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及术后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术前及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NMIBC且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术前30 min膀胱灌注THP 40 mg,术后24 h内灌注1次,术后1周继续灌注,1次/周,共8周,之后1次/月,连续10个月,共18次;对照组60例,术后24 h内行初次THP 40 mg膀胱灌注,之后方法同治疗组。比较两组病变检出率、术后24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42.70%(38/89)和1.85%(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3,P<0.05)。1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治疗组2年复发率为8.47%(5/59),对照组为21.6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P<0.05)。术后血尿6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例),尿路刺激征5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尿道狭窄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6%(7/59)比10.00%(10/60),χ2=0.106,P>0.05]。

结论

术前膀胱灌注THP对术中伴随肿瘤有定位诊断作用,可以避免肿瘤遗漏,提高肿瘤切除率,从而有效预防术后肿瘤复发,且术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生活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1年生存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中心接受血透治疗>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按照生理综合得分(PCS)及心理综合得分(MCS)分为4组。随访1年内患者全因死亡事件,采用C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不同浓度尿酸(0、75、150、225、300 mg/L)作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24 h;(2)分为正常对照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5 μmol/L)组、尿酸(150 mg/L)组、4-PBA+尿酸组作用HK-2细胞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K-2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150 mg/L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变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探讨EPC在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115例。根据患者的病史、心电图(EKG)、心脏超声、外周血管造影和心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疾病(CVD)组和非CVD组。分别留取患者的外周血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CS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MN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经肾内科门诊专人随访中位时间10(7,19)个月。据泼尼松用量分为2组:小剂量组32例,泼尼松(0.15 mg·kg-1·d-1)+CSA组;中剂量组32例,泼尼松(0.40~0.50 mg·kg-1·d-1)+CSA组。收集患者基线临床和病理资料、及治疗1、3、
期刊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探讨矿物质代谢异常与MHD患者生活质量及3年内重复住院情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辽宁省内10家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1192例,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1.3版(KDQOL-SFTM 1.3 version)评估MH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POP)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3例BPOP,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40岁,病变分别位于左桡骨远端、左小指内侧和右侧尺骨冠状突。显微镜下观察均由分化成熟的软骨、骨以及纤维组织构成,3种成分无规律排列,具有特征性的"蓝骨"和软骨细胞的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配合颞骨次全切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患者76例,采用随机信封抽签配对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颞骨次全切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对电极检测表现正常,术后电极的阻抗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