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操作的认识不够深刻,在集体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讲授的太多,幼儿动手操作机会少,教师指令操作多,幼儿自主性操作少等问题。另外在幼儿个别操作活动中也存在着幼儿只是单纯地摆弄材料,教师缺乏适当地启发和诱导。致使存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点粗略认识。
   操作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是必有的。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学者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发生于动作,产生于活动中的操作。幼儿的操作活动是知识本身接受的第一阶段。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日活动中积极为幼儿创造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萌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发挥一日活动的操作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创设创新意识的教育环境
   在一日活动中幼儿活动室的环境布置,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还需要儿童主动参与和建设。玩具材料应吸引幼儿操作,要给孩子充分利用环境材料的机会,活动室内设立操作活动区。
   1、活动操作区内设计了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艺术六大领域,为幼儿准备充分的学具和操作材料。提供材料的低结构性原则与保证幼儿的创新空间。如多项组合玩具就是一种低结构性玩具。这类低结构性的操作材料有以下优点:第一,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空间。如可将棋子平铺、叠高,亦可将棋子拼搭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第二,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想像空间。幼儿可将棋子想像成小花、小草、小动物等;当把棋子叠高后,可将其想像成楼房、树、人、棒棒糖等;用棋子摆成各种造型后,可将其想像成栏杆、消防车等。第三,可应用到各种不同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如多项组合玩具可用于认识#和许多、排序、分类、认识平面图形、棋类游戏等等。孩子每天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操作活动中自我创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从而实现主动发展的目标。在感官区,孩子们将贝壳、石头、果核、种子、树叶等进行配对,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
   2、创设开放式的自主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与孩子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主生活是幼儿自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教室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设有生活区,投放一些瓶瓶罐罐、木片、彩纸、小棍等安全的废旧物品,只需幼儿就会从中找出娃娃的奶瓶、切菜的“刀”、“面条”----户外活动时,用小棍缠上长长的彩带,幼儿就会给它派上许多用处;孩子舀、倒、缝、切、洗、夹等生活技能,孩子可以切苹果、剥花生、挤果汁等体验真正生活的快乐。这样在物质环境方面能够引发幼儿创新探究的兴趣,满足幼儿好奇的天性,多提供幼儿可操作的动态的环境布置,半成品的东西容易引发幼儿动手欲望。
   3、活动区的材料还要根据近期的培养目标,一日活动计划的要求和幼儿的操作水平及时更换和增添,例如中班九月份依据身体肌肉群的目标:学习使用筷子,掌握正确握筷的姿势。在活动区内就要为幼儿提供筷子、黄豆、芸豆、蚕豆等,材料投放后,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能力强的,能正确使用筷,自如地夹起较小的黄豆、芸豆、蚕豆等,能力差的幼儿,不能掌握使用筷子正确方法,就体积较大蚕豆也夹不起来。因此,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我增加了一些夹起难度较大的木球、玻璃球等球类小物体,供能力强的幼儿夹;让能力中等的幼儿夹棋子、蚕豆和小塑料等,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就让其夹小纸团,积塑等。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都能在自身的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让孩子独立操作,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创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有助于萌发孩子的创造性、激发幼儿创新意识的产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因为只有让幼儿独立去探索去操作,孩子才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例如:在让幼儿感知音高的活动中,教师不是让幼儿敲敲“桌子”和“地板”,听听谁发出的声音高,而是让幼儿自己在活动室内寻找音高和音低的物体,仔细听辩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并比较其音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发挥了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感知了音的高低,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起操作兴趣,强化幼儿创新意识
   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幼儿期是进行感官训练的重要时期。
   1、运用游戏的策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比如传统游戏“找回不见的玩具”;娱乐游戏“钓鱼”;体育游戏“滑板车”等,幼儿动作练习得到发展的同时,提高了专注力。
   2、要给孩子足够的操作时间。在一日活动中,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有一次我让孩子对动物(卡片)进行分类,操作前,我没有急于告诉幼儿分类的标准,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活动中我只是适时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指导,结果在分类中出现了许多打破成人思维格局的创造性的方法。他们是这样分的:(1)按外形分有四条腿的、两条腿的、无腿的身上有毛的、有皮毛的、有麟;(2)按栖息地分有住森林里的、住水里的、住河里。(3)按吃的食物分的(4)按运动形式分的(5)还有按其他地方分的:嘴尖的、不尖的及耳朵不一样的等等。这样,发挥水平不同,能力强弱不等的幼儿在较长时间内按自己的认识完成了不同的分类任务。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发展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操作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有效的促进幼儿生理素质的发展,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操作互动,积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操作平台,处处留心,时时留意,把握幼儿操作的动向,及时捕捉兴趣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启发、引导幼儿的创新意识,我们去挖掘幼儿的创新意识,使操作活动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身体的发展。
其他文献
让学生问起来,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获得新知识。让学生问。对于学好数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要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使其敢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与问’中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
期刊
【摘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弥补了学生在算法上的缺陷,提高了计算及解决问题的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纠错反思能力。  【关键词】错题 原因分析 纠错能力 学习习惯 反思能力     作为一名四年级数学老师,每次改作业时的心情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有时会为学生的精彩解法赞叹不已,为他们的认真书写,正确作业高兴万分;但有时
[摘 要]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打造高效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探析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内容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是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师素质方面对学生如何培养对小学数学的兴趣方面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小组讨论是新课标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校形式,它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地位,又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课标形式。因此许多教师已经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了。但是要把它运用的更合理更有效也不是很容易的是。下面谈一谈我在运用了这种教学形式后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小组讨论带来的亮点  1、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使全体学生能得到交流的机会,避免了以往课堂中少数几个尖
期刊
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如果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xxx”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
期刊
我们假设PrP可以减轻心肌IRI,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以PrP为立足点,采用PrP转基因小鼠,在确认PrP对心肌发育无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离体及在体心脏IR模型,从心电图ST段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