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意识到,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他们拥有了更多与民众交流的机会。于是,政治家开设个人博客网站,正在全球兴起。这些政要的博客网站各有特色。
最危险的博客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博客 8月11日开通,8月14日就遭到了以色列黑客的攻击,关闭了3个小时。内贾德在博客中发表了许多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尖锐言论,例如,网站首页醒目地挂着一个问题:你认为美国和以色列攻击黎巴嫩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又一次世界大战吗?问题下方还有“是”和“否”供网民选择。面对这样的“挑衅”,美以两国的黑客自然紧盯着内贾德的博客不放,有机会就“捅上一刀”。在各国政要的博客中,内贾德的博客无疑是最危险的。
在内贾德的博客中,也有他撰写的个人传记。他在自传里介绍自己“贫寒艰苦”的童年生活和学生生涯,称当年为了补贴家里曾打过工,高考时流着鼻血还考出了优异成绩。这个以内贾德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博客网站共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以及波斯语四种不同的版本,表明内贾德正把目光对准了“国际听众”,希望借此更广泛传达伊朗的声音。
最应景的博客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博客选在世界杯足球赛开踢前一天的6月8日正式开张。对于德国4∶2战胜哥斯达黎加的精彩比赛,默克尔写出了她在世界杯开始后的首篇博客。“对于开场赛的胜利,我感到很高兴,我们经历了一次进球很多的漂亮比赛。开场赛基本由双方球队在控制节奏,这在今晚应该值得称赞。我们看到了两个非常有斗志的球队,还有我们了不起的公众,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默克尔的博客只有德语一种语言,每周以视频方式更新,博客中还插入了默克尔的工作照和生活照。
最亲民的博客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高·华盛顿的博客上大都是富有个人特色、同时和工作有关联的文章,她从去年1月份开始写博客文章,点击率一直很高。对于有建设性的中肯意见,马高都会尽力给予回复。
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中,马高还请来了她的同事,主管欧盟农业事务的一位女士来客串,解释了欧盟新实施的一项农业政策。马高女士认为,在博客里她可以更直接地跟人对话。虽然很花时间,但是却可以得到评论者好的反馈。这是一种新的政治交流的形式,是一个实践和发展对话的好方法。
人气最高的博客
自2002年6月创建博客以来,年过八旬的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每天坚持上网1至2个小时。他的博客网站的人气竟然盖过了所有大国元首,点击率已超过111万人次。有评论说:“世界上如果有博客最佳TOP10,西哈努克的博客一定轻松名列榜首。”
西哈努克的博客文章多为手写体,以法文为主,也有英文和柬埔寨文。他的博客网站内容涉及很广,从世界风云、国家政治到自己创作的电影和歌曲,可谓包罗万象,既有政治的严肃性,也不乏风趣和幽默,形成了西哈努克独有的风格和特点。他甚至在网上宣布,任何一个柬埔寨公民如果想知道他每月从政府和国会领取的薪水,可以直接到王宫查个究竟,在那里有他每月的收入和开支报告,他还让财政大臣公开了这些账目。西哈努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从不隐瞒,经常在博客上谈论和公布。
最名不副实的博客
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布什的博客名不副实,因为他本人很少在上面写东西,他的电脑主要用来收发电子邮件,或是了解一下天气信息。
布什在刚刚推出自己的博客时,玩兴很浓,喜欢在上面尽情发挥,讲述自己在竞选活动中的感受,对伊拉克战事及反恐斗争的看法等等。但是,他的保密常识显然不足,在博客中透露了不少情报人员看来“比较敏感”的信息,这自然急坏了美国中情局,也让布什的总统班子总是捏着一把汗。
于是,这些人强烈要求布什写博客文章时“检点”一点。但布什称,自己的博客是为朋友、家人搭建的“家园”,不关情报机构的事。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中情局最终想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要求布什发表任何博客日志前,都要由情报部门的专人把关。这条限制搞得布什兴味索然,干脆懒得写了。如今人们在布什的博客上只能看到演说稿之类的东西,都是工作人员替他贴上去的。
最虚假的博客
英国首相布莱尔博客的真实性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按照英国网民的说法,布什是赌气不写博客,而布莱尔可能根本就不会写。
