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中的反思、批判与超越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学科结构、研究方法和范围进行了创新,对解决政府的管理危机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并为西方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取向、实践模式和立论模式等方面入手,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其为行政改革和研究发挥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批判;超越;反思;启示
  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信任和财政危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旨在对“顾客取向、效率至上以及政府管理民营化”进行推行,这种运动就被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很快,这场运动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它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核心是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公共管理为主导方向。然而,新公共管理并非是灵丹妙药,它的自身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真很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管理理论的视角,对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管理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政府应该是善于治理的政府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提供服务和税收。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则主张,政府仅仅是对政策的制定而不是执行,即政府应该具体划分管理与操作。政府的作用不是划桨,而应该是掌舵。所有,有效政府应该是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而不是执行和实干的政府,
  2.政府的服务导向应该是市场或顾客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立足于顾客的需求,将良好的服务提供给顾客,应该是政府的社会职责。市场不单单存在于公共部门内部,还应该存在于私营部门。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富有责任的企业家,而不是封闭的官僚机构。客户或者顾客,是其公民,它体现了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回归。
  3.政府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授权或者分权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授权或分权机构相比于集权机构,有诸多的优点存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办事效率,具有更强的责任感,所以,政府应通过民主或参与的方式,将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权限向社会的基本单元下放,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4.政府应充分借鉴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手段
  新公共管理理完全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的做法,它强调分析成本与效益,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强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性质和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
  5.政府应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中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将竞争机制广泛的引入到政府管理中。将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取消,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加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而使政府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二、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1.对立论上的批判
  一是对经济学基础的批判。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有观点认为,作为私营部门和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具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在公共部门应用的构想,则是比较低劣的。
  二是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在政治学中运用经济学方法,采用理性的经纪人假设,属于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认为在公共领域中,市场中的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这种假设,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限制完全忽视。
  三是批判了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倾向。新公共管理遭到批判的另一个原因,是新公共管理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
  2.对实践模式的批判
  一是对重塑政府运动的批判。法国经济学家试图推广关于企业家的定义,对其行为准则,任何公共组织和公务员都可效仿。这一点,极大的偏离了美国政府及其治理的模式,而这种偏离还会与三权分立体制中,制度、法制的整合与稳定相关,不能有效维持富有活力的政治社群的基本稳定。
  二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批判。有观点主张,这种政策的变革,体现了以国家为中心的方法彻底的转变为以市场为中心的方法,并最终对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关系的界限进行了确定。这里暴露出一个不可忽略了的问题,即政府失灵问题,同时,政府也无法控制对市场的失灵。
  3.对价值取向的批判
  一是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伦理制度是传统的行政模式的效力之一,而对于贪污腐化行为,可依靠这种制度进行有效约束。当将注意力向结果而不是手段转移时,就会有伦理和责任产生,甚至会贪污腐败问题发生。新公共管理理论将传统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关于限制直线管理权力、永久任期、程序规定、固定薪金、明确分开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界限等做法摒弃,对于仍待检验的价值观进行遵循,而这种变革,依然会有腐败现象产生。
  二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管理所不同的是,公共行政不单单对经济价值进行追求,它还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公共行政管理对于实现社会正义、人权、民主、自由等民主社会中的基本价值提供着保障。但新公共管理却弱化了公共管理中,关于公平和民主的核心价值。“效能、效率和经济”是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基础,希望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而采用“凭单制”、“用者付费制”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已经付出了巨大的道德代价。不管是在实际事物中,还是在哲学范畴内,人们对于公平、正义和公众,都是非常的关注,若对此缺乏共同的认识,则不可能会存在着道德的共同体。
  三、新公共管理的超越
  1.在范式上有所创新
  相比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在范式上,新公共管理具有一系列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新公共管理为包括政府管理研究在内的公共部门管理奠定了坚实而又广泛的理论基础。二是新公共管理具有一系列的主题创新,使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事业更加的开阔。三是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综合和全面的知识框架。四是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2.新公共管理表现了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趋向
  一是其服务定位弱化了特权意识,甚至消失了特权。
  二是其原有的行政体系中主体中心中心主义,被新公共管理核心思想中的顾客至上所取代。而这种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滋生的土壤。
  三是因为实行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会使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加大,并最大化的减少了行使公共权力的机会。新公共管理的趋势,是建立的新的管理体制,以公共利益为中心。同时,新公共管理还使得管理行政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的矛盾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结论:目前,新公共服务理论已经逐渐将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它对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责任、公民精神和合法性非常强调,强调政府资源和公民社会的相互融合,并因此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所在。(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孔靓.政务超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府改革模式[J].江南论坛.2004(07)
  [2]伍复康.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调整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00)
  [3]王丽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4(06)
  [4]喻剑利,曲波.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5]陈华栋,顾建光,裴锋.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模式探析[J].求索.2005(07)
  [6]陈恩平,徐沈倩.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9(06)
  [7]赛明明.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2(04)
其他文献
毛泽东真正研究和认识美国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他对美国的应对战略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美国对华政策的不断改变而变化的,有时甚至是大幅度的调整。当然,这种变化是以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扩大,电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电力行业的新形势、新变化,如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是电网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建立健全电力营销稽查的体系,制定和修正相关规章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稽查环境,提升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营销稽查检查和监督功能的发挥,本文对蒙东地区电力营销稽查的开展和作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体系;营销风险  近
摘 要:抢夺行驶途中公交车方向盘的行为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视该行为是否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而定;对具体危险性的判定要结合案发时间、地点、方式、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及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加以认定。  关键词:抢夺 其他危险方法 具体危险  【基本案情及判决结果】  被告人张某某于2017年5月26日13时许,酒后坐上从昌平开往密云80路公交车(宇通牌ZK
2010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又是“十二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处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让我们以调整转型出发,重新审视上海工业产业发展的轨迹,发现
规则”是目前颇为流行的词语,意即大家都这样做,你也要学会,不然就会被抛弃。而所谓“官场”上的“潜规则”,说白了,就是“学会腐败”,如果不学,就进不了这个圈子。好一个“
摘 要:房屋租赁作为优化房屋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无论对个人住房还是企业经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租人购买能力有限或短期使用房屋,出租人不想转移房屋所有权却又想通过房屋获得收益时,签订租赁合同不失为最佳选择。但是,出租房屋若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租赁合同效力该如何认定?  关键词:房屋租赁;规划许可;合同效力;责任认定  一、房屋无证的原因有哪些  (一)歷史遗留因素  1998年1月1日,《
摘 要:炼油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形势相对比较科学,在以后的炼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结构的相关调整,并且对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科学技术不断地创新,对相关的规模进行相应的扩张,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度,进一步保证炼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炼油产业发展的环境以及趋势分析。  关键词:炼油产业;未来发展;环境分析;对策建议  一、炼油产业发展环境  首先就是我国炼油行业晶振激烈,而且主
《进出口经理人》(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主办主办。办刊宗旨:促进机电产品进出口和国际经贸合作。杂志定位:中国机电产品领域唯一以外贸实务为核心的综合性期刊。  《进出口经理人》网络服务:为机电进出口制造商、贸易商、服务商提供网络平台对接渠道。推广计划:2007年本刊将重点参加广州“广交会”,昆明“昆交会”,上海“华交会”,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叫基善,既是一位著名的杰出民主人士,又是一位实不多见的传奇式的爱国将领。他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格和作风都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并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