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程求实效 提升区域园本教研质量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04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我区成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点以来,我们立足本区实情,坚守全覆盖、全过程实施专业服务的理念,重过程求实效,开展区域推进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四年多来,我们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教研机制。
  一、现状分析
  找准园本教研工作中的问题是确定研究方向的关键,所以,我们结合日常的教研工作于2005年调查了全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现状,发现就整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园长对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园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没有落实。(2)园际教研质量差异较大。(3)教研组长设计、组织、实施教研活动的能力较弱。(4)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有待提高。于是,在2005年9月,我们确立了《区域推进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方案,旨在解决区域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二、行动策略
  (一)让园长成为教研第一责任人
  1.形成“区域园际互动式教研”机制
  我们将区内幼儿园分成三片,以园长、大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为载体,开展园际互动式教研。
  (1)教研员深入承担园际教研的幼儿园,引领园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研问题。
  (2)组织园际互动研讨,以各园园长为主要责任人。
  (3)引导承担园际教研的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重温现场,分析反思,调整提高。
  2.形成区域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比机制
  (1)教研员组织园长、教师共同探讨,制订《普陀区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如,“园长深入教研组,参加研究与指导,有引领作用”“教研组有学期教研计划,目标明确、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记录能反映教研的过程,小结有质量”“园长、教研组长定期检查与指导教师的保教计划与记录”,等等。
  (2)各幼儿园园长组织教师学习上述“标准”,自主申报参加区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
  (3)教研室组织园长分批参与“优秀教研组”评比过程。
  (4)教研室组织获得“优秀教研组”称号的14所幼儿园向全区开放教研现场,辐射经验。
  3.形成教研员蹲点薄弱园机制
  根据上海市教委“关注薄弱园”和区教育局提出的“做强西北部”的战略方针,从2007年9月至今,我们重点关注与扶持桃浦、真光、长征等地区的二级幼儿园的发展,采用“团队与个人”“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园情,发现问题”“挖掘成因,共商对策”“参与教研,提高实效”,使这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得以提升。
  (二)让教研组长成为教研的领头羊
  1.形成“区域幼儿园教研组长滚动式教研”机制
  (1)教研室制定了《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制定分析评价表》和《幼儿园现场教研活动质量分析评价表》,帮助教研组长提升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的能力及主持现场教研活动的质量。
  (2)组织教研组长观摩与评析实践园的现场教研活动,为教研组长在今后教研活动中的行为调整和跟进提供有益的经验。
  (3)组织、引导大教研组长将自己学到的、积累的经验通过带教、培训的方法滚动传递给幼儿园的小教研组长,提高小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
  (4)借助“三评”,即评滚动式教研活动实效、评教研员专业引领能力、评参与者自身提高程度,对此项工作的成效进行调查与反馈。
  2.形成“区域幼儿园教研组长研修”机制
  (1)教研室制定《2008年幼儿园大教研组长研修课程班方案》(见附)《2009年幼儿园小教研组长研修课程班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2)梳理、提升各个研究专题的经验,如针对“教研组长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的专题,我们梳理形成了具体的操作要点和可借鉴的案例,为基层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提供策略和范例。
  3.形成“网上教研”机制
  借助区学前教育信息网,我们尝试了区教研员工作的新机制,要求教研组长每两周上传教研计划、记录、反思,以便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最新动态,及时做好过程性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形成“视导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机制
  我们借助区骨干教研组长的力量,组成“教研组视导”团队,加强对幼儿园日常的大、小教研活动的专业支持和指导,促进幼儿园加强对大、小教研组的建设,尤其是对小教研活动的重视。
  (三)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
  1.形成新教师培训机制
  2006年至今,区教研室配合师训部每学期对新教师进行通识类、专业类、技能类的集中培训、教学实践带教指导,同时利用区学前教育信息网开辟了“幼教新人”栏目,组织学科工作室成员、区优秀教师与新教师进行网上专题互动,答疑解惑,重点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帮助与支持他们较快地适应工作。目前我们共培训了360名新教师。
  2.形成骨干教师研修机制
  2007年2月至今,我们对全区骨干教师进行了课程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观摩研讨,提高骨干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形成市级骨干教师团队带教机制
  2008年2月开始,我们成立了由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园长、区十佳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区内5名市级骨干教师采取团队带教的方式,每月深入他们的教学活动现场进行研讨,提高他们对新课程实施的执行力和反思力。
  4.形成幼儿园教育能手展示交流机制
  2008年起,我们将每年的12月定为“幼儿园教育能手展示月”。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市、区级“教育新秀展示周”活动,2008年至今,参加展示的总人数有118人,观摩学习的人数有1100多人,为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与提高的平台。
