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应不断加强,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其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少先队活动;整合;策略
   目前,从社会教学来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相联系,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应尽可能地将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让学生从小了解更多与其相关的内容。尤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可以将其渗透其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接受事物的初级阶段,对很多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来活跃课堂气氛,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了解更多与其相关的内容,将理论与生活相联系,使道德与法治内容更生活化、更易于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整合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效果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要求,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是相互统一、互相影响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相互依赖、补充、连贯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少先队活动,正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组织队伍建设,从而开展不同阶段的活动。但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活动的层次不同、缺乏整体性等。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整合,以保持两者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该活动的实效性,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二)整合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深度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课本内容进行学习,还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少先队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教育的深度,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与少先队相关的主题活动,将其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课堂氛围得以活跃,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整合教育时间,拓展教育宽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安排教育时间,从更多方面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促使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优良品质。此外,对于少先队活动也可以适当地安排,例如,每周安排1~2节课,将其两者相结合,既可以使课程内容得以延伸,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活性,增加学生的体验感,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整合教育形式,提升教育信度
   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既可以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该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将其与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相融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补充,结合当下热点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三、总结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有效整合对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既可以提升政治素养,还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综合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杏钿.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基于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例[J].师道(教研),2020(7):36-37.
   [2]周洁.多元设计,促进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融合[J].小学教学参考,2017(30):81.
   [3]荀海燕.思想品德课与少先队活动整合初探[J].成才之路,2010(28):59.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准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要通过精准教学策略的实施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分别从借助教具,给思维灵活的发散空间;小组合作,让数学思维灵动且严谨;多维评价,引领学生感悟灵动思维这三个方面进行施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数学思维   古语云
摘 要:估算学习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被忽视,没有系统细致地进行教学,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蕴藏无限魅力的课程,它严谨、和谐、趣味……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了数学能力,提升了数学素养。而估算意识的建立能有效地发展数学素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也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许多学校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入,进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并为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本质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所以要求老师在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德育基础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三观正在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要掌握教学策略,不断创新,以期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情境;情感   小学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上最怕老师提问,不敢提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来自发现,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才是正确的方法。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民主意识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
摘 要: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教学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问题入手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科学地划分课堂小组,合理安排小组合作的任务,使学生从合作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究能力,拥有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成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多面性新型教学方法得到了重视,集中体现于小学数学课堂呈高效率发展形势。尤其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究其原因,该阶段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逻辑思维培养、学习习惯、问题解决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多面性成为教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多面性;方法   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重要课程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