就任首相后,布莱尔就有了自己的网站——“唐宁街10号”站点,不过访问者给他的留言和提问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这位首相的回复,因此有人认为,布莱尔可能很少上网,甚至可能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常识,是个“网络盲”、“电脑盲”。布莱尔的资深媒体顾问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称,首相“绝对是一个纸笔时代的人”,他桌上的电脑“基本上都闲着”,这更加深了英国人的怀疑。布莱尔希望自己的形象是“一个紧跟技术潮流的时髦政客”,当然不能忍受网民的质疑,于是,他很快就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博客。但目光锐利的网民马上看出了问题——布莱尔博客日志上的文章,文笔出奇地好,把政治理论揉合进了精彩的论述中,还不时带出点幽默感,一看就是专业写手所为。于是看过的网友一致认定:这是假的,是别人代他写的。
最做作的博客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博客,从问世起就背上了“太做作”的名声。这个博客挂在首相官邸的主页下面,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个封面,名为“小泉内阁电子杂志”,自任电子杂志总编辑,还有一名内阁官房副长官充当编辑长,帮他写文章,内阁官房广报室负责发行。
除了形式做作外,小泉博客上的文章也让人难以接受。他喜欢在文中引用中国古语及日本古代汉文中的词句,例如《论语》中的“无信不立”、“和而不同”,还有日本儒学家佐藤一斋的名句“春风接人,秋霜自肃”。日本民众纷纷表示,首相的博客让人看不懂,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最忙的博客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2006年1月16日分别在3个不同的私营互联网门户网站上开通了总统卢武铉的博客。在博客開放的第二天就已经有6份备忘录在这3个网站上发布,其中包括卢武铉对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的看法。此外,他还解释了为什么要将政府办公大楼从首尔迁至燕岐。相关的网站还设置了电子公告牌,市民可以发表他们的个人评论,使网民的观点可以为制定政策服务。总统府发言人金满秀说:“即使那些批评总统的观点,也可以在这一部分出现,总统府的官员会对各种观点进行反省。”
最危险的博客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博客 8月11日开通,8月14日就遭到了以色列黑客的攻击,关闭了3个小时。内贾德在博客中发表了许多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尖锐言论,例如,网站首页醒目地挂着一个问题:你认为美国和以色列攻击黎巴嫩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又一次世界大战吗?问题下方还有“是”和“否”供网民选择。面对这样的“挑衅”,美以两国的黑客自然紧盯着内贾德的博客不放,有机会就“捅上一刀”。在各国政要的博客中,内贾德的博客无疑是最危险的。
在内贾德的博客中,也有他撰写的个人传记。他在自传里介绍自己“贫寒艰苦”的童年生活和学生生涯,称当年为了补贴家里曾打过工,高考时流着鼻血还考出了优异成绩。这个以内贾德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博客网站共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以及波斯语四种不同的版本,表明内贾德正把目光对准了“国际听众”,希望借此更广泛传达伊朗的声音。
最应景的博客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博客选在世界杯足球赛开踢前一天的6月8日正式开张。对于德国4∶2战胜哥斯达黎加的精彩比赛,默克尔写出了她在世界杯开始后的首篇博客。“对于开场赛的胜利,我感到很高兴,我们经历了一次进球很多的漂亮比赛。开场赛基本由双方球队在控制节奏,这在今晚应该值得称赞。我们看到了两个非常有斗志的球队,还有我们了不起的公众,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默克尔的博客只有德语一种语言,每周以视频方式更新,博客中还插入了默克尔的工作照和生活照。
最亲民的博客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高·华盛顿的博客上大都是富有个人特色、同时和工作有关联的文章,她从去年1月份开始写博客文章,点击率一直很高。对于有建设性的中肯意见,马高都会尽力给予回复。
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中,马高还请来了她的同事,主管欧盟农业事务的一位女士来客串,解释了欧盟新实施的一项农业政策。马高女士认为,在博客里她可以更直接地跟人对话。虽然很花时间,但是却可以得到评论者好的反馈。这是一种新的政治交流的形式,是一个实践和发展对话的好方法。