  三、收获
  (一)提升了区域园本教研质量
  1.增强了园长是教研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幼儿园园长明确了自己在园本教研中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对园本教研的目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园长们聚焦教育实践,每周一次深入教研现场,指导教研组长开展富有成效的园本教研活动,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2.教研组长获得群体成长
  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如制定计划能力、组织实施教研活动能力、教研反思能力、带教小教研组长能力等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通过“大”带“小”、经验传递的滚动式培训,避免了小教研组长走弯路的现象,实现了教研组长群体专业成长。
  3.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区幼儿园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乐说,初步形成了开放、民主的教研氛围。
  (二)缩小了园际教研水平的差距
  从日常视导等途径中我们发现我区各幼儿园都已基本形成常规的教研机制,每学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注重教研活动资料及经验的积累。园际教研水平差异明显缩小。
  (三)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教研工作机制,我们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得到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既加快了教师的成长,又保证了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中“下要保底,上要冒尖”的要求。在2009年上海市幼儿园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中,我区获得了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构建了新型的教研室工作机制
  区教研室积极探索和利用网上教研平台、团队合作资源等教研工作新机制,加强了对基层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质量监控和过程性指导,从而整体提升了我区幼儿园的教研质量。
  四、再思考
  在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一)如何进一步加强园本教研内涵建设及教研文化的建设
  1.探索与建立长效机制
  幼儿园要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和本园特点,关注教师道德情感与精神欲求,在建立一定规范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自主性,进一步探索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2.探索与培育教研文化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基本精神和正确的教研方向,做好问题推进式研究。幼儿园在不断提升日常教研活动质量的同时,要逐步培育教研文化。
  (二)如何在区域层面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研组长队伍建设
  2009年,在全区共47位大教研组长中,幼儿园一级教师占30%,大专学历占60%,担任教研组长1年以内的占42%,这些数据说明教研组长在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园长将培养教研组长的工作纳入核心工作范围,尤其是当这支队伍不成熟时,园长要肩负起开展大教研工作的任务。
  作为全国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点,我们将继续从本区实际出发,探究一条能切实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办园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新路,办出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附:2008年幼儿园大教研组长研修课程班方案(有删减)
  第一阶段: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诊断研究
  第1次:教研组长课程班开学。思考题:课程班的意义是什么?课程内容及课程要求是什么?
  第2次: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作“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的讲座。思考题:如何客观分析与梳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第3次:学员收集与诊断幼儿园的真问题,并进行分组研讨。思考题:我的幼儿园存在的真问题是什么?
  第4次:对所收集的幼儿园真问题进行修订与调整后再分组研讨,最后教研员作汇总分析。思考题:基于幼儿园的真问题,有哪些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跟进?
  第二阶段:开展教研活动中有效互动实践与研究
  第1次:分组研讨,教研员作汇总分析。思考题:教研组长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第2次:分组深入基地园开展实践研讨。思考题:教研组长可以利用哪些手段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第3次:学员代表在幼儿园开放教研活动现场,互动研讨。思考题:教研活动中开展有效互动的意义是什么?教研组长如何引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研讨?
  第4次:分组深入基地园开展实践研讨。思考题:是否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是否围绕有意义的经验进行互补与拓展?
  第5次:分组深入基地园开展实践研讨。思考题:互动研讨中如何发挥园长与骨干教师的作用?
  第6次:分组深入基地园开展实践研讨。思考题:教研组长的小结与提升是否有利于解决真问题?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阶段:在分组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区级层面的交流
  第1次:分组研讨,教研员作汇总分析。思考题:教研活动中有效互动的特点有哪些?
  第2次:分组小结,教研员作汇总分析。思考题:参加教研组长课程班的收获是什么?
  第3次:组织区级层面的经验交流。交流主题为教研组长的实践与收获。
其他文献
被淘汰的“落后”科长  吴卫,河南省驻马店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科长。翻开他的人生阅历,可以发现1968年出生的吴卫成长经历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大学毕业,分配到财政局工作,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吴卫的仕途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但这个位不高、官不大的经济建设科科长,却贪污了679万元,受贿181.6万元。回顾该案的查办过程,汝南县检察院检察长田冬松感触颇深:“没想到一个负责落后产能淘汰申报项目的经济建设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