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需要注入更多的新元素,使之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普及,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教育手段。多媒体以其个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特征,集形、色、声、光于一体,给英语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电教媒体对教学的辅助功能,把握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新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兴趣浓厚,记忆深刻而持久。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英语教学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但是传统的单词教学法,教师只是利用图片进行教学。由于图片对感官的刺激强度太弱,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越来越低,学生的记忆力得不到挖掘,记忆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例如,课前三分钟播放英语动画片,其动人的画面及纯正的英语吸引学生,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开心一刻”。由于动画片学生爱看、爱学,极易在课间自然模仿画中人物语气进行对话,从而在娱乐中锻炼语言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也会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默和洪贝等人提出的情境教学理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境,使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这种情况实际上背离了英语学习的目的,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以后,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成为可能。情境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效果尤佳。例如,七年级上册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通过flash课件一幅图一幅图地展示出Lily’s bedroom,边展示边让学生用英语描述,直到全部把Lily’sbedroom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用英语看图说话,比谁说得好,说得多。生动、形象、精美的卡通flash动画,特别适合孩子们的口味,他们兴趣盎然地看着动画,争先恐后地描述Lily’s bedroom。多媒体在辅助英语教学中图文并茂,融合多种传媒手段,使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
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今天的中国打开国门迎接世界来宾,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冲击着当代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若仍处在封闭状态,就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此,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异国风情。这对于推动英语教学,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英语语言环境都能起到巨大作用。
如教学“Christmas”一课,习惯了过中国年的孩子,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圣诞节,他们感到陌生而又好奇。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挂满礼物的圣诞树,一群载歌载舞的孩子,配合画面播放歌曲“Merry Christmas”(鼓励学生跟着唱),夜晚来临了,一个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无声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潜藏在语言文字里面的形象显现出来,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强化感知、促进感性的作用,一节课下来,不用教师费尽口舌地说教,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学生了解了异国风情,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可谓一举多得,而这一切正是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盎然景象。
四、增加容量、省时高效
当今社会知识不断涌现,学生必须学会快速高效汲取大量新知识的本领。如何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能,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同时学会这一走向社会后必备的技能之一,电教媒体当属我们的首选。例如要讲解一篇英语课文,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就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做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剩下的习惯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因材施教、张扬个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初三英语上册Unit 2中的学习内容为“water sports”。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来说,一些水上运动他们是不了解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水上运动项目、比赛规则以及一些比赛轶事,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挑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写一段简短的话,发Email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电化教学方法,都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电教变成“电灌”。教学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重点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使用多媒体一定要突出主题,要明确它将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要有鲜明的教学针对性,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使电教设备的使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从而克服或减少电化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是选择电教媒体要有启发性,此原则是指将我们课堂教学中启发性原则适当地运用到电教媒体的选择中。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引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进入课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运用它、推广它,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一定会看到英语教学美好前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
一、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兴趣浓厚,记忆深刻而持久。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英语教学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但是传统的单词教学法,教师只是利用图片进行教学。由于图片对感官的刺激强度太弱,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越来越低,学生的记忆力得不到挖掘,记忆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例如,课前三分钟播放英语动画片,其动人的画面及纯正的英语吸引学生,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开心一刻”。由于动画片学生爱看、爱学,极易在课间自然模仿画中人物语气进行对话,从而在娱乐中锻炼语言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也会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默和洪贝等人提出的情境教学理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境,使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这种情况实际上背离了英语学习的目的,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以后,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成为可能。情境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效果尤佳。例如,七年级上册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通过flash课件一幅图一幅图地展示出Lily’s bedroom,边展示边让学生用英语描述,直到全部把Lily’sbedroom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用英语看图说话,比谁说得好,说得多。生动、形象、精美的卡通flash动画,特别适合孩子们的口味,他们兴趣盎然地看着动画,争先恐后地描述Lily’s bedroom。多媒体在辅助英语教学中图文并茂,融合多种传媒手段,使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
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今天的中国打开国门迎接世界来宾,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冲击着当代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若仍处在封闭状态,就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此,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异国风情。这对于推动英语教学,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英语语言环境都能起到巨大作用。
如教学“Christmas”一课,习惯了过中国年的孩子,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圣诞节,他们感到陌生而又好奇。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挂满礼物的圣诞树,一群载歌载舞的孩子,配合画面播放歌曲“Merry Christmas”(鼓励学生跟着唱),夜晚来临了,一个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无声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潜藏在语言文字里面的形象显现出来,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强化感知、促进感性的作用,一节课下来,不用教师费尽口舌地说教,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学生了解了异国风情,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可谓一举多得,而这一切正是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盎然景象。
四、增加容量、省时高效
当今社会知识不断涌现,学生必须学会快速高效汲取大量新知识的本领。如何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能,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同时学会这一走向社会后必备的技能之一,电教媒体当属我们的首选。例如要讲解一篇英语课文,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就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做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剩下的习惯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因材施教、张扬个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初三英语上册Unit 2中的学习内容为“water sports”。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来说,一些水上运动他们是不了解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水上运动项目、比赛规则以及一些比赛轶事,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挑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写一段简短的话,发Email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电化教学方法,都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电教变成“电灌”。教学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重点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使用多媒体一定要突出主题,要明确它将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要有鲜明的教学针对性,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使电教设备的使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从而克服或减少电化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是选择电教媒体要有启发性,此原则是指将我们课堂教学中启发性原则适当地运用到电教媒体的选择中。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引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进入课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运用它、推广它,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一定会看到英语教学美好前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