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国的北弗里兰特群岛上有个渔村,连日来不断发生渔网被盗事件。渔民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干的呢?
青年渔民路德维希说,准是汉斯干的,他发现这个又高又瘦、活像个骷髅的老头,近几个星期来竟奇怪地胖了起来。于是,有个渔民提议上汉斯那儿走一趟,摸摸他的底细。
汉斯老头殷勤地请客人到壁炉旁烤火,关心地问他们最近过得怎样。“糟透了,什么鱼也打不到。”路德维希说,“你倒好,没完没了地胖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斯十分局促不安,这越发引起了大家的怀疑。于是他们对汉斯的住处进行了搜查。除了一堆堆的破烂,并不见丢失的渔网。只找到了一个瓦罐,里面装着一种粘乎乎的东西,很像青蛙的卵。大家没好气地把汉斯老头拖到瓦罐旁边,厉声质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
谁也没料到,这一问,竟使汉斯老头浑身哆嗦起来。他央求大家不要逼问他,因为他发过誓要保密。这下,众人更加好奇了。他们非要汉斯老头把一切源源本本地说出来不可:“只要你老老实实招供,我们就不送你坐牢。”
汉斯老头只好如实说了:原来,这面糊是勃洛耶尔教授送给他的。
一天傍晚,住在附近村子里的勃洛耶尔教授找到贫穷的汉斯,说他能让汉斯一辈子不为吃的发愁,不过必须发誓不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汉斯发誓后,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罐子,说里面装的是长生饭,它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只要吃半罐,一整天都不会肚子饿。这面糊能自生自长,一昼夜之后又能变成满满的一罐。教授走后,汉斯好久不敢尝那面糊,它看上去太像青蛙卵了,让人恶心。后来他饿得实在挺不住了,便舀了一汤匙吞了下去。啊,味道真不错!而且,这食物真神奇!眨眼工夫,人就吃饱了,身子也有了力气。第二天天亮时,他发现面糊果然又长满一罐了……
这故事把大家说得呆若木鸡,不一会儿,他们像大梦初醒似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天下还有这样的宝贝?”
“有了它,再也不用耕地、出海,只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往嘴里塞面糊……”
也有人怀疑,莫不是汉斯在胡说八道吧?可汉斯马上当场试验,用汤匙舀了一大团粘稠的面糊,津津有味地吞了下去。众人屏息凝神地瞧着他。很快,大家都对汉斯不胜羡慕起来。
奇闻很快传遍了全村,人们不断地朝汉斯家涌来,都想见识一下这奇异的面糊。渔民们大着胆子,品尝了面糊,果然又可口又耐饿。于是全村人聚集在灯塔处开会,经过讨论,决定派代表去见教授,请求他把这种“长生饭”分赠给大家。
渔民代表来到教授的住处,教授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他们。他告诉大家,他为了发明使人类摆脱饥饿的“长生饭”,花费了毕生的精力,现在实验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不能乱给面糊。不过,他答应,一旦试验成功,第一批面糊首先供给他们村的居民,在这之前,他要求他们绝对保密,否则他将毁掉面糊,一走了事。
村里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平息,大家认为让汉斯一人独占“长生饭”太不公平。全村再次集会,有人主张宣布面糊为公共财产,在村里平均分配,但村长认为这样做违反法律。而汉斯虽然不愁吃的了,却还是很穷。村里的富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怂(sóng)恿(yǒng)汉斯出售“长生饭”,来换取衣物和柴火。
汉斯最初还不敢答应。但严冬降临时,他再也熬不住了,开始做起面糊生意来。不到两个月光景,汉斯便成了村里的首富,有了新住宅,还雇了一个佣人。他不再感到良心上不安,甚至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说实话,独占面糊确实不公平。”
不久,汉斯出售面糊的事传到了首都柏林。柏林一家报纸派了个记者来到村里采访了一番,然后以醒目的大标题报道了“长生饭”已经问世的消息。它像一枚重型炸弹,在社会上炸开了。
“这是什么破发明?”银行家克里格曼大声嚷叫着,“工人们有了这种‘长生饭’,就会拒绝干活!”
