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温早强剂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来源 :混凝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溴化钙、溴化锂和三异丙醇胺制备一种无碱、无氯、不含SO42的新型低温早强剂,研究了5℃下新型低温早强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早强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不大,但低温早强效果显著,且在不同粉煤灰掺量(10%、20%、30%)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5℃养护下,掺低温早强剂C50混凝土1、3、7 d抗压强度比分别达157%、132%、123%,28~120 d抗压强度比均超过了110%,混凝土各龄期下强度已接近对比样20℃下强度.掺低温早强
其他文献
三乙醇胺是水泥和混凝土中的一种常用外加剂组分.通过凝结时间、经时流动度、微流变、C3S单矿水化热的表征手段,研究三乙醇胺(TEA)在不同掺量下对硅酸盐水泥浆体流变性和早期水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EA质量掺量为0.1%时,水泥凝结时间增长,流动性增大.掺量为0.3%和0.5%时,水泥凝结时间缩短,流动性减小,且0.5%掺量下影响更明显.C3S单矿的水化热试验进一步探索了TEA影响水泥的原因.结果表明:TEA通过影响C3S的水化反应来改变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快慢.对于早期水泥水化反应,当TEA对水泥浆体
再生混凝土(RAC)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垃圾率用率,改善建材使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0、30、50%再生粗骨料率和0、15%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6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粗、细骨料替代率对RAC含气量、坍落度、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等基本物理力学的影响,并通过Wiener建模,得到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可靠度.结合SEM表征形貌,分析了RAC在硫酸盐环境下的腐蚀变化,其结果表明:由于再生骨料孔隙率、吸水率均高于天然砂石,使得混凝土含气量和坍落度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大而增大,且复合替代高于单独替代;单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液体无碱速凝剂与功能性掺合料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工作性的影响,阐明两种材料在喷射混凝土性能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所提出的技术措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方面,功能性掺合料可以有效提升喷射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而无碱速凝剂保障了长龄期力学性能持续发展;在耐久性能方面,功能性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喷射混凝土密实性,56 d电通量测试结果低于1000 C;在工作性方面,复合使用无碱速凝剂和功能性掺合料实现了喷射混凝土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从而有效降低回弹率
煤矸石作为大宗工业固废的一种,其大量堆积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煤矸石作为建筑材料使用是解决煤矸石大量堆存的方法之一.对四川省宜宾地区的煤矸石活性进行了研究,选用两种氧化钙含量差异较大的煤矸石,采用先粉磨再煅烧的方式进行热-物理活化,并对其活性、物相转变、对砂浆流动度和强度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煅烧使煤矸石中高岭石转化为偏高岭石,煤矸石粉作为掺合料显著降低了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其中未煅烧的煤矸石粉对流动性影响最大.高钙煤矸石由于经历自燃,且本身氧化钙含量较高,具有较高活性,28 d达到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