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能力的训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语文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相关的语文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核心,灵活发挥课堂与课外两个平台的互补作用,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使能力训练与传授知识达到了有机统一,学生的语文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能力;训练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语文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相关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语文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中学语文能力的训练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首先,只有将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的教学相结合,才能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想发展语文能力,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就必须抓好语文知识教学这一基础,并将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离开语文知识的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谈不上科学的训练的,只有掌握了相当的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指导,才能使语文能力训练有序列、有目的、有实效地进行,才能培养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含辛茹苦,字词句篇详细讲解,紧跟学生,逐节过关,课堂提问,对答如流,可面对素质教育的答卷,成绩却不甚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将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器”,死读书,读死书,缺乏灵活性,缺少的是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相反,也有些教师,夸夸其谈,出口素质教育,闭口能力训练,大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呀读呀,学生完任务似的读了大半个学期,到头来最多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已。以上二者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割裂了开来。
  其次,发展语文能力,要将读写能力与听说能力的训练交替穿插、协调推进、全面开展
  听说读写能力虽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客观地讲,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并非如此。一方面,教材中关于听说能力训练的内容设置比较单薄;另一方面,由于听说能力训练费时费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育不足”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高分低能”现象。实事求是地说,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很难说孰轻孰重,它们应该在学生身上得到全面发展。“读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的吸收过程。学生往往是基于此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同时,他们还能将以此获得的信息积极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写说”是学生对自己所见所想所感的表达,是运用获得的知识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反应的活动,是知识输出的过程,也是对获得信息的实践检验,从而加深了自己对客观世界及自我的认识。但是,“听说”与“读写”还是有区别的,听说偏重于口头,与人类相始终;读写属于书面语言范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和源泉,读写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做好“读写”这一主课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想象力,挖掘内在潜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我表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第三,发展语文能力,要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个核心
  语文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关键。但是,要想使语文能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个核心。因为思维能力的发展贯穿于听书读写能力的发展之中。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各种技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辨别文章的主要人物,由于这个问题是理解主题的关键。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全文,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学习《醉翁亭记》时,将“记”这一文体进行拓展,与《核舟记》《岳阳楼记》等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加以比较,便于学生深刻领会“记”这一散文文体,既可记游记事记物,也可写景叙事议论抒情和说明,学习一篇,反馈几篇,较快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同时,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辩论会、报告会、作文评改、联词造文等形式努力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
  第四,发展语文能力,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环节的联动性,做到相互结合、共同促进
  虽然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的主渠道,但由于受时空、内容的限制,知识获得相当有限。语文是学习的基础、生活的基础、工作的基础,人们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和使用语文,所以,语文能力的发展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要广泛利用课堂之外的广阔空间和丰裕时间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等写“桥”这一单元时,带领学生参观了学校周围的几座平桥、拱桥,让他们观察形、辨其异,总结特征,展开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的描述各个桥的状貌及特征。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学生爬山、野游或者参观“水库”等人类的壮举,让学生体会生态美对人类的重大意义,领略革命先辈及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雪后的冬天,带领学生登高仰望、俯视,体会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浩瀚壮阔的雪景及博大豪迈的胸襟,想象《济南的冬天》中的雪景与之的区别,将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与艰辛的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把握好语文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善于运用和调动各种资源要素的潜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金奇.中学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与训练的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2]霍素君.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结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2:132-136
  [3]曹连新.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训练方法[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03:46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分别从巧用课前free talk、巧设新课的导入、设计真实开放的活动、开展自由辩论、开展组内互评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交流互动教学,进而提高课堂实效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课前free talk;新课导入;开放活动;辩论;组内互评  由于英语锻炼外部环境的缺乏,英语课堂却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叶澜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
【摘 要】东疆校园彩旗飘,与时俱进求高效,高中政治新气象,以生为本效率高。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反思,大胆创新,积极投入到践行高效课堂的洪流中去,为打造“实际、实用、实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本文作者与时俱进,从巧妙导入、渗透热点、精彩点拨、以生为本和用多媒体等方面阐述了打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之门径,值得大家一起商榷。  【关键词】巧妙导入;渗透热点;精
针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同职业人群的文化需求和供给矛盾,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和社区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提高馆藏文献和人才设施的利用率,积极参
阐述了铁路线路绿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太原铁路局通道绿化的主要特点,从铁路通道绿化建设的意义、铁路通道绿化的原则、铁路通道绿化植物的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太原铁路局铁
利用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从发文量、学科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情况、基金资助、被引频次等方面,对长春大学2006—2010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报告了17例(34膝)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患者的护理.与单侧置换不同,双侧同期置换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且康复训练一定要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在一般计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适当调整计划,并加强支持及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康复计划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