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的运用要有“语文味”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坚守语文教学的本位,教师关注语言的习得和语言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体验作者情感之美,品味文章意境之美。语文课堂上拓展资料的教学环节,教师同样要秉承语文教学的本位,在理解与欣赏的过程中,依托拓展资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语文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训练语言组合
  拓展资料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深入把握文本主旨。例如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教师出示杏林子的资料介绍:杏林子12岁时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遭到损坏,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写作,出版了40多本散文、小说、传记和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读懂两句话的意思,再要求学生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首先要细读教师提供的材料,捕捉“资料”包含的信息并概括成简要的语言,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组合成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假设学生选择因果关系或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说明语感稍逊,教师把资料作为语言训练的载体,可借机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依托拓展资料进行句子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杏林子的乐观,也体会到她的坚强。
  随后,教师借助资料继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杏林子从小疾病缠身却创造了辉煌人生,对人生会有怎样的感悟?拓展资料搭建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学生从读懂句子意思、概括句子内容到复句练习,通过重新组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语文味”弥散在语言训练中,学生既感受语言美,也感受人文美,很快走进了杏林子的生命故事。
  二、创设语言情境
  语文课堂借助拓展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资料不是只为了欣赏与感知,更不是为了制造噱头,而是要让学生在理解与欣赏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教师播放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5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的视频材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独木成林的壮观景象。学生看到绿叶翠色欲流,群鸟翩飞、惬意休憩的场景时,眼睛里充满了惊喜与赞叹。画面与对文本的描写相对应,学生形象生动地感受到“美丽的南国的树”和“鸟的天堂”的别样风情。教师随即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料,再次走进文本第八段,说说“鸟的天堂”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学生的脑海里闪现的是视频中的情境,眼睛却循着文字陷入了沉思,内心充满了表达的欲望。
  “语文味”充溢在学生生成的对话中。学生的发言,要从视频中捕捉、获取画面信息,并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资料的运用使得学生入情入境、读思结合,切身体会到运用文本语言表达观点的妙处,活用资源、激活思维,而又训练了语言。
  三、激发表达动机
  学生的心理,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的状态。当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对新的观点、现象进行解释时,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冲突”。此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平衡的需求,愿意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建立心理平衡。教师适时利用拓展资料,制造认知冲突,能有效引起学生了解资料的好奇心,激发表达内心感受的强烈动机。
  教学《桂花雨》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句,抓住“浸”字赏析,学生个个沉浸在浓浓的桂花香里。教师出示幅杭州“满陇桂雨”的图片,指出:“‘小山上’指的是杭州的满觉陇,‘满陇桂雨’被称为西湖十大胜景之一。去年今日,老师就在‘小山上’,只见树上、地上、所有人的身上都是桂花,真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为什么说‘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学生看到的是画面上的桂花树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桂花树下游人如织的胜景,耳朵里听到的却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来自画面的感性认识和文本中人物的表白产生了矛盾,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状态。恰恰是这样的冲突,碰撞学生的心灵,引发了探究文本的热情。学生埋头读书,有的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利用拓展资料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生成了语言,发展了语言。
  四、迁移表达形式
  关注语言,更要关注语言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让语言文字成为学习的对象。拓展资料的运用恰当,也可以显示其特殊的作用。
  例如教学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根据“导读”的要求抓住人物“语言”和“心理”体会母爱的真谛。在体会心理活动时,师生深入品味作者使用关联词、比喻句、反问句的写作方法表达母爱的方法,把握了“语言”的表达方式。随即教师提供毕淑敏的另一篇文章《剥豆》,让学生比较阅读。两篇文章同出毕淑敏的笔尖,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几乎是一样的。师生运用浏览的方法让学生迅速捕捉文本信息,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即通过日常的小事,运用对话和心理的表达方法表现母亲的爱。写作方法“曝光”了,学生仿佛揭秘了“写作秘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模仿两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当堂练习,学生有效习得语言表达的范式。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途径是语言实践,表达方法可以在阅读中获取,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课堂上拓展资料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有一样必须相同,那就是要有“语文”的气息,要体现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其他文献
针对流体动压型指尖密封结构和工作特点,建立了具有周向收敛靴和轴上人字槽组合结构特征的指尖密封(简称组合型指尖密封)结构形式,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
在现代社会,程序对法律的存在、运行以及对法律价值的保障和实现等方面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法律程序缺失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程序缺失
众创中心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下的一种新的不动产形式,由于众创中心是一种特殊的科技型产业地产产品,对于持有运营的要求更高,金融属性也更强。由于我国行业环境和相关法
阐述MATLAB软件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MATLAB应用于控制理论实验,克服了传统硬件实验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改善了实验效果,很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建立大展弦比带外挂机翼的动力学方程。为了分析大展弦比机翼特性,考虑了大展弦比机翼的平面内弯曲效应,将传统机翼的弯扭动力学方程扩展到大展弦比机翼的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更新,西藏地区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其中,汉语文教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西藏学生学好汉语对于促进藏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共建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藏区高中汉语文教学这一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种创新性的汉语文教学模式,把藏区的高中语文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藏族地区;
政治稳定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应当在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和互联网文化等方面来关注文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政治稳定。
课外自主英语听力训练是学生提高自身听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自主听力训练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