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究新方法、新思路,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的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深层次“革命”,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新课程倡导的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中,自主学习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大胆猜想,使学生勤于自学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在教学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以及总结关于倍数和因数的新知的时候,我十分注重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在找倍数时,自己说说找倍数的方法,并运用这个方法再来独立找找其他数的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唱主角,由于是同学们的发言、争论,每个同学兴致都很高,神情专注都写在了脸上。我以欣赏者的身份全神贯注地倾听,聚精会神地观望。对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点头微笑投去赞许的目光,为有的同学的创新精神竖起大拇指,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凸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让层次不等的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坚定了学生学习的意志,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拉近师生距离的润滑剂。作为数学老师,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首先就要通过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来让学生沉浸其中。让学生在怡然自得、精神奋发的状态中自主进行学习,真正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的学习活动。
  (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众所周知,儿童的活动是受兴趣和需求支配的,他们更加喜欢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因此,一切有效果的教学活动,要以顾及儿童是否感兴趣为先,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条件来诱导他们逐步产生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来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再加上他们那充满好奇的心理,可以有效實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下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中问题情境教学这一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理,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提问,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拓宽他们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效率,发展自主能力,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积极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又能在美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设计计算:
  ①578x63 27x578
  ②88x99 88
  通过让学生计算完成后统计一下算出答案前后所花掉的时间和老师在黑板上计算所花掉的时间进行对比,然后告诉学生老师采用了一种简便的算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进一步促使他们去了解这样的简便算法,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小学生课堂自主能力,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知识和发展知识的主体,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当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主动学习起来,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培养学生热爱喜欢数学的感情。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首先就要爱数学、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产生好感。同时,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热烈的情感。再次,完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最后,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良好氛围。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浸润在这样美好的氛围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科学探究课程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在小学生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科学探究中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教师也
一、利用错误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常说要容许学生犯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的偏差,一些错误的观点。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学中“错误”这一财富,化弊为利,让课堂教学因此丰富起来。  [案例]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请学生把商品价格与相应的人民币面值用线连起来,有一名学生在汇报答案时错误地把一本价值2元的笔记本与2角这一面值连了起来。面对这样的错误,底下的小朋友开始小声嘀咕,
经典美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历史证明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思想宏远,构思巧妙,语言精美。加强经典美文诵读与积累,可以积淀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多种语文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为语文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诵读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从诵读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这一方面展开论述。  一、诵读经典美文,构建语言积累的能力 
近年来,百草枯在国内,尤其在农村地区应用较普遍。因其毒性较大,中毒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2008年7月—2009年10月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90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治愈率明显提高,
朗读的乐趣过去,几乎没有一本书让我觉得非朗诵则不足以尽兴的。现在终于有所感触,萌发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一字不漏地朗读《莎士比亚悲剧集》的雅致,而且极富角色投入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