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有效教学策略推动快乐教学建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得到提升,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快乐作文教学。通过对高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受到升学率的驱使。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失去了本质,逐渐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众多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要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并从被动的进行写作训练逐步转变为热爱写作,将写作上升为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一、传统作文教学与快乐作文教学的对比
   (一)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从本质上说,快乐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要回归写作的本质,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精神劳作,而不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驱使的体力劳动。
   在传统的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进而要求学生对优秀的范文进行仿写,或者要求学生不断积累经典的词句并将其填充在自己的文章中。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被教师忽视,其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不断积累作文素材、不断仿写优秀的文章。因此,在学生的作文中,学生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相同的。
   这就在无形中磨灭了学生的意志和意识,导致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不能通过写作正确表达。与此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只能不断地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基于此,学生容易对写作感到厌倦,根本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
   相反,快乐作文教学与传统的写作教学差距极大。快乐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自身的观点,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将写作视为表达情感的渠道,才能从中获得足够的乐趣。
   (二)传统写作教学忽视了写作素材的收集
   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精神劳动,这就决定了写作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换言之,写作可以被看作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抄袭与模仿。
   如上文述及,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教材或作文书籍进行素材的积累,并不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在生活中真切感受世界,无法从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由此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快乐写作教学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教师引导学生对世界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作文素材的收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真实情感才能得到表达。基于此,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构思,并进行快乐积极的写作。
   二、如何开展高年级快乐写作教学
   (一)回归写作本源
   通过以上对比,教师应该明确的是快乐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开展高年级快乐写作教学,其首要的任务是将写作回归本源,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立意和构思。
   例如,在学习了《桥》这篇课文后,教师以“美丽的桥”为主题展开了写景作文教学。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对象,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桥梁进行仔细的观察。其次,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无论学生心目中的桥是什么模样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所描绘的桥可能是宏伟的立交桥,也可能是公园中古色古香的石拱桥,也有可能是农村小路上破损残缺的小石桥。学生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美。这就将学生内心的思想与感情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写作更加真实、更能抒发学生的情感。基于此,学生的写作回归了本源,从生活中取材、从生活中立意,并脱离于自身的真实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桥的美,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外,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让学生对写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并能够从中获得快乐。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写作氛围和交流氛围,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与鼓励。
   例如,教师以《读草船借箭有感》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教师并不对写作的方向和目标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其中,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其认为草船借箭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种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争议,教师鼓励他表达自身的观点。基于此,这名学生解释道:“在当时的科学条件下,人类很难确切地判断天气,即使在如今,天气预报也无法确定未来的天气。因此,聪明的诸葛亮不可能以无法掌控的气象进行豪赌,不可能草率地立下军令状。”
   这名学生的观点较为新颖,与课堂教学中的言论有一定的冲突,但其他学生经过思考后也逐步认同了他的观点,进而对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怀疑。此时,这名学生自由地表达了自身观点,同时也获得了说服其他同学的成就感,使其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更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善意引导和鼓励让班级学生进行了自由的讨论,让学生彼此分享了自己写作的思路与观点,使学生在和谐的交流氛围中更自由地抒发情感,达到快乐写作的目的。
   总的来说,快乐写作迎合了素质教育理念,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这就促使众多教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高年级快乐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作者单位:平和县金华小学
其他文献
一、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氛围  建立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处在这样一个氛围的学生会勇于表现自己,从而对课堂产生信赖感,在面对学习难题时也会积极挑战,并提升学习的责任感。  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时要重视氛围营造,要将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气氛营造出来。营造这种氛围的方法不单单靠游戏或是情景再现,教师其实可以进行单方面的积极引导,例如采用生动而活泼的语言交流、和蔼可亲的面容表情回馈
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服装特点鲜明的起因,论述服饰文化的社会学动因,并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成人看来电脑游戏中比较复杂的操作和快捷键,但学生经过自己探索,或者同学间的互相学习,有时只是一个提示,就基本能够掌握这个游戏的操作,几天后再去观察这个学生,会发现这个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说出游戏中人物的特效技能,如何获得,如何运用,以及更为复杂的组合操作。  还有我们在网络单元的教学时,学生对网址的认知及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时,经常会不知所措,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维、表达与交际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实践、思考的意识,最终提高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是必需的,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但英语教学要追求有效性,更需要教师用心去思考、用智慧去构造,正确把握好教材的中心、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不再受教师“话语”主导权利的束缚,进而让他们在独立寻找答案的“旅程”中,充分体味探索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总体水平。这是由于:应试教育占据了学生的许多生活空间,课余时间被沉重的作业占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家长陪孩子学电脑、学弹琴、补习功课等等。从家门到校门的“圈养教育”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贴近生活、领略自然、感悟人生的机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也就不难理解。  对于作文教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