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课堂中的准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自主设计开发的针对小学数学元角分的认识知识点的Flash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项单因素等组控制前后测准实验研究,对两组被试高中低三种学习水平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两组被试中同一性别学习者的数学成绩进行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教育游戏软件以它丰富的教学交互、多彩的游戏界面受到广大学者及一线教师的青睐。那么,Flash教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无立足之地?是否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是否更适合于男生或女生?
  1 元角分教育游戏概述
  1.1 知识点
  元角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并通过与讲授该科目的小学教师交流,对学习者、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最终设计了两个游戏情景和关卡。
  1.2 情景和关卡设计
  游戏第一关:购买文具。游戏者可以点击游戏中货架上的物品,按照显示屏上提示的价钱,点选右侧相应的人民币,直到累计点选金额与显示屏上的总价一致,则可点击“确定”按钮,进行成功交易;若点选金额和显示屏上的总价不一致,则出现失败画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交易10次则顺利通关。
  游戏第二关卡:拯救白雪公主。以小学生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为背景故事,为成功营救白雪公主,必须从城堡中取出10件宝物,游戏者首先点选珍宝阁中的宝物,然后点选界面右边的人民币。如果累计点选金额与宝物价格一致,则付款成功,获得宝物;否则,购买失败。在规定的时间内购得10件宝物,则顺利通过本关,成功营救白雪公主。
  2 教学实验的设计
  2.1 实验目的
  将自主设计并开发的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应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验证其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其对不同学习水平及不同性别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影响。
  2.2 实验设计模式
  采用单因素等组控制前后测实验设计。
  自变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教育游戏软件《元角分》。
  因变量:学习者在课堂中的关于本知识点的学习成绩。
  2.3 具体做法
  在某小学一年级中选择由一位教师任数学课的两个平行班。A班为实验组: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B班为对照组:课堂采用《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以及小组讨论、合作、咨询教师等学习活动,最终掌握知识点。
  首先利用两个平行班的数学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成绩(限于篇幅,在此略去),将学生按照成绩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班级总人数的前27%为高水平的学生,后27%为低水平的学生,剩余为中等水平的学生。实验完成后,通过笔答试卷对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的学习者进行后测,最后从三个方面去分析数据:1)两组被试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的比较;2)两组被试中同一学习水平(高、中、低)的学习者后测成绩的比较;3)两组被试中同一性别学习者在成绩方面的比较。
  2.4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对于两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
  2.5 被试
  被试是来自某小学一年级6班、7班的学生,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均由董老师来授课,其中6班为实验组,7班为对照组。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不是随机的,而是两个自然班,因此本次实验研究称为准实验研究。
  3 教学实验的实施
  3.1 前测
  将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测数据,分析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如果差异显著,则进行调整,尽可能地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各方面差异性不显著,并且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3.2 处理
  对于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学教师由同一位教师来担任;保证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时间一致,教材不变,实验班不增加学生负担。
  3.3 后测并统计处理
  在实验处理之后,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成绩进行后测,得出数据。通过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成绩方面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4 教学实验结果:学生前测成绩的比较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结果F=0.539,P=0.464>0.05,方差齐性,并且t=0.582,sig=0.562>0.05,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数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两组学生是同质的。
  将两班学生分为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三组,对两个班三组学生分别做显著性检验,得出的结果t=-0.012,sig=0.991>0.01;中等水平组,t=-0.223,sig=0.825>0.01;低水平组,t=-1.345,sig=0.188>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5 分析与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有助于提高低水平学生的成绩,但对中高水平的学生成绩影响并不显著。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这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对于低水平学生来讲,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全新的体验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体验游戏的过程当中,掌握了很多学习内容,因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中高水平的学生成绩较稳定,不会因为短时间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成绩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建议:为小学低水平学生设计开发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软件是值得的,而对于中高水平学生而言,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必要的。
  在课堂中使用或不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成绩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本次实验是在小学一年级中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本身的差异不是很显著,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Robert R.Blake,1993)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9岁的男孩和女孩掌握所有科学知识(除了物质科学以外)的程度几乎相同,到13岁时,男女生在科学方面的成绩出现明显距离。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性别差异不大,而且笔者所设计的游戏是以大多儿童都喜爱的童话故事为背景,而没有选择一些有倾向性的故事情境为背景,所以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以后,整体低水平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但男女生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而言,不应该有教育游戏更适合于男生,或者更适合女生的偏见;专门为男生或女生设计开发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必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龙山街道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传统的压力测量仪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提出使用Arduino控制器和压力应变片结合构成压力测量系统,在满足对冲击力测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本设备包含的源代码和设计图纸等信息有利于进行二次开发,对研究生早日选择课题开始自己的项目起到引导作用。  关键词 Arduino;冲击力测量;自制教学仪器;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现在的体育教学应当基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体育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1 更新知识,探索课程改革  新课程体育教学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以往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数学的
摘 要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策略是制作高质量课件的前提和基础,是成功开展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所在。结合幼儿园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Riding in my car》设计与制作的分析,提出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应把握目的性、游戏性、趣味性、情境性、交互性、统整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等策略,在应用中需正确处理教师、学生与媒体三者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等。  关键词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双语
利用CAD技术辅助完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项目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并尝试开展一些简单的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201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冬令营活动对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文章中给出了可供参考的6个主题项目的实例,对于利用CAD技术进行创意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摘 要 分析在线课程的特点,以数据挖掘在线课程为例,讨论课程改进的几个方面,结合几年来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增强在线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在线课程;数据挖掘;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030-03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for Online Courses for Onlin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完成知识获取过程,在课上通过讨论、作业练习、实践操作、在线测试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以电路基础课程为例,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析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电路基础课程;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116-03  Application of Fl
摘 要 活动体现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特点,凸显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切不可把技术活动看做画蛇添足,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与生活、时代、热点接轨,增加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素养。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程;技能素养;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添设,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而任何课程都只有扎根于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生命力才能持久、旺盛。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开
摘 要 實验指导型电视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师生需求,旨在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验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建构实验指导型电视教材开发策略和教学应用策略,以实际应用效果验证实验指导型电视教材开发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实验指导型电视教材;小学科学实验;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
习作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序列,目前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而且也出现了几种各具特色的习作序列,但从文体角度对习作教学序列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到系统、清晰的梳理,而指向语用的语文课程重构更是少有人提及。我们立足语用理论,通过“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在小学阶段确定了七类文体分别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文体序列的梳理、主题式单元课程的构建、板块式语文课程的实施,完成了对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重构,使小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课效率不高,最主要的表现是学生表达能力不过关。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一直是诸多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建国以来,我国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上海贾志敏老师的“素描教学”研究,广东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研究,山东李昌斌老师的“作文三步走”实验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