农场主罗琴什托克则担心“长生饭”会让农业彻底完蛋。因为谁也不需要再吃地里种出来的粮食了。因此他当机立断,决定派秘书去把渔村的“长生饭”全部买下来销毁掉。但渔民们耍了花招,偷偷地私藏了一小部分,用于再生。而更多的资本家则准备不惜任何代价把教授的这项发明专利权买下来,然后组织一个销售“长生饭”的股份公司。意外的是,他们发现教授还没有申请这项专利!这可把他们乐坏了,于是花两三千马克,雇了一个头脑聪明但穷得没有裤子穿的穷化学家,把面糊的成分分析出来,再加上点香料,就完事大吉。
不久,满世界都贴满了大吹大擂的广告:“请购买长生饭,美味可口!营养滋补!每千克可供一人终生食用!”
勃洛耶尔教授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写了一封信,抗议这些人盗用他的发明,要求政府关闭这个公司。而这时,渔村里的情况更糟了。自从有了“长生饭”以后,全村人都抛弃了捕鱼的营生,个个成了头号投机商。渔民们成天成夜地泡在酒吧间和赌场里,寻欢作乐,原来淳朴的性格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都不愿做饭,只靠吃面糊充饥。不久,他们惊喜地发现,面糊在春天里增长得格外快。一夜工夫,不仅长满了一罐,而且都流到地板上了。家家都堆满了吃不了的面糊,而且越长越多。
很快,渔村就开始被恐怖所笼罩。盛夏酷暑来临,面糊加速猛涨,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面糊洪流,大有淹没一切之势。最后人们只好把面糊往大海里扔,谁想到,面糊在水中繁殖得比在陆地上还快。大海吃饱喝足之后,再不肯接纳,把多余的面糊又推到岸上来。这一下海岸线一带彻底成了面糊海洋。
渔民们在绝望中,终于想到造成灾祸的罪魁祸首,于是疯狂地涌向教授的住宅。手持棍棒、鱼叉的渔民们冲进花园,把楼房团团围住。
教授从二楼的一扇窗户朝下看,禁不住笑了:世界上还从未见过这样一支“军队”,全由身体肥胖、行动迟缓的人组成,而且全都害着气喘病,身上一点劲儿都没有。他想告诉渔民们自己正在想消灭面糊的方法,可他的话被吼叫声淹没了。当教授看到渔民们要放火烧房子时,便命令仆人向人群喷射了两筒麻醉气体。趁他们昏迷之际,他逃到城里,找到法官,请求把他送进监狱。
“哈,你来得正好!”法官说,“我刚刚接到逮捕你的命令。你知道不知道,你发明的这东西已经变成一场大灾难了!”
原来,全世界都已经陷入了“面糊危机”。有的国家试图把面糊弄到别国的国土上,结果引起了一系列战争。不过双方只能动用飞机进行空战,因为面糊已把陆地交通全部阻塞,人啊、卡车啊、坦克啊,全都陷进面糊里,粘成一团了。
据一些科学家推测,面糊正继续在全球蔓延,它会变成厚厚的一层外壳,严严实实地裹住地球。然后,太阳的热量就会把地球这个“面糊团”烤成一只大圆面包。这圆面包也许营养可口,只是再没人享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教授尽快发明一种解药,消灭这可怕的“长生饭”。
教授住进了监狱里的实验室,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的工作。经过昼夜奋战,教授终于研制成了一种能够消灭面糊的红霉菌。很快,世界摆脱了面糊的苦难,人类得救了。
初秋,强劲的风在海边盘旋。整个渔村的人都聚集在海岸上,渔民们就要出海捕鱼了,个个神情严肃而激动。路德维希精神抖擞地站在船舵旁,想起几个月来的经历,简直像一场恶梦:神奇的“长生饭”、昙花一现的财富、面糊洪流……“年轻人,留点神!”一个老渔民严厉的喊声唤醒了他。他使劲地压住舵,迎着强劲的秋风,把船疾速地驶向了大海。
青年渔民路德维希说,准是汉斯干的,他发现这个又高又瘦、活像个骷髅的老头,近几个星期来竟奇怪地胖了起来。于是,有个渔民提议上汉斯那儿走一趟,摸摸他的底细。
