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手术室深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优化规范护理操作流程,防范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方法 采用根因分析法(RCA)对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改进前)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发生的深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升执行力,改进固定方法,制定操作规范,细化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流程,制定防范对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改进后),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操作流程观察结果,再优化操作流程.结果 改进前手术室共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按规范
【机 构】
: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手术室 成都 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手术室深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优化规范护理操作流程,防范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方法 采用根因分析法(RCA)对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改进前)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发生的深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升执行力,改进固定方法,制定操作规范,细化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流程,制定防范对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改进后),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操作流程观察结果,再优化操作流程.结果 改进前手术室共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按规范实施改进后,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护士转运患者的规范性得到提高.改进前,转运规范性操作的人数占总人数70.0%;改进后,转运规范性操作的人数占总人数92.5%,改进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雷达图显示,根因分析法提示小组组员的自我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采用RC A找出非计划性拔管的根本原因,以及根据原因制定快速有效的方法解决和改进操作流程,特别是改进深静脉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标准人群接受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卵泡期长方案干预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且自身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非高龄孕妇2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采取常规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干预.使用SPSS软件随机生成数字进行编号,奇数者纳入试验组(n=111),偶数者纳入对照组(n=165).对照组孕妇在方案实施期间不添加hMG,而试验组孕妇则全程添加hMG.疗程结束后,对两组孕妇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记录并对比促排卵效果及妊娠
目的 探索胸苷激酶1(TK1)在痛风性关节炎(GA)、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GA患者101例,RA患者56例,OA患者76例.实验室检查TK1、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S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GA组的UA、WBC、CRP表达水平高于RA组和OA组(P<0.05);GA和RA组的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