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方人文资源 建设“和诚”文化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33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校,也是浙江省中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多年来,学校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绍兴人文资源,大力弘扬“和、诚、勤、优”的校风,探索和实践文化育人,把每一位学生视作可以培养成才的“宝贝”,推进实施“宝贝计划”,努力培养“善、健、雅、专、智、能”的高素质蓝领工人,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和”文化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校园
  1.以新校落成为契机,构建和悦的校园环境
  2009年初,一所占地170亩、投资1.7亿元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在绍兴城南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在新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在师生中开展各类征名活动,赋予校园建筑物、道路、教学和生活场所明确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导向。学校将“学致用、行至诚”的校训、“和、诚、勤、优”的校风、“明志善学、精技力行”的学风、“德厚善导、才高乐教”的教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分别镌刻在数块巨石上,错落散布在学校的广场两侧。校园的道路也均以校训和学风命名。按照使用功能,学校分别将行政楼、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命名为崇德楼、崇学楼、崇技楼、崇健楼,以示学校崇尚德、智、技、体之意;将三幢学生公寓分别命名为和风、和悦、和欣,以彰显和谐、快乐的寓意。学校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展示了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社团文化组窗集中展示了学生社团建设的成果;草坪里有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倡导标语,每一个转角有注意安全的警示,每一面墙壁上都有优秀技术工人的画像和语录,食堂里有倡导节约、洁净的餐桌文化,实训车间有“7S”企业文化。同时,学校通过各种美化设计比赛,大力开展“我爱我家”文明班级、寝室、办公室的创建评比。学校精心设计打造的环境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育人于无形之中,创设了一种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和谐氛围。
  2.以师生共建为合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学校领导是家长,教师是家人,学生是宝贝,教师对学生不放弃,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学校本着“关心学生思想,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摸底,建立了“三困生”帮扶库,每位教师分别结对一名或多名学生,开展“帮做人、帮学习、帮生活”的“三帮”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情况,学校还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情况实行全程记录、全程反映。学生在查阅成长档案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拳拳爱护之心,而且还能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警示,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成长的快乐。
  3.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和美的人文课堂
  绍兴素有建筑之乡、纺织名城之美誉,绍兴的“三缸”(酱缸、酒缸、染缸)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建筑、化工、纺织正是学校的三大主干专业。为此,学校注重人文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例如,举行“名人笔下的绍兴”“绍兴的风土人情”等采风活动,让建筑专业的学生沿着名人的足迹去寻访绍兴的建筑古迹。让黄酒、化工、染整专业的学生去参观相应的博物馆,探访酒厂、酱园、印染厂等企业,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绍兴师爷”在历史上遍布全国,给人以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形象。学校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课程改革,开发口语交际校本教材,既突出经典美文朗读,又注重职场口语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诚”文化培育以诚为本的优秀品质
  古人云:“诚者自成也。”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热诚向上的生活态度、敬业诚信的职业态度、真诚互助的待人态度,重点开展了三项教育。
  1.开展抬头教育,倡导热诚生活
  不少职校学生进校时普遍表现为学习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差、自卑心理明显。为此,新生一报到,我们重点抓好开学第一课,倡导学生“不比基础比进步”。在开学典礼上,校长掷地有声地告诉学生:“你们是家庭的宝贝,也是学校的宝贝!”学校举行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介绍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等,鼓励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热诚面对生活,抬头做人,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2.开展绅士淑女教育,倡导诚礼待人
  结合学生实际,学校通过开展绅士、淑女标准大讨论,提炼出新时期校园绅士、淑女端庄得体、诚实守信、谦恭礼让、奋发向上的时代内涵。学校结合不同时段的德育主题,通过校会、团会、班会等载体,突出诚信主题,注重过程激励,引导群体参与,推进绅士淑女教育项目化、系列化。例如,绅士淑女礼仪培训、主题演讲比赛、自编自唱“三字歌”、自创绅士淑女礼仪操、志愿服务活动、举行授章仪式等。“学绅士、做淑女”,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绍兴中专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为。
  3.开展朋辈教育,倡导真诚互助
  学校十分重视榜样的辐射作用,通过同伴互助、榜样引领,用老生带领新生,以优秀学生引领后进学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学校通过学生社团、党团校、选修课、志愿者实践活动等形式,打破班级编制,创设全校范围内融合、校内校外结合的互助互学平台。学校建立班级助学扶贫小组,对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N对一”的帮助。同时,学校通过大张旗鼓地举行优秀学生表彰会、报告会,加强学生之间的正面激励。例如,每年一届的“技能之星、特长之星、团学之星、礼仪之星、生活之星”的五个“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人人参与,声势浩大,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品牌活动。
  三、“和诚”文化促进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多年来,学校通过建设以“和诚”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1.以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为动力,促进学生技能创优
  学校大力倡导“学中做、赛中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调“教学做合一”, 鼓励学生到车间去操练、到赛场去体验。学校每年召开校技能运动会,以“比赛点亮青春,技能引领未来”为主题,以“强专业、厚基础、增自信”为目标,以“知行相结合、文技相融合”为手段,设置专业技能类、文学素养类等比赛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通过海选PK形式,选拔优秀比赛苗子。近三年来,有121人次在浙江省技能大赛中获奖,在全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24人次(其中第一名7人次)、二等奖16人次、三等奖7人次。2011年,学校获全国建设领域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
  2.以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为契机,促进学生文明创优
  学校注重群体参与,突出过程评价,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2010年7月,学校承办了全国第七届文明风采竞赛浙江省赛区的组织工作。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获得了12个全国一等奖,学校还获得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1年10月,在第八届竞赛中,学校又获得3个全国一等奖,学校再次获组织奖。
  和谐的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家园、乐园、花园。10余年来,学校保持五个“无一起”,即“无一起师生重大违法犯罪事件,无一起校园非正常死亡事故,无一起重大失窃偷盗事件,无一起家校或校企纠纷事件,无一起学校责任事故”。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称号一直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毕业生因为“肯干、能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责编 赵 河)
其他文献
倚坐在外婆家的那棵枣树下,追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rn我的童年是在北方的外婆家度过的.每年八月底,枣子刚刚泛出红晕的时候,外婆便拉着我去打枣.每年,外婆都会醉上好几坛枣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对绝对值的探究过程,“数轴”充当了桥梁的作用.绝对值借助数轴来表达,充
期刊
进入初中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这一章.有理数这个名字听起来比小学里学的内容高大上了许多,它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在
期刊
由于生产、生活中表示“不足”“负债”等实际问题的需要,数学中解决计算“不够减”的问题便应运而生,古代数学家引入了“负数”.负数是数系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人类对负数
期刊
“有理数”这章内容是初中“数与代数”板块的基础,在平时的作业及练习中,不少同学往往觉得题目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总是错误百出.而要解决这些致错
期刊
目的: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居首位,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腺癌占40%以上。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肺癌的高复发率、
期刊
“有理数”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体会到“数的扩张”,还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