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学习是指在数学的学习情境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数学学习内容有关的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独立地或互助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里指的探究不需要象专业人员那样探究深层次的、尖端的问题,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应用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小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并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他们将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什么样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便成了今天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教师必备的素质。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教师还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学生一入学,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应怎样听课、复习、写作业等问题,明确自己要做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培养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
  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二、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而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行不行?如果不行的话,为什么?”这样一来,本来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索。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成其他形状会出现什么情景?以此进一步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动手操作,培养探究乐趣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乐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时,才能真正懂得數学,学好数学,也只有当学生更好地领会数学时才能更好地感悟到与此相关的生活实际。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探索活动过程,正是为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教学圆周率”时,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前,首先要给学生讲清进行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即使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测量圆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这样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也逐步得到提高与激发。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处于好奇、好胜、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和猜测,而应积极给学生的想象力,适时适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设想、假设。越是超越常规的合理想象,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联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04-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基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这困惑着农村中学的师生。那么,如何才能训练、培养并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
木聚糖是谷物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筛选高效降解半纤维素的菌株,提高粗饲料利用率,本试验采用水解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木聚糖酶的细菌,经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命名为S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一直面临学生基础薄弱、口语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考验。本文从学生学习主体性视角出发,通过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现状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关英语口语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习主体性 高职 英语口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立项项目“建构主义视野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体性培养研究”(课题编号:Y
中图分类号:G444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课堂提问为例,在小学,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表现欲非常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喜欢“露一手”。然而一进初中,课堂上强者拒收回答问题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堂哑然,低头不语。  是不是因为问题太难了?答案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渐渐地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封闭自己封闭自己的原因很多,主要
近一两年来,我们发现,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知识产权价值”的热潮。在对知识产权最本原问题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藏于知识产权法背后的深厚义理。诸如,知识产权法的效率价值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这其中也包括高职美术教学工作。高职美术教材中处处透露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正是高职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它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不过目前在部分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方面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条教学措施。
我国现行商标法并未给不当得利请求权预留出独立发挥作用的制度空间,此举对商标权人利益的保护殊为不利,为进一步加强对商标法人利益的维护,应在商标法中对不当得利请求权做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