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出路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微乎其微。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做练习,应付无休无止的考试。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模式下来。我们了解了这个事实,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久。改革了这么久,而学生仍然收效甚微,争论改革发展的最大收益者是那些理论家和语文老师,而我们的学生从争论中,从改革中获得了什么,提高了什么?也许,课堂从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气氛热烈了,课堂活跃了,学生高兴了。但这就是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吗?很多选入课本中的文章,用得着这么启发讨论吗?一学期五六个月,学一本语文教材(大部分学校《课外自渎课本》学生根本不读),这本身就是荒唐!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这么长时间就让学生读一本书,这本书学生读得再透彻,考试考得再好,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是没有出路的。
  语文学科有着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及实践性,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对着黑板、一味照课宣讲的话,那将十分枯燥,也失去了开设选修课的意义。职高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重视知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名著欣赏”、“欧美文学欣赏”等选修课为例。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有数不胜数的佳作,因此,有很多的杂志、画报、图片、录相等在教学中都成了很好的教具。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大量生动的声形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掌握、使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此外还需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演讲、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本土文化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说句实话,当下有不少公开出版的好作品,特别是关注“三农”问题的,具有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由于缺少教育者的关注,很难使得这些作品进入到学校的文学教育中。受教育生活在当代却不读当代的作品,生活在现实中国的大地上却不去读中国的作品。我曾大胆作个推论,六七十出生的教师对文学作品兴趣不大,对作品缺少相应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对文学的兴趣,至少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由于整体文学素养的缺失加之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和商业文化的冲击,这些潜在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全民文学精神的颓伤。至今还有一些专业教授为中国文学的整体状态和发展模式争论不休。也就是说文学的基本价值在今天已然成了一个“问题”。孟繁华宣布宏大叙事的终结,陈思和说明惟有形式创新才是文学生存的理由,陈晓明解释为什么“小叙事”才是今天的最高成就,很有一番见地。尔后我又看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主持人邵燕君在左岸网站“文学前沿”栏目中的撰文,她指出:这些年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被窄化、僵化、庸俗化,以致于它“写真实”的能力被许多人所质疑。当代作家继续使用写实手法可能达到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以及在有大量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实尚未被文学有力地表现、甚至被刻意遮蔽的当下环境中,这种手法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态度处于自觉与不自觉的交叉口;学习方式处于主动和被动的临界线;知识掌握处于原始积累和知识联动扩张的分水岭。如何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索知识脉络、探究知识根源,为今后知识的增容扩张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是教师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教育家,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共识,可见本系统中的自控的必要性。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孟子就主张“自求自得”的学习方法。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也着力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他认为“发现并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本模式符合布鲁纳的“发现说”。强调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而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作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先进因素不是环境刺激本身,而是建立在环境线索信息基础上的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当人们觉察到情境、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后,他们就能根据先前的预言性事件支配他们的行为。”诚然,对于难以自我调控的学生在后续环节中有:①找缺点、进行“内省”便于针对性的纠偏;②寻找可学习的榜样的先进激励等自控手段也是必要的补救措施。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主要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它们的信息机能来引起学习,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事实上,认知过程在行为的获得、保持和再现上都起着突出的作用,人们在观察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示范行为的编码和储存,使瞬间的经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行为的外部表象依据观察到的事例和信息反馈的结果,建立起来并对以后的外部行为进行指导。
  语文教学出路研究给处于高原状态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尽管其仍有诸多有待深入的方面。相信随着对传统的语感培养的研究的深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对语感研究的进一步融入,随着语感培养实践的丰富,语感研究必将给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实践增添蓬勃的希望和活力。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
(一)税权rn“税权”一词,在中国立法文件中的首次亮相是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统一税政,集中税权,公平税负”被提出来作为税制改革的指导原则.rn
摘 要:2014年9月,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顺利结束,数据上报和分析工作已经完成。通过分析,学生体质现状令人担忧,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学生体质;数据;原因;策略  一、数据分析  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原因思考  1.营养结构失衡,不良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膳食营养结构不
摘 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判断教学内容是实效还是虚效的。为了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挖掘教学内容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实效性  很多人都认为语文课程是最好教的,其实不然。好教是只要识字,基本上都能拿着参考书,头头是道的上课,事实上语文教学是需要很灵活的教学技巧的。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人生中系
上海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 ,是我国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始终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 ,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上海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对于儿童哮喘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采集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哮喘的儿童患者的综
摘 要:本文首先归纳了英语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英语课堂资源时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学实例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内涵挖掘,课程资源反复利用以及课程资源动态捕捉等方面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英语课程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有效利用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和利用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合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 ,一位西方社会学家曾撰文指出 :“对于共产党的军队来说 ,政治教育成了战略上的财富 ,成了‘人的因素重于武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就是用这种战略打
检疫犬是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现场执行搜寻任务的工作犬.检疫犬作为检验检疫工作中一种特殊的检测手段,就是利用犬灵敏的嗅觉,搜索出入境旅客的行李、邮寄包裹或在运输货物中,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