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究竟是在衰落,还是在偷偷崛起?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强大的起点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人看到西方的强大之后主动学习西方,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初期是学西方,中后期学的却是中国的春秋国学,叫王政复古。日本的强大,其实来源于中国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日本人在骨子里是崇尚秩序和稳定的,这就决定了日本走上了一条模仿西方却又保留东方特性的道路。

一、商权和股权


  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的最大特点,是普遍以“商权”为中心,而其他国家的海外战略,则大多以“股权”为中心。而美国是“股权”模式的教父。
  所谓“商权”模式,就是看中所投资猎物在其产业链中所起到的核心地位,然后以合资的方式先参与进去,再通过稀释股份的方式,慢慢蚕食整个产业链,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并购方式。“股权”模式是谋求短期利益,讲究快、狠、准;“商权”模式是谋求长期利益,讲究细水长流。
  美国人认为控制一家企业就是要控股,但日本人却通过商社控制资源的上游和市场。日本通过股权的方式,以极低的股权进入一个国家的产业市场,并鼓励当地推动“国产”产业,其通过极低的股权敞口,进入市场,并将自己的技术、产业、金融、贸易快速输入,使其成为一个国家产业背后的真正的掌控者。
  比如,沙特从一个只会出口石油资源的国家,一跃成为拥有顶尖石化技术的国家,成为第一大石化产业国。包括业界在内的很多人都没弄明白该国的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像石化技术、石化产业、石化发电厂、海水淡化设备等是谁提供的?答案是以三井、三菱为首的综合商社才是该国石化产业的掌控者,即商权掌握者。
  商权的思想,追本溯源,其实是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精华。中国古代一直是比较忌讳“商业”二字的,中国人讲究“大象无形”的境界,宁可把“商业”的核心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里。深受中国古代文明洗礼的日本人,利用他们对“商业”思想的独特理解,不断构建和细化社会中各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长期的市场渠道、长期的供应链、长期的融资渠道等等。在这种商业氛围中,稳定性是第一位,占有率是第二位,利润率是第三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细水长流。而西方商业文明的“股权”思想,往往更有利于暴富阶层对劳动阶层的财富掠夺,因为西方社会的变化太快,财富的流动性太强,他们总有及时行乐的味道。

二、商社


  商权的核心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真正的“共生共荣”,所以在日本“共生共荣”是普遍的价值观。日本财团就利用这个逻辑,在社会上建立庞大的生产体系,分工合作,避免竞争,力求共赢。日本财团以制造企业为武器,在统一整合下掌控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商業布局,不断地建立庞大的生产体系,分工合作,避免竞争,力求共赢。所以日本公司很少会单兵作战,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强大,从产业布局来看,日本公司喜欢充分发挥聚集效应,比如松下的60多家在华工厂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组成,其中有三个核心部分: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以三井财团为例,樱花银行是其主办银行,三井物产是综合商社,而像索尼、东芝、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等等制造业,不过是财团推到消费者面前的品牌表演者而已。现在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是著名的六大财团,即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这六大财团的前身是日本著名的四大财阀——安田、三井、住友、三菱。
  二战之后,这些财阀表面上分崩离析,实际上解散之后的各个企业之间以“经理会”的形式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各大成员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
  日本的商社表面上是竞争关系,实际上不断联手合作。比如三井做大宗贸易的时候,三菱商事、丸红商事这几家商社看似是竞争的,但实际上每个月负责人都要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市场的变化。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竞争都有各自划分的客户群和地区,所以在竞争的过程中有时候有冲突,但是他们会进行协调。
  以钢铁行业为例,日本钢铁企业30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参股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铁矿,控制了钢铁产业的上游资源,从而挟制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钢铁企业的发展。

三、日本型“社会主义”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交叉持股、互派董事交织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他们的理想就是网罗住所有他们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当然,除了资本的关系之外,长久的合作使得他们好像一家人一样,正是长久稳定的协作关系,已经悄悄构筑了庞大的海外商业帝国。
  商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合产业链,现在日本的商社就把这些产业组织起来,通过贸易投资,把这些企业关联起来,很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本来这个企业和那个企业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因为商社在里面投了10%,实际上通过商社就发生关系了。而且他们的投资不是单线的,有时候这儿投了一部分,那儿又投了一部分,他们之间又有投资关系,这样成了网络。有了网就有信息源,能够把这些信息揉到一起,从中发现商业机会。
  日本的财团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组装网、利益共同体,是共生关系。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财团越来越国际化,现在很多的日本人已不知道有财团的存在,越来越隐形。
  现在中国企业如果想并购海外公司,很多都必须依靠美国的投行来完成,而这必然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们的定价、财务制度都会在美国投行面前展露无遗。而日本公司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几乎很少用美国的投行,他们完全是依靠综合商社来完成并购。
  日本模式的强大力量,我们或许能从日本的模式中得到一个启示,中国是否该有一种自己的模式,而不同于美国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有信息通畅的商社作为先锋,有优秀的制造企业攻城略地。合纵连横交相渗透,纵横捭阖层层占据,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会让那些美国经济传教士们感到一丝寒意呢?
  如果按照美国的经济制度设计的话,金融和商业各自为政,甚至互相争斗。商业想办法怎么获取商业利润,压迫产业利润,这不是一种共生的体制。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商业扶植产业做大,再从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也获得利益。

四、日本是怎么变低调的?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经济体量直逼美国,到了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枪打出头鸟,面对日本经济的强势崛起,美国彻底坐不住了,逼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这是日本经济的转折点,随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
  这些年,日本开始韬光养晦,为了麻痹世界对它的警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反省”之作:《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也曾偷偷制定《再兴战略》和《未来投资战略》,这叫瞒天过海。日本开始放低身姿,甚至低到尘埃里。日本也很乐意看到国际媒体大肆渲染日本失落的20年,这样他们可以更加隐秘地发展……

五、日本真的很穷吗?


