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资管理既是企业管理重点“人、财、物”的构成要素,又是“产、供、销”三个环节的重要一环,物资消耗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大,每年物资采购一项就基本占用了企业50%以上的流动资金,这就倒逼我们要深挖内潜,通过修旧利废,加强物资管理工作,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煤矿企业在物资修旧利废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为例,就修旧利费管理如何在煤企材料管理中应用进行论述,旨在促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煤炭企业;修旧利废;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4-02
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下调,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煤炭企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加、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的严峻现实,如何控制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做好物资修旧利废工作,加强物资管理,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关系每个煤炭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下面就修旧利费工作在煤企物资管理中的如何应用浅议如下:
一、规范制度,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全员修旧利废积极性
为加强废旧物资的交旧领新、回收复用及修旧利废,使废旧物资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物资利用效率,首先,煤企要出台各项完善的修旧利废及交旧领新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了旧品的回收、修旧和复用工作,对井上、下回收的各种废旧物资和小型设备、配件分品种、类别,进行加工、修理、改制,达到旧品复用,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煤企要设立废旧物资回收仓库,配备专职仓库管理人员,对回收物资进行验收、单独建账、分类存放,每月由供应科组织生产科、机电科、机修厂对废旧物资鉴定、分拣,原则是先直接复用,再修理复用,后改制复用,最后报废。修复好的物资由生产技术部门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作为新品入库发放,新品入库由计划员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做好登记。
然后,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支护、二三类、化建、配件、小型设备类材料分别制定不同的回收率,企业管理部门(供应科)按照回收率每月统计交旧及回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鼓励地面各单位和个人对影响文明生产、无修复价值的废杂铁进行收集,收集的废铁企业负责回收,经各责任单位(企管科、审计、纪委等)联合验收并开具验收单,按市场价格给予奖励。通过一系列考核激励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提高全体职工修旧利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人人注重节约、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创效”的良好局面。
二、严格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对修旧利废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
为确保修旧利废工作取得实效,煤企要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为切入点,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物资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兑现。
首先,企业要严肃修旧利废指标的下达工作。每月下达指标前对比、分析各单位生产安排情况、上月修旧利废指标完成情况及生产施工工艺、技术、生产指标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生产区队所消耗材料的多少,确定各区队的具体修旧利废指标,并详细列出修旧利废的材料明细、种类、数量等小指标。
为确保下达的修旧利废指标完成,下属责任单位要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修复、验收、领用等明细台账,为执行材料节约指标督促、检查、考核和修订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做好生产区队相互间的协作和配合工作,积极解决执行中的各种问题,做好“事中控制”工作,确保每月下达各区队的修旧利废指标的完成。
每月月末,修旧利废管理部门对各科、队下达的月修旧利废指标严格考核,确保修旧利废工作落到实处,奖优罚劣。做到班组有指标、人人有压力、回收有着落;不断扩大回收复用范围,提高材料的复用率;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按材料费超支额按比例进行处罚。
通过对修旧利废各环节的严格管理,使煤企各职能部门、生产区队和全体职工都直接担负起执行修旧利废计划的责任,做到层层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形成上下一条线,纵横成网络,使修旧利废计划无一遗漏地执行。
三、多措并举,技改挖潜,做好物资改制、加工、再利用工作
