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8日,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说,全国1500多万教师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是最宝贵的社会财富。李克强强调,要切实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使广大执教农村的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李克强说,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既要重视高等教育,更要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使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长前景。
近来,让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高兴的是国家连续出台好政策。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8项实举,力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9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把职称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也能当上教授。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让乡村教师挺直了身板。教师虽然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对于我国330万乡村教师而言,负担重、待遇低、职业尊严和幸福感不高等一直是他们的困扰。很多刚毕业的师范生以及城市里的教师不愿意去乡村任教,勉强去了,过不了多久也会想方设法调回城里。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家庭,需要良好的物质待遇支撑,只有生活待遇提高了,他们才能更加体面、有尊严地生活。而“小学教师也能当教授”,则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天花板”,让中小学教师有了盼头,也意味着生活待遇可以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惠及包括乡村学校教师在内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尊重与感恩,同时也是对义务教育的一种促进。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而好老师的养成既需要老师自我修行,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解除了他们柴米油盐等琐碎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教书育人,心无旁骛地守住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中小学教师心定,义务教育才能可持续发展;若中小学教师一心想跳槽从事别的高待遇行业,就会出现义务教育后继无人的局面,继而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教师是普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是待遇非常之高的职业。待遇高低和教师职业好坏并不呈正比关系,但毫无疑问的是,高待遇会给教师带来职业尊严和幸福感。当然,与高待遇、好职业相对应的是,想要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必须经历严格的考试,以良好的师德和出众的教学能力为国家教育出力,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高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给予他们更宽敞的成长空间,拓宽他们的晋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晋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尊严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义务教育人才保障机制,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如此,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教师就有足够自信,始终有一股前进的动力,而且前进的方向十分明确。只要他们足够努力,一个个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都可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将在奉献与回报中得以展现、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好政策要得到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受益。好政策在执行时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光说不做,否则这些好政策就可能沦为纸上的福利,让教师空欢喜。
近来,让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高兴的是国家连续出台好政策。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8项实举,力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9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把职称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也能当上教授。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让乡村教师挺直了身板。教师虽然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对于我国330万乡村教师而言,负担重、待遇低、职业尊严和幸福感不高等一直是他们的困扰。很多刚毕业的师范生以及城市里的教师不愿意去乡村任教,勉强去了,过不了多久也会想方设法调回城里。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家庭,需要良好的物质待遇支撑,只有生活待遇提高了,他们才能更加体面、有尊严地生活。而“小学教师也能当教授”,则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天花板”,让中小学教师有了盼头,也意味着生活待遇可以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惠及包括乡村学校教师在内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尊重与感恩,同时也是对义务教育的一种促进。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而好老师的养成既需要老师自我修行,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解除了他们柴米油盐等琐碎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教书育人,心无旁骛地守住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中小学教师心定,义务教育才能可持续发展;若中小学教师一心想跳槽从事别的高待遇行业,就会出现义务教育后继无人的局面,继而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教师是普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是待遇非常之高的职业。待遇高低和教师职业好坏并不呈正比关系,但毫无疑问的是,高待遇会给教师带来职业尊严和幸福感。当然,与高待遇、好职业相对应的是,想要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必须经历严格的考试,以良好的师德和出众的教学能力为国家教育出力,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高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给予他们更宽敞的成长空间,拓宽他们的晋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晋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尊严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义务教育人才保障机制,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如此,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教师就有足够自信,始终有一股前进的动力,而且前进的方向十分明确。只要他们足够努力,一个个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都可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将在奉献与回报中得以展现、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好政策要得到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受益。好政策在执行时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光说不做,否则这些好政策就可能沦为纸上的福利,让教师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