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思密达(smecta)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血浆质量浓度的影响及对肺、胃、空肠损伤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的SD大鼠7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思密达(smecta)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血浆质量浓度的影响及对肺、胃、空肠损伤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的SD大鼠7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6只、PQ (50 mg/kg)灌胃染毒组(B组)30只、思密达( 400 mg/kg)干预组(C组)30只.B组、C组中毒后2、6、24、48、72 h分批处死存活的大鼠,每次6只,测定血浆PQ浓度,取肺、胃、空肠行HE染色及病理学观察并评分.数据通过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浓度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病理评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SD -t检验进行两组之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大鼠均无自然死亡,B组PQ血浆浓度(ng/ml)[(4320.6150±413.9471),(440.3144±49.7762)];肺组织损伤逐渐加重,肺血管扩张充血,灶状出血,肺间隔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肺实变;胃组织黏膜明充血,绒毛剥脱,炎症细胞浸润:空肠黏膜出血坏死,局部绒毛脱落,腺体减少,伴大量炎细胞.C组与B组在同一时间点相比,质量浓度明显降低(P<0.01)肺、胃、空肠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P<0.05或P<0.01).结论 思密达不仅降低血浆PQ质量浓度,而且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病理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本院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尿有机酸分析确诊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16例进行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结果本院16例患儿的发病年龄
人际活动是护士社会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形式,人际沟通能力是护士达到工作目标的桥梁,护理人员尤其需要这种能力.鉴于此,本文对社交本领的训练和提高做出相关的探讨和建议.
温和条件下,以硅钨酸为催化剂,酮、芳香醛和芳香胺为原料,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5个β-氨基酮衍生物,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产物易分离
以Lewis酸为催化剂,对甲苯酚与异丁烯经O-烷基化反应合成对叔丁氧基甲苯。考察丁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对
提出了具有PT对称性的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系统,由两个波导耦合一个环谐振器组成,环谐振器的上臂填充增益介质而下臂填充损耗介质.对表面等离激元在该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
带有关系箭图的路余代数在余代数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带有关系的路余代数,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这对余代数结构的研究会有所裨益.
针对记录值失效数据情形,研究了Burr Ⅻ分布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Bayes理论分别在对称和非对称损失下获得了Burr Ⅻ分布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针对超参数未知情形,利用一种
采用一种简易的手段,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表征支架的形貌结构特点,并与直观的电镜图相比较,两者结果基本相一致.该方法对于支架形貌表征确立数据的、直观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
以铈盐与草酸为原料,室温下通过机械球磨固相反应法合成前驱体草酸铈,经热分解得到超细氧化铈粉末.利用TG-DSC表征了前驱体粉末在热分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XRD)
以苯甲酰氯、四氯化碳、间甲基苯甲酰氰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重点考察了氰化过程中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溶剂和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