为做好材料改制、加工、修复工作,充分发挥材料价值,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材料价值吃干榨净。煤炭企业要做好矿工钢等大型物资的废物改制、修复等工作。如将报废的36U支架调直、切割,上端焊12#槽钢,下端焊废U型钢制成的底板,改制成36U点杆;将不能修复的36U废梁调直后,切割成36U支架腿的长度,压拱成腿,重新投入使用;将29U或废旧36U型钢切割拼接后,截割至合适长度,上端和下端分别焊上用废U型钢展开切割制成的槽钢和底板,加工成合抱点杆;将报废调直后的工字钢或工字钢边角料切割成500mm左右短节,中间割30mm透孔,代替锚索盘使用。用加工好的卡具,将工字钢短节固定于梯形棚工字钢梁、腿上,加工成连棚装置。另外,还有U型钢、工字钢棚、道轨、卡缆、连板、废旧薄板料、矿车皮、电缆钩、压板、皮带托辊、40T减速机配件及各种设备、电器的修复等等。通过开展具体的修旧利废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为降低吨煤材料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煤矿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提高生产技术,利用科学的支护设计工艺、更新技术装备和使用新型材料等手段,通过提高职工生产操作技能、控制材料消耗,做好边角余料利用、物资综合利用、回收复用和代用等办法来减少新材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四、强化管理,拓宽广度,扩大修旧利废成果
材料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就是“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变破旧为崭新,变废为‘宝’”的过程。通过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后继续使用,从而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资给予内在补充。
因此,为缓解材料成本压力,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煤炭企业要在现有修旧利废工作的基础上强化管理,一是拓宽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广度,抓住材料修旧利废环节大做文章,对回收的物资材料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矿现有的闲置设备及富余人员,对废旧材料及小型设备进行修复,做到物尽其用。
二是突出修旧利废工作重点。因为支护材料的消耗占总材料用量的比重达半数以上,所以耗量大、价值高的材料如矿工钢、U型钢、坑木、背木、单体柱、卡缆、连板、各类金属网等支护材料的回收复用管理就是修旧利废工作的重点。为此,要特别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明确投入回收管理流程,严格奖罚措施。
三是广泛采用代用材料来降低材料投入。该矿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修旧利废积极性,要求工程设计人员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在材料的节约代用,包括新材料的合理选用上,进行技术与经济效果的论证,正确地进行材料的节约代用。如用资源丰富的材料代替资源短缺的材料,用国产材料代替进口材料,用普通材料代替贵重材料,用质量更高、价格低廉的新型原材料代替传统使用的原材料,还可以金属与非金属互代或者自代。总之,在保证生产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要尝试广泛采用代用材料来降低材料投入。
结语:如何做好物资的修旧利废工作,减少材料投入,通过做好煤企物资管理工作减低企业生产成本,是决定着煤炭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炭企业只有通过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扩大修旧范围,坚持对修旧利废工作的长抓不懈,才能提高物资的利用率,降低吨煤材料成本,确保企业安全、高效运行。
作者简介:董振红,女,1974年出生于河南省陕县,2007年取得经济师职称,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现在河南大有能源石壕煤矿工作。
关键词:煤炭企业;修旧利废;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74-02
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下调,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煤炭企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加、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的严峻现实,如何控制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做好物资修旧利废工作,加强物资管理,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关系每个煤炭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下面就修旧利费工作在煤企物资管理中的如何应用浅议如下:
一、规范制度,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全员修旧利废积极性
为加强废旧物资的交旧领新、回收复用及修旧利废,使废旧物资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物资利用效率,首先,煤企要出台各项完善的修旧利废及交旧领新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了旧品的回收、修旧和复用工作,对井上、下回收的各种废旧物资和小型设备、配件分品种、类别,进行加工、修理、改制,达到旧品复用,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煤企要设立废旧物资回收仓库,配备专职仓库管理人员,对回收物资进行验收、单独建账、分类存放,每月由供应科组织生产科、机电科、机修厂对废旧物资鉴定、分拣,原则是先直接复用,再修理复用,后改制复用,最后报废。修复好的物资由生产技术部门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作为新品入库发放,新品入库由计划员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做好登记。
然后,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支护、二三类、化建、配件、小型设备类材料分别制定不同的回收率,企业管理部门(供应科)按照回收率每月统计交旧及回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鼓励地面各单位和个人对影响文明生产、无修复价值的废杂铁进行收集,收集的废铁企业负责回收,经各责任单位(企管科、审计、纪委等)联合验收并开具验收单,按市场价格给予奖励。通过一系列考核激励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提高全体职工修旧利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人人注重节约、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创效”的良好局面。
