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检测管理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o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使用,也就是信息系统的运用。运用信息化系统来替代以往的手工管理方法,让我们再次认识和改善各企业以往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系统成为了现各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战胜其他企业的重要手段。运用信息化系统,不仅能达到自动化管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增快信息处理的进度,增强信息的质量和大大增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所以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能从根本上减少成本、增强工作质量、加快服务的交接期限,还能使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从基础上解决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测管理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建设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它有如下六个特性。
  (1) 合法性。检测的过程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具有合法性,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2) 科学性。检测依据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测的方法理论上严格论证,实践中切实可行。检测理论、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科学、合理、适用。
  (3) 公正性。由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工作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测结果遵循以数据为准的判定原则,客观、公正。施工企业、监督和监理单位使用的检测方法都相同,对同一检测对象,检测的数据结果可比对,具有唯一性。
  (4) 真实性。各检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中所有信息应清晰、准确; 检验样品、各种流转凭单、检验报告全面实现条码化管理,相关信息录入通过条码扫描实现,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5) 准确性。检验工作中,各种原始记录齐全、信息真实完整,严格依照国家最新检验标准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报告和检验结论公正、规范、准确。
  (6) 局限性。一般说来,检测只能针对试样进行,用试样的质量特性来代替全体产品的质量特性,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抽样的代表性偏差大,检测结果对产品质量甚至有可能出现误判。因此,质量检测具有局限性。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地区对建筑的需求激增,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质量检测水平和检测范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现代人们对住房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化的质量检测技术人员还比较稀缺,市场上质量检测相关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且检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一些单位不重视质量检测,在人才选拔方面投入资金有限,招聘的人才专业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检测员综合素质欠佳,一些从业人员追求个人私利,为了金钱违规操作,不利于建筑质检行业的健康发展。
  2.2质量检测制度不完善
  如果建筑工程质检不合格的建筑物投入使用,不仅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而且在工程后期进行维修时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一旦发现建筑工程存在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责任主体不明确,增大了问题解决进度,而且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正视这一问题,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健全质检规章制度,一旦发生异常状况,都能依据质检制度进行解决,明确各个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2.3质检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
  建筑企业是由各个部门一起组成的整体,只有各个部分互相合作、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整个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部门对质检部门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其他部门员工担心自己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自己要承担责任,这种畏惧心理让其他部门的员工对质检部门产生排斥,致使质检部门无法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当质检不合格时,往往使工作陷入僵化,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3、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改革的建议
  3.1 规范工程质量管理
  我国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承担起监督责任,开展有效监督。而建筑企业自身应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正确认识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要意义,转变思路,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对各环节控制,尤其竣工验收环节必须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避免走过场,发挥质量管理职能。此外,要构建相应质量检测管理机制,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流畅性、真实性。
  3.2 完善相关制度
  想要有效落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离不开硬性制度约束,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职能发挥不明显,管理粗放混乱,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和切缝完善制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应结合工程特点和企业情况,构建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利用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指标,明确工作责任,约束管理人员行为,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所指定的制度,要符合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能正常实施。
  3.3 提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复杂性,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影响着质量检测工程质量,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另外,要引进管理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3.4建立規范化验收体系
  监管部门应根据国家的规范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验收体系,应用到实际建设工程的验收中去。做到验收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规范化的验收体系,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监管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建设工程验收项目及验收内容的规范化,对应的能够制定一套覆盖工程开始前、过程中、竣工后的检测指标体系,它能有效地弥补质量检测领域监管真空区,明确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职责。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一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中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9) : 2.
  [2]阎 平,刘建明.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应用探讨[ J].施工技术,2010.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水电厂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社会各个行业对于电能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电厂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快速发展,促使供配电技术水平
摘要:高层建筑外墙的渗漏问题是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不仅会影响高层建筑本身的外在形象,而且会影响其整体质量,甚至诱发相应的安全事故。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企业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重视高层建筑外墙的防渗工作,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消除外墙渗漏的隐患,推动高层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
2005年4月,周五来担任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先后担任过两个地方县级党委书记的他,一上任就把台州统战系统的工作放到全省统战系统中和市级机关部门中进行
“回国相亲”成时髦rn俊朗帅气的外表、优渥的薪水、开朗的性格,来自纽约华尔街投行的优质“剩男”杨凯,日前一出现在国内某电视相亲节目现场,便引来现场女性阵阵尖叫.如今,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建筑裂缝一直是建筑业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影响建筑外观,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本文着重分析建筑物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成因;措施  1、房屋建筑中裂缝产生的几大主要因素  房屋建筑裂缝的原因很多,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设计、选材和施工质量这三个因素对房屋建筑裂缝都有很大
萌动的念头rn去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作为一名在机关从事涉“农”工作的人员,出于职业的原因,开始留意各地新闻媒体就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宣传报道.不久,一个全新的名
构皮滩发电厂地下厂房一号直流系统I段母线在运行中对地绝缘值突然降低,在瞬时降低至21.7kΩ后立即复归,已接近行标低限10kΩ的规定,严重危害到了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但因该
无线局域网(WLAN)从产生到发展历经50载,在这短短的50年里,无线局域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就是对无线局域网产品非信令模式下功率校准
变频多联机系统是“变频一拖多可变冷媒流量中央空调系统”的简称,是由一台室外机和若干台室内机组成的一个冷媒循环系统.是变制冷剂流量(Varied Refrigerant Volume)空调系
一、对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1 .市场集中度据统计 ,1 998年全国最大的四家电力公司在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净值等方面占国内市场的 3 3 %以上 ,最大的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