汉斯老头殷勤地请客人到壁炉旁烤火,关心地问他们最近过得怎样。“糟透了,什么鱼也打不到。”路德维希说,“你倒好,没完没了地胖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斯十分局促不安,这越发引起了大家的怀疑。于是他们对汉斯的住处进行了搜查。除了一堆堆的破烂,并不见丢失的渔网。只找到了一个瓦罐,里面装着一种粘乎乎的东西,很像青蛙的卵。大家没好气地把汉斯老头拖到瓦罐旁边,厉声质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
谁也没料到,这一问,竟使汉斯老头浑身哆嗦起来。他央求大家不要逼问他,因为他发过誓要保密。这下,众人更加好奇了。他们非要汉斯老头把一切源源本本地说出来不可:“只要你老老实实招供,我们就不送你坐牢。”
汉斯老头只好如实说了:原来,这面糊是勃洛耶尔教授送给他的。
一天傍晚,住在附近村子里的勃洛耶尔教授找到贫穷的汉斯,说他能让汉斯一辈子不为吃的发愁,不过必须发誓不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汉斯发誓后,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罐子,说里面装的是长生饭,它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只要吃半罐,一整天都不会肚子饿。这面糊能自生自长,一昼夜之后又能变成满满的一罐。教授走后,汉斯好久不敢尝那面糊,它看上去太像青蛙卵了,让人恶心。后来他饿得实在挺不住了,便舀了一汤匙吞了下去。啊,味道真不错!而且,这食物真神奇!眨眼工夫,人就吃饱了,身子也有了力气。第二天天亮时,他发现面糊果然又长满一罐了……
这故事把大家说得呆若木鸡,不一会儿,他们像大梦初醒似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天下还有这样的宝贝?”
“有了它,再也不用耕地、出海,只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往嘴里塞面糊……”
也有人怀疑,莫不是汉斯在胡说八道吧?可汉斯马上当场试验,用汤匙舀了一大团粘稠的面糊,津津有味地吞了下去。众人屏息凝神地瞧着他。很快,大家都对汉斯不胜羡慕起来。
奇闻很快传遍了全村,人们不断地朝汉斯家涌来,都想见识一下这奇异的面糊。渔民们大着胆子,品尝了面糊,果然又可口又耐饿。于是全村人聚集在灯塔处开会,经过讨论,决定派代表去见教授,请求他把这种“长生饭”分赠给大家。
渔民代表来到教授的住处,教授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他们。他告诉大家,他为了发明使人类摆脱饥饿的“长生饭”,花费了毕生的精力,现在实验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不能乱给面糊。不过,他答应,一旦试验成功,第一批面糊首先供给他们村的居民,在这之前,他要求他们绝对保密,否则他将毁掉面糊,一走了事。
村里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平息,大家认为让汉斯一人独占“长生饭”太不公平。全村再次集会,有人主张宣布面糊为公共财产,在村里平均分配,但村长认为这样做违反法律。而汉斯虽然不愁吃的了,却还是很穷。村里的富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怂(sóng)恿(yǒng)汉斯出售“长生饭”,来换取衣物和柴火。
汉斯最初还不敢答应。但严冬降临时,他再也熬不住了,开始做起面糊生意来。不到两个月光景,汉斯便成了村里的首富,有了新住宅,还雇了一个佣人。他不再感到良心上不安,甚至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说实话,独占面糊确实不公平。”
不久,汉斯出售面糊的事传到了首都柏林。柏林一家报纸派了个记者来到村里采访了一番,然后以醒目的大标题报道了“长生饭”已经问世的消息。它像一枚重型炸弹,在社会上炸开了。
“这是什么破发明?”银行家克里格曼大声嚷叫着,“工人们有了这种‘长生饭’,就会拒绝干活!”
