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操作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应定向图形本质,通过能体现不同思维层次的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动态建构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关键词】图形本质;动态建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
其他文献
亲眼所见却不是真相,这样的数学概念常常令人困惑,直线和射线就是这样的数学概念。这两种线明明在纸上看起来是有限长度,却要理解成一条无限长的线,这对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 是不是因为“无限”这个词比较抽象呢?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对于“无限”较难理解。其实学生对“无限”是有认知基础的,因为在这之前学习自然数和整数时,小学生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数不完”,可以一直数下去,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等等。这种没有边界的
【摘 要】圆柱的高的概念具有双重意义,高线是指线段,有无数条;高度则是高线的度量值,只有一个。高线和高度分别从“形”和“量”两个角度对圆柱的高进行了描述。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淡化文字形式的表达,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设计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认识、理解圆柱的高的本质。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知识方法的迁移。 【关键词】圆柱的高;几何概念;理解;活动经验 空间观念
【摘 要】画长方形解决问题虽然不像画线段图那样常用,但它确实能为解决特定数学问题提供有益帮助,能够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对人教版教材中有关画长方形解决问题内容进行梳理,开发设计了一节画长方形解决问题的拓展课,试图为学生打开解决问题策略的另一扇窗,同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长方形面积教学及画长方形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几何直观;长
【摘 要】“变教为学”提倡以学为主的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要激发学生动机,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变教为学”式的课堂。学生活动的内容与开展方式成为了优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用几何板算面积”为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设计,形成能够适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数学实践活动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并为一线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供资源。 【关键词】
【专家简介】吴仲和,数学教育博士,美国加州国立大学全职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学教育,中美教育比较,教育政策,教育评价等,曾参与多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研究项目。曾任美国中小学科学与数学协会主任委员,美国中国学者协会主任委员、会长,教育学术刊物主编,加州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以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评委。 【访谈地点】美国,加州长滩市 【访谈时间】
【摘 要】核心问题、学习评价、学习任务是小学数学学历案的三个主体部分。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是学习目标的简约化、儿童化。在问题的基础上撰写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完成评价任务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学”的逻辑,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呈现的方式也应多样。 【关键词】学历案;学习目标;核心问题;学习评价;学习任务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者越来越关注
【摘 要】数学图式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将数学图式合理应用到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对发展小学生的图式意识,提升学习力有很好的作用,而这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来实现。 【关键词】数学图式;小学数学;教学 将数学图式合理应用到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笔者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就数
【摘 要】《圆的认识》是一节非常经典的课,教师应在厘清“知识本身序列”“教材呈现序列”之后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自己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序列”,明晰教学目标,并思考“画圆的定位问题”“多种工具画圆安排在哪个环节”“体验圆的哪个定义”三个问题,通过设计科学有序的四次画圆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外化自己的思维,在思考中直击圆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教学序列;画圆;圆的本质;思维外化 人教版教材六年
【摘 要】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平均数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的统计量,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良好代表量,可以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在平均数的教学中,相比计算方法,更应该强调对其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量”的理解。首先,需要建立起“代表”的意识,理解平均数是描述数据整体集中水平的良好代表量。其次,在理解平均数的“代表量”意义的时候,应体现出层次性。 【关键词】平均数;统计量;代表量 进
【摘要】小学数学拓展课的选材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以人教版教材中“你知道吗”等内容为素材,在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与整合的基础上,开发数学拓展课,让拓展课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格子乘法;数学史;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拓展课的选材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数学拓展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