二、严格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对修旧利废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
为确保修旧利废工作取得实效,煤企要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为切入点,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物资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兑现。
首先,企业要严肃修旧利废指标的下达工作。每月下达指标前对比、分析各单位生产安排情况、上月修旧利废指标完成情况及生产施工工艺、技术、生产指标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生产区队所消耗材料的多少,确定各区队的具体修旧利废指标,并详细列出修旧利废的材料明细、种类、数量等小指标。
为确保下达的修旧利废指标完成,下属责任单位要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修复、验收、领用等明细台账,为执行材料节约指标督促、检查、考核和修订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做好生产区队相互间的协作和配合工作,积极解决执行中的各种问题,做好“事中控制”工作,确保每月下达各区队的修旧利废指标的完成。
每月月末,修旧利废管理部门对各科、队下达的月修旧利废指标严格考核,确保修旧利废工作落到实处,奖优罚劣。做到班组有指标、人人有压力、回收有着落;不断扩大回收复用范围,提高材料的复用率;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按材料费超支额按比例进行处罚。
通过对修旧利废各环节的严格管理,使煤企各职能部门、生产区队和全体职工都直接担负起执行修旧利废计划的责任,做到层层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形成上下一条线,纵横成网络,使修旧利废计划无一遗漏地执行。
三、多措并举,技改挖潜,做好物资改制、加工、再利用工作
为做好材料改制、加工、修复工作,充分发挥材料价值,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材料价值吃干榨净。煤炭企业要做好矿工钢等大型物资的废物改制、修复等工作。如将报废的36U支架调直、切割,上端焊12#槽钢,下端焊废U型钢制成的底板,改制成36U点杆;将不能修复的36U废梁调直后,切割成36U支架腿的长度,压拱成腿,重新投入使用;将29U或废旧36U型钢切割拼接后,截割至合适长度,上端和下端分别焊上用废U型钢展开切割制成的槽钢和底板,加工成合抱点杆;将报废调直后的工字钢或工字钢边角料切割成500mm左右短节,中间割30mm透孔,代替锚索盘使用。用加工好的卡具,将工字钢短节固定于梯形棚工字钢梁、腿上,加工成连棚装置。另外,还有U型钢、工字钢棚、道轨、卡缆、连板、废旧薄板料、矿车皮、电缆钩、压板、皮带托辊、40T减速机配件及各种设备、电器的修复等等。通过开展具体的修旧利废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为降低吨煤材料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煤矿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提高生产技术,利用科学的支护设计工艺、更新技术装备和使用新型材料等手段,通过提高职工生产操作技能、控制材料消耗,做好边角余料利用、物资综合利用、回收复用和代用等办法来减少新材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四、强化管理,拓宽广度,扩大修旧利废成果
材料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就是“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变破旧为崭新,变废为‘宝’”的过程。通过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后继续使用,从而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资给予内在补充。
因此,为缓解材料成本压力,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煤炭企业要在现有修旧利废工作的基础上强化管理,一是拓宽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广度,抓住材料修旧利废环节大做文章,对回收的物资材料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矿现有的闲置设备及富余人员,对废旧材料及小型设备进行修复,做到物尽其用。
二是突出修旧利废工作重点。因为支护材料的消耗占总材料用量的比重达半数以上,所以耗量大、价值高的材料如矿工钢、U型钢、坑木、背木、单体柱、卡缆、连板、各类金属网等支护材料的回收复用管理就是修旧利废工作的重点。为此,要特别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明确投入回收管理流程,严格奖罚措施。
三是广泛采用代用材料来降低材料投入。该矿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修旧利废积极性,要求工程设计人员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在材料的节约代用,包括新材料的合理选用上,进行技术与经济效果的论证,正确地进行材料的节约代用。如用资源丰富的材料代替资源短缺的材料,用国产材料代替进口材料,用普通材料代替贵重材料,用质量更高、价格低廉的新型原材料代替传统使用的原材料,还可以金属与非金属互代或者自代。总之,在保证生产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要尝试广泛采用代用材料来降低材料投入。
结语:如何做好物资的修旧利废工作,减少材料投入,通过做好煤企物资管理工作减低企业生产成本,是决定着煤炭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炭企业只有通过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扩大修旧范围,坚持对修旧利废工作的长抓不懈,才能提高物资的利用率,降低吨煤材料成本,确保企业安全、高效运行。
作者简介:董振红,女,1974年出生于河南省陕县,2007年取得经济师职称,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现在河南大有能源石壕煤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