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项债权,也是买方接受卖方提供的一种短期信用。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好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的经营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的获得,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应收账款监督控制的好坏。
关键词:企业; 应收账款;管理;监督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由于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回的款项。应收销货款是应收账款中的主体部分,是企业扩大销售而采用赊销策略以及市场竞争的结果。较高的应收账款总是伴随着较多的销售收入,但是,应收账款又会导致包括坏账损失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客观的经济环境和客户的信用状况,合理把握应收账款的总体规模和具体的赊销对象。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评估机制
一般来说,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木、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
1.1财务报表。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但需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最好是取得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通过计算一些比率,特别是对资产的流动性和准时付款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木、条件的好坏,以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
1.2信用评级报告或向有关国家机构核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时都会向社会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搜集,也可向客户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开户银行的信用部门咨询,了解该企业的资金注册情况、生产经营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销货与盈利能力、税金缴纳情况等,看有无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企业的品德等。
1.3商业交往信息。企业的每一客户都会同时拥有多个供货单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交换信用资料,如往来时期的长短、提供的信用条件以及客户支付货款的及时程度。
对上述信息进行信用综合分析后,企业就可以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评估,并建立客户档案,着重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实力以及历史往来记录等,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交易结算方式。
2. 企业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
现代企业不仅要立足眼前,更要确立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谋划,尔后围绕着这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在这样的经营理念驱动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尤其是企业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应考虑各种售货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各项成本。若采用赊销商品,就应考虑由于赊销商品所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更应考虑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否则,就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轉不灵,甚至会被拖入停产、破产的泥潭,更难保障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3.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3.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3.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欠债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3掌握用户己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己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3.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3.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3.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
4.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机制
4.1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控制工作
随着市场销售情况和客户信用情况的变化,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额度。为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建立销售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须有特定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只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行使职权,同时应责任到人,并适当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加强事后监控,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收回。
4.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提高应收账款收现效率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到期未还的,拖欠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高,所以企业应将应收账款收回期进行重点分析,对逾期的应收账款重点分析、研究,对重点客户展开多方面的分析、调查,尽量找出发生拖欠的原因。从而有效控制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发生呆账风险的可能性,对应收账款的收回做到心中有数,有理有据,从而提高收账效率,降低坏账损失。
4.3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
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期,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在施加压力,使客户一般轻易不会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4.4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在我国当前市场信用环境条件下,大多数欠款客户都是在被提醒或是受到催款压力后才支付货款。因此,企业在产品赊销完成后,不能单纯机械地等待客户到期付款,而应经常对所持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并及时加强催收管理,以免形成坏账损失。
总之,对于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强化各种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应收帐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风险,从而发挥应收账款在企业产品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姜小兰.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8(1).
[2] 盘玲敏.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李中衡.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7).
关键词:企业; 应收账款;管理;监督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由于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回的款项。应收销货款是应收账款中的主体部分,是企业扩大销售而采用赊销策略以及市场竞争的结果。较高的应收账款总是伴随着较多的销售收入,但是,应收账款又会导致包括坏账损失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客观的经济环境和客户的信用状况,合理把握应收账款的总体规模和具体的赊销对象。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评估机制
一般来说,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木、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
1.1财务报表。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但需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最好是取得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通过计算一些比率,特别是对资产的流动性和准时付款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木、条件的好坏,以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
1.2信用评级报告或向有关国家机构核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时都会向社会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搜集,也可向客户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开户银行的信用部门咨询,了解该企业的资金注册情况、生产经营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销货与盈利能力、税金缴纳情况等,看有无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企业的品德等。
1.3商业交往信息。企业的每一客户都会同时拥有多个供货单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交换信用资料,如往来时期的长短、提供的信用条件以及客户支付货款的及时程度。
对上述信息进行信用综合分析后,企业就可以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评估,并建立客户档案,着重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实力以及历史往来记录等,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交易结算方式。
2. 企业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
现代企业不仅要立足眼前,更要确立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谋划,尔后围绕着这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在这样的经营理念驱动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尤其是企业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应考虑各种售货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各项成本。若采用赊销商品,就应考虑由于赊销商品所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更应考虑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否则,就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轉不灵,甚至会被拖入停产、破产的泥潭,更难保障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3.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3.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3.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欠债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3掌握用户己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己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3.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3.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3.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
4.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机制
4.1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控制工作
随着市场销售情况和客户信用情况的变化,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额度。为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建立销售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须有特定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只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行使职权,同时应责任到人,并适当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加强事后监控,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收回。
4.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提高应收账款收现效率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到期未还的,拖欠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高,所以企业应将应收账款收回期进行重点分析,对逾期的应收账款重点分析、研究,对重点客户展开多方面的分析、调查,尽量找出发生拖欠的原因。从而有效控制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发生呆账风险的可能性,对应收账款的收回做到心中有数,有理有据,从而提高收账效率,降低坏账损失。
4.3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
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期,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在施加压力,使客户一般轻易不会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4.4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在我国当前市场信用环境条件下,大多数欠款客户都是在被提醒或是受到催款压力后才支付货款。因此,企业在产品赊销完成后,不能单纯机械地等待客户到期付款,而应经常对所持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并及时加强催收管理,以免形成坏账损失。
总之,对于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强化各种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应收帐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风险,从而发挥应收账款在企业产品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姜小兰.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8(1).
[2] 盘玲敏.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李中衡.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