人气最高的博客
自2002年6月创建博客以来,年过八旬的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每天坚持上网1至2个小时。他的博客网站的人气竟然盖过了所有大国元首,点击率已超过111万人次。有评论说:“世界上如果有博客最佳TOP10,西哈努克的博客一定轻松名列榜首。”
西哈努克的博客文章多为手写体,以法文为主,也有英文和柬埔寨文。他的博客网站内容涉及很广,从世界风云、国家政治到自己创作的电影和歌曲,可谓包罗万象,既有政治的严肃性,也不乏风趣和幽默,形成了西哈努克独有的风格和特点。他甚至在网上宣布,任何一个柬埔寨公民如果想知道他每月从政府和国会领取的薪水,可以直接到王宫查个究竟,在那里有他每月的收入和开支报告,他还让财政大臣公开了这些账目。西哈努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从不隐瞒,经常在博客上谈论和公布。
最名不副实的博客
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布什的博客名不副实,因为他本人很少在上面写东西,他的电脑主要用来收发电子邮件,或是了解一下天气信息。
布什在刚刚推出自己的博客时,玩兴很浓,喜欢在上面尽情发挥,讲述自己在竞选活动中的感受,对伊拉克战事及反恐斗争的看法等等。但是,他的保密常识显然不足,在博客中透露了不少情报人员看来“比较敏感”的信息,这自然急坏了美国中情局,也让布什的总统班子总是捏着一把汗。
于是,这些人强烈要求布什写博客文章时“检点”一点。但布什称,自己的博客是为朋友、家人搭建的“家园”,不关情报机构的事。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中情局最终想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要求布什发表任何博客日志前,都要由情报部门的专人把关。这条限制搞得布什兴味索然,干脆懒得写了。如今人们在布什的博客上只能看到演说稿之类的东西,都是工作人员替他贴上去的。
最虚假的博客
英国首相布莱尔博客的真实性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按照英国网民的说法,布什是赌气不写博客,而布莱尔可能根本就不会写。
就任首相后,布莱尔就有了自己的网站——“唐宁街10号”站点,不过访问者给他的留言和提问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这位首相的回复,因此有人认为,布莱尔可能很少上网,甚至可能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常识,是个“网络盲”、“电脑盲”。布莱尔的资深媒体顾问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称,首相“绝对是一个纸笔时代的人”,他桌上的电脑“基本上都闲着”,这更加深了英国人的怀疑。布莱尔希望自己的形象是“一个紧跟技术潮流的时髦政客”,当然不能忍受网民的质疑,于是,他很快就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博客。但目光锐利的网民马上看出了问题——布莱尔博客日志上的文章,文笔出奇地好,把政治理论揉合进了精彩的论述中,还不时带出点幽默感,一看就是专业写手所为。于是看过的网友一致认定:这是假的,是别人代他写的。
最做作的博客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博客,从问世起就背上了“太做作”的名声。这个博客挂在首相官邸的主页下面,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个封面,名为“小泉内阁电子杂志”,自任电子杂志总编辑,还有一名内阁官房副长官充当编辑长,帮他写文章,内阁官房广报室负责发行。
除了形式做作外,小泉博客上的文章也让人难以接受。他喜欢在文中引用中国古语及日本古代汉文中的词句,例如《论语》中的“无信不立”、“和而不同”,还有日本儒学家佐藤一斋的名句“春风接人,秋霜自肃”。日本民众纷纷表示,首相的博客让人看不懂,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最忙的博客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2006年1月16日分别在3个不同的私营互联网门户网站上开通了总统卢武铉的博客。在博客開放的第二天就已经有6份备忘录在这3个网站上发布,其中包括卢武铉对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的看法。此外,他还解释了为什么要将政府办公大楼从首尔迁至燕岐。相关的网站还设置了电子公告牌,市民可以发表他们的个人评论,使网民的观点可以为制定政策服务。总统府发言人金满秀说:“即使那些批评总统的观点,也可以在这一部分出现,总统府的官员会对各种观点进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