农场主罗琴什托克则担心“长生饭”会让农业彻底完蛋。因为谁也不需要再吃地里种出来的粮食了。因此他当机立断,决定派秘书去把渔村的“长生饭”全部买下来销毁掉。但渔民们耍了花招,偷偷地私藏了一小部分,用于再生。而更多的资本家则准备不惜任何代价把教授的这项发明专利权买下来,然后组织一个销售“长生饭”的股份公司。意外的是,他们发现教授还没有申请这项专利!这可把他们乐坏了,于是花两三千马克,雇了一个头脑聪明但穷得没有裤子穿的穷化学家,把面糊的成分分析出来,再加上点香料,就完事大吉。
不久,满世界都贴满了大吹大擂的广告:“请购买长生饭,美味可口!营养滋补!每千克可供一人终生食用!”
勃洛耶尔教授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写了一封信,抗议这些人盗用他的发明,要求政府关闭这个公司。而这时,渔村里的情况更糟了。自从有了“长生饭”以后,全村人都抛弃了捕鱼的营生,个个成了头号投机商。渔民们成天成夜地泡在酒吧间和赌场里,寻欢作乐,原来淳朴的性格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都不愿做饭,只靠吃面糊充饥。不久,他们惊喜地发现,面糊在春天里增长得格外快。一夜工夫,不仅长满了一罐,而且都流到地板上了。家家都堆满了吃不了的面糊,而且越长越多。
很快,渔村就开始被恐怖所笼罩。盛夏酷暑来临,面糊加速猛涨,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面糊洪流,大有淹没一切之势。最后人们只好把面糊往大海里扔,谁想到,面糊在水中繁殖得比在陆地上还快。大海吃饱喝足之后,再不肯接纳,把多余的面糊又推到岸上来。这一下海岸线一带彻底成了面糊海洋。
渔民们在绝望中,终于想到造成灾祸的罪魁祸首,于是疯狂地涌向教授的住宅。手持棍棒、鱼叉的渔民们冲进花园,把楼房团团围住。
教授从二楼的一扇窗户朝下看,禁不住笑了:世界上还从未见过这样一支“军队”,全由身体肥胖、行动迟缓的人组成,而且全都害着气喘病,身上一点劲儿都没有。他想告诉渔民们自己正在想消灭面糊的方法,可他的话被吼叫声淹没了。当教授看到渔民们要放火烧房子时,便命令仆人向人群喷射了两筒麻醉气体。趁他们昏迷之际,他逃到城里,找到法官,请求把他送进监狱。
“哈,你来得正好!”法官说,“我刚刚接到逮捕你的命令。你知道不知道,你发明的这东西已经变成一场大灾难了!”
原来,全世界都已经陷入了“面糊危机”。有的国家试图把面糊弄到别国的国土上,结果引起了一系列战争。不过双方只能动用飞机进行空战,因为面糊已把陆地交通全部阻塞,人啊、卡车啊、坦克啊,全都陷进面糊里,粘成一团了。
据一些科学家推测,面糊正继续在全球蔓延,它会变成厚厚的一层外壳,严严实实地裹住地球。然后,太阳的热量就会把地球这个“面糊团”烤成一只大圆面包。这圆面包也许营养可口,只是再没人享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教授尽快发明一种解药,消灭这可怕的“长生饭”。
教授住进了监狱里的实验室,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的工作。经过昼夜奋战,教授终于研制成了一种能够消灭面糊的红霉菌。很快,世界摆脱了面糊的苦难,人类得救了。
初秋,强劲的风在海边盘旋。整个渔村的人都聚集在海岸上,渔民们就要出海捕鱼了,个个神情严肃而激动。路德维希精神抖擞地站在船舵旁,想起几个月来的经历,简直像一场恶梦:神奇的“长生饭”、昙花一现的财富、面糊洪流……“年轻人,留点神!”一个老渔民严厉的喊声唤醒了他。他使劲地压住舵,迎着强劲的秋风,把船疾速地驶向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