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术抖绝之技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抖绝是形意拳术高水平之技。抖绝功杀伤力强,形体变化小,属形意门派独家绝技,慎之外传,使其更显神秘。习练出抖绝之技是形意拳爱好者不懈地追求。本人虽习练形意拳多年,也一直研究抖绝之技,但著文谈及抖绝实属胆大。出发点是与同仁交流个人感悟,旨在能揭开形意拳抖绝之技的面纱,提高拳技水平。
  
  一、抖绝概念
  
  抖绝是形意拳术特有概念。按抖绝字面理解,抖是抖动、抖打之意,绝是尽、极、少有、无限制等之意。按抖和绝的字面含义和抖绝功法原理去理解,抖绝应是抖打极致、抖打绝技之意。从发力原理上讲,内家拳抖打原理是一致的,只是要求的侧重不同,叫法不同。如太极拳术讲究的抖弹力,周身无处不弹簧等说法。形意抖绝更注重纵和透的感觉。给抖绝明确个定义也就是给抖打下个定义,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之力从一点(即施打手)抖出,有急、促、隐的特点,有透、回的意念。
  
  二、抖绝方式
  
  为便于分析和学习,依据抖绝发力的特点,将其分成若干种类。主要有:
  1,按发力的方向与三尖(即脚尖、鼻尖、手尖)的立体关系,可分为纵向、横向抖绝。
  2,按步法的变化,可分为上步、退步、原步抖绝。
  3,按发力所调动的身体部分,可分为局部、全身抖绝。
  4坡施打手的数量,可分为单手、双手抖绝。
  5,按上步方式,可分为趟步、叉步、跳步抖绝。
  6,按跳步方式,可分为并步跳、三体式步跳抖绝等等。
  
  三、抖绝原理
  
  1,原理总述
  从物理学角度讲,一个振动的物体有三个要素,即振动幅度、频率、振幅方向。这三个要素决定了物体振动形式。如果把人体比成一个物体,欲实施抖打,同样也存在着决定抖打形式(效果)的三个要素。抖打力量对应的是振动幅度,从出手到手还原的时间对应的是振动频率,打击方向对应的是振幅方向。形意拳术的抖绝发力特点十分突出,不同于其它技击发力,不但要六合,周身协调配合一致,而且要有“抖”的过程。由于抖绝发力体形变化小而快,常有这样的感觉,只见一方被打,却不见另一方抖绝之形。抖打必须是身体的抖动,身体(全身)抖动才能带动手的抖动。身体抖动的力源是重心加脊椎的抖动。抖打要求身体抖动同物体振动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振动是反复进行的,直到振动阻尼耗尽了振能,而抖打是一去一回为回合,打力一旦发出回的意念更为重要。形意拳术抖绝(全身)之技的原理是:在六合、周身协调配合一致发力的基础上,汇加上重心的抖动力,产生的一种抖打形式。局部抖绝是靠身体局部相对运动产生的争力而形成的,力学原理称为动量平衡。如单手指甩抽抖打,既可以发动上肢力量进行,也可以发动全身力量来进行。抖绝之技同其它武术技法相比,除具有凶猛、杀伤力大的特点外,还有隐蔽性强、易得手等特点。
  
  2,个例原理阐述
  下面,选择三个较有代表性抖绝形式,对其原理进行分析说明,其它形式不再繁述。需要强调的是,为便于说明,在下面分析过程中将发力过程进行分割,实际诸力汇合瞬间则完成。
  (1)纵向抖绝原理及发力过程分析。抖绝发力方向与三尖在一个垂直平面中称为纵向抖绝。此方式抖绝十分常见。五行拳中的劈、崩、钻、炮拳,十二形中的虎扑、马形等打法及发力方向为纵向发力。以上步崩拳为例,后脚蹬地起身上步,力传至胯时脊弓启动并发力,力汇后传至夹脊位,上步脚落地脚跟震脚引起重心前摆,此时瞬间加上腰力、臂力、肘力、腕力、双手及坐胯与前手争力等诸力汇至拳面,在力作用下拳如同炸子前冲,此时意念在回,速松、拽而回拳,完成一个抖绝发力的全过程。
  (2)横向抖绝原理及发力过程分析。抖绝发力方向与三尖不在一个垂直平面中的称为横向抖绝。五行拳中的横拳、十二形中的鼍形等打法即为横向发力。从打击效果看,纵向抖绝能使对方退仰跌、坐跌,横向抖绝能使对方旋跌。横向抖绝常用步为斜马步。横向抖绝发力原理及过程与纵向抖绝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可以任何一脚启动,而另一脚震脚,重心在两脚间变更,一手去一手回。汇力达至去手,产生一个以对方重心线为轴、以打击点到对方重心线距离为半径的扭矩使对方旋动。
  (3)并步跳抖绝原理及发力过程分析。对搏中经常遇双方贴身较劲情景,通过跳抖绝施打十分有效,一方面通过跳步抖绝可以使自己处在安全距离,另一方面近距离抖绝效果最佳。以并步虎扑跳抖绝为例,双脚蹬地起身汇脊柱力上送至夹脊,重心后移坐胯下砸双脚跟震,上肢与重心下砸形成动能配置向前送打,借震脚反作用力身体重心前移、双手回松、拽复位完成抖绝。
  
