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双出口的个体化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和STS-EACTS分类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9月期间外科手术的87例右心室双出口的患儿,男65例,女22例;年龄:12d~14岁;体重:3.1~40kg,平均(10.4±7.1)kg;术前SPO2 60%~98%,平均(81±9)%;心功能Ⅰ级5例,心功能Ⅱ级23例,心功能Ⅲ级49例,心功能Ⅳ级10例;按照STS-EACTS分类法,室间隔缺损型26例,法洛四联症型4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型10例,远离大动脉型3例.进行单心室修补9例,双心室修补74例.包括单纯心内隧道23例,同时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31例,Rastelli 7例,REV 8例,大动脉调转术4例,Kawashima1例,其余为姑息手术4例.同时纠治合并肺动脉分支狭窄15例,主动脉弓病变5例,二尖瓣狭窄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伴右乏式窦瘤1例,胸骨裂1例.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术后随访1个月~5年,2例存在轻度左室流出道狭窄,6例存在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压差15~75 mm Hg.术后心功能多可恢复至Ⅰ~Ⅱ级,但有7例心功能Ⅲ级,其中5例与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有关.结论 STS-EACTS分类法对于右心室双出口的个体化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而右心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术前中高度近视眼眼底情况及术前眼底激光预防性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686例(5316只眼)准备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并采用散瞳三面镜检查眼底。
目的 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肌浆网钙ATP酶(SERCA2)、心肌蛋白激酶A(PKA)和磷酸酶1α(PP1α)表达的改变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 21只
目的 探讨缩窄门静脉主干法制备SD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时的最佳缩窄口径.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6个实验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行假手术.各实验组分别按照5、6、7
目的 探讨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对犬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36只,雌雄不拘,体重12~16 kg,全麻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随机分为4组(n=9):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
目的 探讨DNA疫苗微针给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构建pcDNA3.1-HPV16E7重组质粒,在体外透皮条件下,观察pcDNA-HPV16E7皮肤透过量,再利用微针给药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分三组(实验
目的 分析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Multifocal LASIK)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与手术效应的关系.方法 对主视眼(对照眼)接受常规LASIK手术,非主视眼(实验眼)接受多焦点L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小至数日龄大至3~5周龄也偶有发生.在猪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35%,其致死率可达80%~100
目的 探讨下调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的表达对脂肪肝细胞损伤的影响,为存在脂肪变性的供肝提供治疗靶点.方法 采用二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C57BL/6 J-ob/ob转基因肥胖小鼠的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PJ mRNA和Apel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并鉴定24 h新生SD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取2~4代培养细胞,细胞密度5×105个/ml,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和血清中MG7和胃蛋白酶(PG)的表达,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对胃癌前病变癌变风险预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5例中正常胃黏膜12例,浅表