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1—2014-12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按照内固定术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A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B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t=13.68,P<0.01)和切口长度(t=8.47,P<0.01)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t=6.49,P<0.05)和术中输血量(t=5.21,P<0.05)均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t=12.99;P<0.01),术后患侧负重时间(t=5.36,P<0.05)和住院天数(t=4.56,P<0.05)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9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经济困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适于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