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苏文学的接受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蜜月期、疏离期和深化期。蜜月期的影响表现在中国文坛紧随苏联文学的步子,苏联文坛的事件大都在中国有及时的回应;中、苏作家互访频繁;全方位译介俄苏文学作品;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疏离期的影响:别、车、杜现实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接受;民间传阅和对“文革”的“地下文学”的影响。第三阶段影响的“深化”体现在:从政治价值取向转向文学自身的价值;突破主流话语的限制,力求全面系统把握;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其他文献
利用控制结晶方法,在前驱体碳酸锰中共沉淀掺杂适量的钇,得到球形掺杂钇的碳酸锰,在540℃预烧后,与锂盐一起焙烧,可以得到高活性的掺钇球形尖晶石LiMn2O4.XRD分析表明,产物中
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他在戏剧艺术上大胆探索,其剧作试验了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各种创作方法。他追求艺术真实,但不是表象的真实,而是一种情感化的
目的研究血清Pentraxin-3(PTX-3)与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724和CA199在胃癌、胃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水平,探讨其表达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电化学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