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买《搏击》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尽管那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距今已快20年了。
本来是去学校边上的邮局买邮票,可看着那排着的长队,也只好无奈地站到了卖报纸杂志的柜台前稍息、等待。不料这一站,便被随眼瞥见的一本杂志的封面“震住”了。画面聚焦的是两位散手运动员激烈格斗的瞬间,一方运动员抬左臂呈格挡姿势,右拳则置于胸前伺机而动,双眼犀利地盯紧着对方,那种蓄势待发的态势表现得毕露无遗;另一方运动员则刚刚抬起劲健的右腿,虽只是背对着画面,却仍会令人感到他那一腿定乾坤的气势。画面捕捉得“武味”十足,自然而然地把我拉进了那令人兴奋的赛场。不加思索地我便迅疾买了下来,翻开目录,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便映入眼帘:张立德、周士彬……当然,“搏击”二字更是印在了心里。
此后,每月逢这个日子,我肯定会放弃其他,义无反顾地购回我的心仪之物,那是青年人不常有的守时,融入了多少带有焦虑的期盼与渴望啊!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邮局打听,《搏击》来了没有?逢寒暑假,一定会留下几元钱,托付已熟识的工作人员,千万替我买下。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校地处郊区,交通不便,直接造成了我四年学习生活的憾事之一,始终未寻觅到《搏击》的创刊号!
参加工作后,我便到单位附近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邮局去买《搏击》,敞开式的大货架上摆放着二三十种杂志,不过不论它被放在哪个位置,我总能从那些花花绿绿的封面丛中立刻辩识出我的《搏击》,这一点连自己都惊讶,是它的封面特殊吗?可哪一个不是耀眼夺目呢,是它的开本奇特吗?也属常见嘛!大概一切猜想都是多余的,这也只能说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物我相吸!
每个年终,我都会将本年度的《搏击》装订在一起。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创刊号,该年度的几本也只能一直散放着,快20年了……我觉得这不光是一种不完整,简直就是一种缺憾,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所以每次出去憋“宝”又无功而返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不过,它也促成了我的每一个充满希望的“下一次寻觅”。
人们常用时移俗易说明人的思想、习惯会不断改变,但对此自己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我并非习武者,也非收藏家,而《搏击》确确实实一如既往地吸引了我近20年,一本创刊号竟会让我执着地从青年寻觅到了中年。
很多旧书店的营业员、旧书摊的摊主都与我相识,这其中不乏经常光顾的原因,其实更缘于我每次必问他们的一句话:有《搏击》创刊号吗?可能在他们看来,现在也只有寻找古籍珍本的人才会这么着魔吧!曾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专集创刊号?我这儿有几本时装、汽车的,纸张、印刷一流,原价给你。也有人问我,看你不像练武的,去找他干嘛?更有直言者:那不是什么善本,没什么升值潜力,别瞎忙了!
说什么呢?不必多言,更不必解释,只是盯嘱他们相同的一句话:有《搏击》的创刊号千万给我留好!
本来是去学校边上的邮局买邮票,可看着那排着的长队,也只好无奈地站到了卖报纸杂志的柜台前稍息、等待。不料这一站,便被随眼瞥见的一本杂志的封面“震住”了。画面聚焦的是两位散手运动员激烈格斗的瞬间,一方运动员抬左臂呈格挡姿势,右拳则置于胸前伺机而动,双眼犀利地盯紧着对方,那种蓄势待发的态势表现得毕露无遗;另一方运动员则刚刚抬起劲健的右腿,虽只是背对着画面,却仍会令人感到他那一腿定乾坤的气势。画面捕捉得“武味”十足,自然而然地把我拉进了那令人兴奋的赛场。不加思索地我便迅疾买了下来,翻开目录,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便映入眼帘:张立德、周士彬……当然,“搏击”二字更是印在了心里。
此后,每月逢这个日子,我肯定会放弃其他,义无反顾地购回我的心仪之物,那是青年人不常有的守时,融入了多少带有焦虑的期盼与渴望啊!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邮局打听,《搏击》来了没有?逢寒暑假,一定会留下几元钱,托付已熟识的工作人员,千万替我买下。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校地处郊区,交通不便,直接造成了我四年学习生活的憾事之一,始终未寻觅到《搏击》的创刊号!
参加工作后,我便到单位附近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邮局去买《搏击》,敞开式的大货架上摆放着二三十种杂志,不过不论它被放在哪个位置,我总能从那些花花绿绿的封面丛中立刻辩识出我的《搏击》,这一点连自己都惊讶,是它的封面特殊吗?可哪一个不是耀眼夺目呢,是它的开本奇特吗?也属常见嘛!大概一切猜想都是多余的,这也只能说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物我相吸!
每个年终,我都会将本年度的《搏击》装订在一起。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创刊号,该年度的几本也只能一直散放着,快20年了……我觉得这不光是一种不完整,简直就是一种缺憾,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所以每次出去憋“宝”又无功而返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不过,它也促成了我的每一个充满希望的“下一次寻觅”。
人们常用时移俗易说明人的思想、习惯会不断改变,但对此自己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我并非习武者,也非收藏家,而《搏击》确确实实一如既往地吸引了我近20年,一本创刊号竟会让我执着地从青年寻觅到了中年。
很多旧书店的营业员、旧书摊的摊主都与我相识,这其中不乏经常光顾的原因,其实更缘于我每次必问他们的一句话:有《搏击》创刊号吗?可能在他们看来,现在也只有寻找古籍珍本的人才会这么着魔吧!曾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专集创刊号?我这儿有几本时装、汽车的,纸张、印刷一流,原价给你。也有人问我,看你不像练武的,去找他干嘛?更有直言者:那不是什么善本,没什么升值潜力,别瞎忙了!
说什么呢?不必多言,更不必解释,只是盯嘱他们相同的一句话:有《搏击》的创刊号千万给我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