  由于日本财团更讲究渗透性,所以他们更喜欢躲起来当隐形巨头,日本有很多隐形巨头,比如基恩士就是其中一个。基恩士在工厂自动化领域享誉全球,尤其是在传感器领域是全球当之无愧的霸主,其产品70%具有世界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带来高附加值。如今它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00多个办事处,全球的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从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到小微企业,很多都是使用它的解决方案。
  基恩士曾被《商业周刊》誉为全球1000家最有价值公司之一,连续七年入选福布斯杂志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行榜》。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滝崎武光本人非常低调,在中国赚那么多钱,却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就是真正的隐形巨头。
  所以,我们现在都在唱衰日本,日本人也跟着哭穷,但其实他们内心很明白自己并不穷,他们只不过是打消别人的敌意。日本已经非常乐意接受人们大肆谈论他们的不景气,这何尝不是一种卧薪尝胆?带有非常隐秘的战略目的。当很多国家还是热衷于用经济数据如GDP、进出口贸易额等来表现本国的经济实力时,日本已经开始学会了掩盖自己真正的经济影响力。
  如果我们依然沉浸在“日本没落”“日本衰退”的幻觉中,那么,只会令我们无法看清楚真正的日本。
  (摘自《改革内参》)
其他文献
关于“酒”,历史上留下的好诗佳话自然不少,然而实际上,在许多应酬场合,这一盏本可“解忧”的“杜康”,端起还是放下,饮多还是饮少,竟然都不是能够随性决定的事,真令人忧从中来,悲从中来,愤亦从中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酒背上了人情与权力的沉重包袱?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的群牧司,可谓群英荟萃。长官群牧使是名满天下的包拯,两个副手群牧司判官是已然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司马光和王安石。  话说有一天,群牧司里牡
今天,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此时此刻,我不由得回忆起我与小平同志接触的一些往事。  “文化大革命”中的1974年和1975年间,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叶剑英同志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两人都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邓是毛泽东主席之下的政务最高主持人(当时周恩来总理病重),叶是毛泽东之下的军务最高主持人,政务排名邓在叶前,军务排名叶在邓前,邓、叶之间
选“失败者”做CEO  哲理的故事:  微软公司每年都进行人力资源评估选拔,部门负责人根据盈利等指标进行竞争,其中亏损增减幅度大小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有着良性亏损经验者将会受到公司的首先选用。这项制度的创始人,正是比尔·盖茨。  198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董事会正在开会挑选某大区CEO。最后人物集中在两个人身上——琼斯和约翰。琼斯,长期在多个部门负责工作,所在各个部门均保持增长和盈利。约翰,也曾经在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英]奥兰多·费吉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出版  在《耳语者》中,作者引述了多达上百份的家庭档案(信件、日记、私人文件、回忆录、照片等),这些都是在过去被拥有者小心翼翼地藏在全国各个地方的秘密抽屉和床垫下的。这些资料组成了一份特殊的档案,是斯大林时代私人生活的最大文件汇集之一。《耳语者》凭借这些材料,试图了解整整一代人的故事。
在隋末各路英豪中,最能担得起“仁义”二字的窦建德是公认的好人,但为什么他偏偏失败了? 仁人悲悯  有两个故事,最能说明窦建德的仁义:  其一,窦建德率军围攻河间,一直没打下来。等到城里粮食光了,恰好又传来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河间郡丞王琮表示愿意投降,窦建德后退30里办好酒席等着他。王琮带着官吏们身穿白色丧服、双手反绑在背后来到军营门前,窦建德亲自为他们松绑。  手下要处死王琮,窦建德制止了,做大家的
日前,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畅提“供给侧改革”,这是近期关于中国经济的一大亮色,一扫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的诸多疑虑,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其中,来自学界的专家多半是把供给侧改革等同于供给学派登场主导,等同于凯恩斯主义淡出主角,这个认知的一边倒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有人戏称为“中国的凯恩斯阵营一夜之间倒戈走了1000个信徒;中国的供给学派一夜之间从个位数增加成了2000人的大军”。  出身政策研究的智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预报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
联邦政府库存空空如也,钱袋充斥着特朗普的竞选基金,幕后的特朗普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税收政策起作用了!”(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当秋风摘掉大地上的绿叶时,我看见所有的树木都倔强地向着天空伸着它们的手,它们沒有抓回绿叶,但抓回了内心的希望。(摘自《零点阳光》)
《正向领导》  金·卡梅隆著  中國友谊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本书由美国罗斯商学院副院长金·卡梅隆所作,介绍了实践积极领导力的五套方案,旨在帮助领导者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激活团队正能量。书中的每套方案都是基于实际的经验和合理的理论,并在组织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卓越的绩效。
甘肃永昌县一名初一少女自杀,在新年之交搅动了舆论场。经警方调取监控录像与调查取证,时间线如下:2015年12月28日13时许,少女赵某进入超市;13时31分,赵某过安检门时触发警报,在其身上发现德芙巧克力等物品,价值127.8元;14时15分,赵某母亲到场,协商后向超市支付了95元,其间还对女儿进行责打;在母亲与超市营业员协商处理时,赵某于14时33分自行离开;14时55分,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有人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