  四、练习方法
  
  抖绝之技练习实质上是一个找力、汇力、周身劲力合一的过程。由于有的技击发力方式在日常活动中能见到,有的则在日常活动中见不到。为挖掘和充分发挥身体潜能,加大打击力量,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重建有效的肌肉群,这就需要专门的训练。练习方法是:逐个寻找技击发力源,理顺发力渠道,叠加各力于一点,在重心抖动的带动下,产生抖绝之力。
  
  1,主要力的顺引及归集五行刀中有劈刀、崩刀、炮刀等。抖绝之技也要在器械使用中体现出来,如崩刀就要把崩拳抖绝的劲力贯于刀尖上。通过延伸抖绝发力练习,最后达到无处不抖,随处可抖,发力则抖。
  
  五、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循序渐进
  抖绝要求身体重心速动及身体相关肌肉群瞬时的松紧变换,会引起身体震荡和相关部分受力的突变,肢体、骨关节及内脏器适应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个试力过程,以找感觉、理顺发力为重点,逐步加力、加大振幅。如单手指甩抽抖打试力,要把胳膊练得像两条老藤,手尖则沉甸甸的,如同链子锤,全身之力抖甩到血肉之躯上,威力可想而知。练习最好空腹进行。有不适或明显坠痛感、振荡痛感,应立即停止或减轻抖的力度。
  
  2,震脚意念不要过重
  抖绝发力必须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练习。震脚不是目的,是助力、是号角,是做到重量重新快速配置,形态变化最小,快捷迅速,合力为一,瞬间发出脆、冷、炸之抖绝力的一种练习方法。无论纵向抖绝、还是横向抖绝,无论去打、还是回打,震脚不失为好的途径。抖绝发力主要渠道为上肢,震脚辅佐上肢发力。如果抬脚过高,意念过重,就变成脚击为重了。
  
  3,束身要以尾闾上翻为中
  束身意念来自尾间。欲束身时,尾闾上兜前送,身形放松沿身侧下沉,腰椎向后呈圆,全身(头顶项竖不能变)以尾闾为中心聚团而完成束身。要有意念而无形或微形,防止拙力产生。发力意念也来自尾闾,过程同束身相反。
  
  4,树立坚定的信心
  抖绝之技是形意功夫致极。抖绝是周身无一处拙力,周身无一不调动,周身无一不贡献,力汇集一点而出,使人体打击机能发挥作用到极限的体现。欲掌握抖绝之技,除有名师指点及科学习练方法外,还要树立必得的信心。练就抖绝之技需要长时间功夫积累,是多项扎实的基本功夫汇总,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要不急不躁,一点一滴去积累,一个力一个力去寻求和归集,持之以恒,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5,慎用抖绝
  一旦形意抖绝功夫上身,出手便伤人,因此一定要谨慎使用。特别注意慎在对方胸腔、腹腔、肋下及面部使用。如用掌根在胸部实施抖打,产生的强烈震荡力会使肺脏慢慢渗血,而形成内伤。当对方吸气肺部充满气体时实施抖打后果更为严重,甚至造成肺脏的破裂。又如使用单手指甩抽抖打之技打脑门部眼部,可能使对方脑震荡,立即晕头转向,也可能将对方眼睛致残。在日常对练中,为不伤人,不破坏习武氛围,应用中节对应中节的方式发抖绝力,或用发人之技撼动对方即可。
其他文献
梁赞古劳咏春出自少林真功,拳理、拳法、功法、打法隐藏着释、儒、道、易诸多观念。明师谚:“真功并非难学,关键是以德修艺,合师傅之缘才诚心教你。不想教,一辈子也难学到中国真功夫。”何为中国真功?其理念和追求各人各志。外国洋人在兵法中追求的是杀伤力。中国兵法讲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兵贵神速”。古劳咏春对拆法不存在杀伤力的对抗。以舍己由人、奇正还原适应各种变化。实作中讲求迅速灵变,制人而不受人所制,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更多地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侧重应用能
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包括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职业教育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林区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林区林业职业教育历程酌考察,从中得到借鉴,为林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林业职业教育提供
听力课前培训包括英语听力重要性的介绍、影响听力的障碍分析以及听力学习方法介绍等三个方面。重要性表现在课程要求、四六级考试及语言本质和实际需求等方面。影响听力的障
2008年“精武杯”全国民间武术精英邀请赛(哈尔滨赛区)于2008年12月23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得到黑龙江省武术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民间武术家联
太极拳,向来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独特瑰宝,甚至被视为中国武术的象征与代表。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代,太极拳运动更是蓬勃发展,传遍海内外。随着太极拳的这种运动大潮,我国也相继涌现出一批批的“太极大师”、“太极掌门”与“太极传人”。令人吃惊与不解的是。现在居然又冒出些“太极拳特级大师”来,真不知这“特级大师”是“特级”在什么地方?  其实,从表面上看起来,我国的太极拳运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