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发生在微观世界的生命现象以动画等鲜活情境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归纳、总结,从而完成知识的重现。
  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而我们复习课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中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进而使教学更加趣味化、生活化。如围绕“如何提高大棚种植的产量”设置系列问题情境来展开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内容的复习;围绕“糖尿病的成因、治疗”设置系列问题情境来复习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有关稳态的调节、育种的内容、生态环境的内容、基因工程的内容、细胞工程的内容等,适宜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相关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知识的重现。
  3、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现在的复习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角,呈现教师的“一言堂”或试卷的“满天飞”。要使课堂高效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改变观念、转变角色,设计出各项教学环节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听客”或“看客”,作为教师应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学生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内容,作展示后进行学生间的补充评价,最后教师进行补充点评;在每个章节末和单元末,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课堂上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对于考纲要求的16个实验尽量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
  4、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
  高三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在钻研考纲和教材的基础之上,对重点知识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与重组,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概念、原理、观点等进行归类梳理整合,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这不但利于对单个知识的深入理解,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有利于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又如复习完《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后需要引导学生融合酶、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的输入和输出等知识,经思考、分析归纳,进而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三、 精选课后习题,让训练富有价值
  课后的巩固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用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选择课后训练题时,要注意训练的目的,体现针对性。只有教师做到精选,学生才能做到精炼,效率才能提高。
  训练题的选择要求主要有:①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②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能力目标的要求以及考试内容。③结合学生中暴露出的问题(如:知识把握情况、易错点、常考点、难点、解题方法欠缺、记忆不佳等)。④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的训练要有区别。
  高考生物复习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做好“备课、上课、改作和辅导”四环节,其中备课和上课是关键,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等又决定着备课和上课的效率。因而要想让复习课堂更高效,教师还得在课余时间不断进行“充电”,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环境及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农药激素常被用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抗生素则常被用来治疗畜牧业和农业中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2,4-二氯苯氧
目的评估社区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情况;分析MetS患者中各组分的分布及组合情况;探讨红细胞参数与MetS组分数的关系;探究性别分层下红细胞参数与MetS及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了具有不同数量等效电阻-电容(resistor capacitor,RC)电路结构单元的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resistance,PTCR)陶瓷的复阻抗频谱
以TiCl4,Al2(SO4)3为原料,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纳米复合抗菌剂,并对其耐热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复合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复合Al2O3后的TiO2纳米抗
针对水玻璃-水泥(soluble glass-cement,SC)注浆材料在地层加固过程中抗水溶蚀性能差和工业废渣得不到有效利用等问题,用工业废渣完全取代SC注浆材料中的水泥制备出水玻璃-工业
了解牛屠宰厂来源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耐药性情况.采用牛屠宰厂来源的的55株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所检55株单增李斯特菌株对青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的实证研究,了解公共理论培训状况和存在问题,在对基本情况、政策知晓、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安排等内容及
基于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铁基触媒及其金属包膜中存在大量Fe3C型碳化物的实验结果,利用余氏理论(empirical electron theory of solid and molecule,EET)分析了Fe3C型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