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组协作式学习,是教师按照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进行协作、交流,开展学习研究,最终一共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分组协作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本文以高中计算机教学为内容,对其中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分组协作;高中计算机;思维;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6-0113-02
  在教学改革不断的背景下,分组协作式学习法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也更加普及。高中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小组划分,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实践操作的内容,分组协作学习法非常适用于高中计算机教学。
  1分組协作式学习法概述
  分组协作的关键在于“分组”和“协作”两个方面,分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技能技巧水平、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将每个小组的差异性作为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划分的依据,将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发到不同的小组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教学理念,充分促使学生协作学习,并将分组协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达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高中计算机教学中要采取分组协作学习法,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
  2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实现
  2.1合理的分组方式
  不同学生兴趣、爱好、性格都存在差异,并且学生学习习惯于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分组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将具有相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同时每个小组要分一名成绩好,或者两名成绩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设置,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另外,分组协作学习法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分组协作中布置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一同进行交流和分析,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能够帮助后进学生,巩固日常知识点的同时,又可以达到二次学习的目的。
  2.2强调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地位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分组协作学习法,教师要对以前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研究,并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学生在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
  比如:《信息技术》相关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先制定分组协作式学习任务,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教学目标要在各个小组中传阅,让各个小组成员都能够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学习任务,确定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内容。同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外装教学目标,并将协作式学习任务科学进行制定,保障任务难易程度适中,保障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获得锻炼。小组之间传阅计算机外装硬件,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组成以及相关状态之后,对RAM(随机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处理器)的含义和区别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辅助、引导的智能,帮助每个小组解决学习中遭遇的难题,最大限度发挥出协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分组协作式学习中教师要控制好一个“度”,那就是不能让学生过于松散、过于主观,自主协作,小组协作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让学生彻底失去教师的掌控,随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协作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规范、约束的作用,强化学生的管理,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探究,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加强教学内容的展开,设置相应的任务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理论性教学内容较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并且也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也无法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因此,协作小组学习法的应用,教师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合理进行实践性任务的步骤,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协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比如:“Word”相关内容教学,其中关键的内容是排版规则与操作技巧,为了避免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将学生科学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间,以排版为例,各小组成员先要对海报设计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问题,各自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法,针对其中无法解决,或者存在疑虑的部分要请教教师,教师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控课堂教学节奏,并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盲区,根据这些问题教师的教学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深化学生对“Word”的排版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支持下,学生独立进行海报设计。最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海报设计成果进行点评和深化讲解,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如:在进行“文字处理”相关教学时,引入协作式学习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文字、图片导人等操作,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训练,并且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基础一般的学生,一同讨论问题,并在讨论中完成知识拓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4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维持良好教学秩序
  在协作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会更加强烈,并且学生在协作性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一起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对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会更加有帮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根据计算机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与协作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研究,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比如:在计算机知识构成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外装硬件进行学习,同时在小组内容开展ROM、RAM及CPU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以层层递进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区别ROM、RAM及CPU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可以有效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有效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避免过度放松教学安排,将教学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结束语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协作式学习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高中计算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置任务,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综合计算机能力与素养。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高中计算机教学提供相关参考和助力。
  参考文献:
  [1]杨俊明.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4):351-352.
  [2]潘素珍.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6):243.
  [3]刘宇坚.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2):219.
  【通联编辑:唐一东】
  收稿日期:2019-06-19
  作者简介:王新刚(1978-),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信息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程序设计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应将其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为更好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文中从新的角度解析了程序设计能力,并对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进行了新的思考,希望对程序设计课堂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起到一些借鉴性的作用。  关键词:程序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6-0100-02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了社会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浅谈并总结出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途径,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的计算机行业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026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管理实践以及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系统设计类相关课程的实用性越来越发挥优势。因此,结合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特点,该文对系统模拟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开展定量分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系统模拟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6-0107-02  1
摘要:在过去20多年中,移动通信经历从语音业务到高速宽带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未来人们对移动网络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需求的爆炸式增长给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由此,针对5G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5G的基本概念以及5G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5G关键技术;毫米波技术;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
摘要:该文首先对数据加密技术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链路加密技术、节点加密技术、端到端加密技术等多个方面,对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网络通信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传输;数据加密;加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031-02  在当前我国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诸多
摘要:iPhone作为主流移动终端,在国内外的用户非常多。近几年,iOS系统已经迭代更新至iOSl3,用户使用iTunes对iPhone手机进行备份的文件结构也从iOSl0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户通过irlunes对iPhone手机进行备份时可以选择对备份进行加密。理论上来说,没有备份密码的情况下,无论是用户还是取证鉴定机构都很难解密iPhone备份文件。该文对iPhone备份文件的加密模式进行
摘要:本文讨论了移动网络下视频会议系统设计及实施的要点,包括HEVC视频编码、系统组建方法、预测模型、试验等几个方面。通过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会议系统设计人员便捷地选择清晰度、帧频等参数,合理取舍峰值信噪比、时间节省率等重要指标。  关键词:移动网络;视频会议;视频编码;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035-02  1 HEVC
摘要:基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知识点杂乱、学生运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一个基于C/S模式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平台,整合该课程各章节内容。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点后,点击对应知识点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演示和源码分析,使学生快速地掌握Java程序设计课程各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模仿和编程实践,快速掌握各个知识点内容,让学生切实获得学习Java程序设计
摘要:“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项目体验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升合作意识。  关键词:项目教学;平面设计;标签设计;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6-0111-02  “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